财务风险管控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2017-07-27 22:51魏源
商情 2017年21期
关键词:财务院校财务管理

魏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关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财务风险管控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课题从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的主要问题入手,通过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面临的困境和原因,以期为高职院校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一些建议,以达到优化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

1.我国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现状

1.1内外部资金控制不合理,经费运营透明度差。高职院校计划财务部门通常非常重视外部收人的收缴,确保对各项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收人进行基本收缴,同时及时足额上缴政府财政专门账户。但是高职院校的内部资金管控环节则相对薄弱,这经常会影响学校常运营工作的开展,具体表现在各类支付风险增加(比如使用效率风险),同时出现资金安全风险短缺风险等。

1.2 “外部投资开拓”与“投资可行性分析”决策失衡。高职院校决策者往往在对外投资策略选择过程中,在尚未建立起完善科学的研究体系的前提下,缺乏对该决策投资风险和内外投资环境的理性分析,而仅仅是单方面关注投资项目短期内给学校带来的收人,而忽视项目本身所付出的代价所带来的结果经常是得不尝失。长期以往,高校投资决策者盲目的在固定资产、合作办学、校办经济实体等各领域的投资使得学校蒙受巨大损失,导致财务风险骤升。

1.3财务预算控制下忽视对营运绩效评价。预算控制是量化组织营运目标和资源配置,并对经济活动实施控制的总称。经济活动的本质就是资金的运用,而对于高校财政资金最基本的管理方式就是预算,预算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已毋庸置疑。而在现行高职院校预算体制中,财政在资金分配或高职院校在预算资金内部切块时,尚且缺乏对资金使用效益的考量致使资金投入目的性不强或投人后创造效益不高。

2.高职院校内部控制薄弱问题原因探究

产生高职院校财务过程风险的原因主要是在高职院校进行财务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导致高职院校最终的财务收益与预定计划相违背,从而给高职院校造成经济财务上的损失。

2.1高校的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缺陷。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模式属于从上到下的管理模式,一般由学校管理部门制定统一的管理模式,再采取分层管理的机制。学校的财务收支被纳入了预算管理的范畴, 并仍采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在内部监管制度和风险控制机制上的投入明显不足,高职院校应对财务危机的能力严重偏低,在内部管理机制上的问题尤为严重。内部管理机制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计划制定的不合理,管理过程没有按照标准的规范来进行,资金的运作也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管。

2.2新形势下高校的财务风险增加。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系统在内部控制系统中通常處于较为脆弱的部分,高职院校财务系统的职能只能实现事后控制,也就是基本完成了算账报账工作,期间的经济交易不能完整记录。这对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影响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打乱高职院校战略部署,提高财务风险;此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国家下放过多运营自主权,特别是高校独立贷款自主权极大使得财务风险预防迫在眉睫。

2.3治理监督环境尚不成熟。高校的内控设计需要与特定的法人治理结构环境相适应,一旦离开了完善治理结构的支撑,内控就没有了完整性。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治理监督结构存在较多的问题。首先,我国高职院校虽然实施的是法人治理结构,但在现有制度下,法人的实体地位并未得到落实。 其次,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缺乏专业的会计能力,在一些基本的管理流程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3.财务风险管控视角下高校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在目前的环境背景下,高校面临着财务风险越来越严重且内部控制措施薄弱等困境,亟需通过构建适合高校运行特征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完善其实施措施等,来加强对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治理。

3.1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只有拥有良好的内部监督机制才能确保财务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确保财务决策的正确性。内部监管机制的建立依赖于高效、科学的资金管理机制,只有这样减小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高职院校的内部监管体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首先是建立高效的决策层内部管理机制,在财务决策上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其次,在执行机构上也要进行完善,通过建立内部审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来完善财务管理的流程。

3.2强化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预警防范机制。目前高职院校面临的风险以财务风险为主。在国家预算约束下成长起来的高职院校首先要强化风险意高校财务风险意识,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合理规划资金用途,在重大项目实施前,要做好项目的立项评审工作,做到反复论证,全方位、多层次考虑。其次,落实风险责任制,明确问责对象。在确认风险后,要及时有效地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最后,为了严格加强财务核算与分析,控制融资风险的无限扩大,高校应建立健全融资管理制度、风险监控体系以及经济责任机制,建立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3.3明确责任分工,提升治理效率。公立高等职业院校有明确产权的责任,因为公立高校是国家出资建设的。对于产权界定,资产的评价以及资产收益的分配的指导工作

尤其需要政府的相关部门的认真对待,并对投资项目进行审批、做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检查和监督等工作,确保资产监督管理职能的行使,而不能由校方单方面决定。坚持责、权、利的协调统一。同时,高校应可以效仿国家管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方法,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在校内建立监事会。监事会负责监管高校财务情况并指引学校办学方向。

4.总论

目前,高校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资金使用量越来越多,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对于及时有效地防范高等院校在发展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和问题的发生、规避财务风险、确保高校发展中良好绩效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需加强财务管理、提升人员素质、完善监督治理制度、强化预算管理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财务内部控制水平的整体提升,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势在必行且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财务院校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点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