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春�オ�
[摘 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从“注重感知体验,创设良好语境”“运用多种手段,呈现文本内容”“通过内容提炼,进行巩固训练”“展开口语交际,增添课堂活力”四个方面入手,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英语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模式;四步走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9003602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语言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经之路。科学有效的阅读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输入,而且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中之重。但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教师多采用一成不变的传授式教学法,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也不理想。《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依据这一要求,笔者认为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分“四步走”,现以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 Unit 8 Reading “An earthquake”的教学实践为例,展开具体探究。
一、注重感知体验,创设良好语境
英语学习强调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语感即对语言的自我感受和领悟的能力。良好语感的形成离不开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优良的语言环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资源和手段,比如多媒体、游戏竞赛、小组讨论等,为学生创造出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去理解语言的规律和意义,对文章产生初步的印象。
例如,在教学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8的Reading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有关地震的视频或图片,营造出比较真实的地震情境,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震撼力。情景教学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让学生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充满兴趣。接着,让学生对此视频内容展开讨论。在此期间,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trapped”“run in all direction”等生词短
语,起到“趁热打铁”的效果。接着提出问题:“Do you know how the earthquake came about? What harm does it have?”在学生思考时,再播放一遍视频,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边看边在头脑中组织语言,做到耳到、眼到、脑到、心到。
当然,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学习活动,在课堂中创设紧扣教材内容的语言情境,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语感进行综合的训练。
二、运用多种手段,呈现文本内容
初中英语教材虽然题材丰富,但内容也比较复杂,对于英语水平有限的初中生来说,想要全面地掌握课本知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教师要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呈现文本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主题,把握中心要领。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4个活动,多层次地为学生讲解分析。
活动一,完成两个问题任务:(1) Where was Timmy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ed?(2) After the earthquake, did Timmy try his best to help himself?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浏览文章,从文中找出答案,明白课文的大意,进入阅读状态。活动二,阅读完成后,自主完成读后习题,检验阅读成果,体会知识运用。活动三,复述文章大意,尽可能多复述一些细节,训练学生的速记能力。活动四,以地震话题为纽带,组织学生开展调查采访活动。模拟地震后的情景,让一个学生充当小记者,另外几个学生充当“地震受害者”,使学生敢于在“镜头”前表现自我,发表“震后”的感受。这一活动不但类似于情景再现,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而且可以有效训练他们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加深他們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如此一来,教学过程环环紧扣,学生不但系统地掌握了文章的大意,同时也对地震的危害性、该如何在地震后进行自救等有了全面的认识。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循循善诱,层层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知。
三、通过内容提炼,进行巩固训练
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快速找准中心句,对文章内容进行有效的提炼,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阅读技能。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和中心句,而后再进行一些针对性的阅读巩固训练,来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教师可以先从重点词汇、短语入手,开展抢答游戏,让学生说出有关地震主题的词汇短语,比如: a slight shake, a loud noise like thunder, scream in fear, fall down, calm down, get into trouble等等。抢答游戏可以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单元知识点的记忆。还可以给学生三到五分钟的时间,要求他们在充分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章大意进行精炼的概述,这一环节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接着再对学生的概述进行评价,如“Well done! Practice more and youll do better!”先肯定学生勇于发言的态度,同时也要指出他们在哪方面表现得还不够好,有待加强。
这些口语练习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多组织此类练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水平。
四、展开口语交际,增添课堂活力
在学生掌握了文章中的重点词组以及语法结构后,可以利用一定的课堂时间,展开一些与课本内容紧密相关的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积极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对于本课的教学,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口语交际环节,让学生讨论假如发生地震,应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保护自己。对于这个话题,很多学生会想到类似于“Hiding under the table”或“Running to the open space outside the house”等做法。此时教师可以对其想法进行适当地补充,比如:“You can also hide in the corner and wait for rescue.”在话题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但了解到地震时该如何保护自己,而且对文本内容的掌握也更为深入。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到英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讨论过程中也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活动是对课堂知识进行实际运用的途径之一。在交际的过程中,既让学生体会到了英语表达的乐趣,也有利于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学生乐于去学,主动去学,再加以教师的正确引导,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总之,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技能的指导,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让学生在英语阅读中体验快乐、习得知识、提高能力。阅读教学“四步走”的教学模式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原则。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克服困难,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勇于摸索与实践新的教学方式,打造精彩成功的课堂。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