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春雨
孔子最打动我的地方,不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韧,而是他面对弱者的柔软心态。盲人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边,孔子说:“这是台阶。”走到坐席边,孔子说:“这是坐席。”大家都坐下后,孔子告诉他,某人在这里,某人在那里。古代成为乐师的,多半是盲人。我们看孔子对一个盲人的态度,显示出多么柔软的心灵啊。
今天的社會,大家都在追求成为成功者或强者,大家都害怕输在起跑线上,竞争成了共识,而悲悯成了稀缺之物。当看到孔子对盲人的亲切态度,让我不禁深深地思考:到底什么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强大?
其实,在大家眼里严厉、可怕的鲁迅,他的心灵也有非常柔软的时刻。我最喜欢读先生的这段文字:“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鲁迅的讽刺入木三分,其中也能读出他对孩子真挚的爱。
读陈漱渝的《民族魂——鲁迅传》,其中有些细节能反映鲁迅柔软的心灵。他考虑到自己比许广平大十几岁,身体又有病,将来可能先走一步,那谁来照料许广平呢?存款有花光的时候,于是他趁着有精力的时候,教许广平学日语,存个谋生之道。这非常鲜明地表现出鲁迅对许广平是负责任的,他考虑问题深远,内心柔软。
我们都很熟悉1930年1月4日的海婴百日全家福。鲁迅看向孩子的眼光是多么温情。鲁迅在《答客诮》中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这首诗,将先生对孩子的拳拳期盼之心表达得多么动情。尽管旧制度造成了鲁迅第一任妻子的悲剧,但从人性的角度看,我还是觉得,鲁迅对女性是尊重的,对孩子是抱着热切的期盼的,他的心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冷。鲁迅看似冰冷的心中,其实也有柔软的一块芳草地。
孟子早就认为人性中本来就有一块柔软的芳草地,只是因为后天的环境影响,这块芳草地可能硬化或者荒漠化了。孟子希望人们不要让这块芳草地荒芜,孟子说,人皆有恻隐之心。看见一个小孩子掉到井里,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内心中产生施救的冲动,这是一个人的本能冲动。孟子把这个本能冲动,命名为善。
我们生活在一个角逐强力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很可能让我们内心的善念荒芜,让我们的心变得冷漠和坚硬。但是,我们依然要怀抱一种信念,相信柔软的内心最美,柔软的内心更有力量,柔软的内心更能融化冷漠和隔阂,让彼此心心相印。
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在他人的苦难面前,一个人的心灵瞬间激发出的全部柔软和温情,让他如樱花绽放,美不胜收。
(图/几米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