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和云/文
浅谈业余文艺骨干志愿服务的价值及其组织管理
◎宗和云/文
近年来,我国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步伐,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免费开放全面实施,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但是,由于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于设施建设和经费投入,文化惠民工程目标远未实现。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如何解决队伍建设滞后的问题成了文化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高瞻远瞩,对文化工作队伍的建设指明了方向:“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用。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专兼职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5】2号)第十二条对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要求: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坚持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奉献社会与自我发展相统一,社会倡导和自愿参与相结合,构建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创新服务内容、工作方式和活动载体,探索具有地方或行业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务模式。
的确,就我国大多数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而言,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并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服务模式,意义重大。
本文所称业余文艺骨干主要是指有一定文艺素养的,在本地区有一定影响的,分布在各行各业的非文化类专业机构在职的文艺工作者,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和退休的工作人员,居民、农民或自谋职业者,已退休的文化类专业机构人员等,他们自愿利用业余时间或退休时间服务于公共文化机构。业余文艺骨干队伍有五个特点:一是热爱文艺工作,参与文化服务是他们业余生活或退休生活的主旋律,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二是本身有比较稳定的经济收入,不以获取报酬为主要目的,具有较高的志愿性;三是自身有较高的文艺素养或文化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四是来自各行各业,在职与退休人员都能参与,具有较大的规模性;五是工作和生活的地域比较固定,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业余文艺骨干队伍的上述五个特点,决定了他们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用好这支队伍,将会激发他们的潜力,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力,以较小的经济投入,获取巨大的社会效益。
2014年,笔者所在的重庆市铜梁区文化委实施“‘种文化’业余文艺骨干志愿服务”项目,成效显著,被国家文化部评为“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年”系列活动示范项目,从2014到2017年,该项目在铜梁区得到良性发展,并形成了常态长效机制。基本情况如下:
铜梁区地处渝西,典型的农业大区,全区幅员面积1334平方公里,人口84万,辖23个镇和5个街道办事处,有57个社区和269个行政村。全区无专业艺术院团,已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各一个,镇街综合文化站28个,社区和村文化室326个,“三馆一站一室”基础设施建设均达到文化部相关标准。长期以来,铜梁区“三馆一站一室”人员编制不足,业务门类不齐,群众业余文艺队伍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培养,制约了群众文化活动项目、数量及水平的提升。在实施该项目以前,“三馆”共设各类阅览室、排练厅、展览厅等免费开放窗口36个,但业务人员仅26个,不少窗口实际处于无人值守状态,效益发挥不好;由于人手缺乏,送文化科技下乡、读书活动、特群教育、艺术培训、大型展览等主题活动开展数量有限。镇街综合文化站虽然配备了3—5名文化专干,但大都没有“专”起来,免费开放效能低下。社区及村文化室由于未落实财政供养的管理人员,免费开放基本流于形式。
自从2014年开始实施“‘种文化’业余文艺骨干志愿服务”项目以来,上述情况得到根本好转。到2017年,全区招募各级各类文化志愿者594名,分别参与到“三馆一站一室”的免费开放以及送科技文化下乡、关爱特殊群体、保护文化遗产等主题活动中,公共文化服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全区群众文化活动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与2013年相比,“馆站室”业务窗口免费开放率实现了100%,群众受益率由不足10%大幅提升到22%;各种主题活动次数由66次增加到125次,受益群众人次数由32万增加到68万;全区群众参与坝坝舞、小乐团、腰鼓队、舞龙队等人数由8万人增至12万人。
铜梁区的基本做法具有借鉴意义。
1、政策导向,提高认识。在实施项目之前,首先组织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馆、站、室等)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关于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论述以及国务院、国家文化部关于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相关要求,找准本区群众文化工作的薄弱环节,明确开展业余文艺骨干志愿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和意义,从而增强大家整合区域业余文艺骨干资源的自觉性。
2、媒体宣传,形成共识。广泛利用区域广播、电视、报纸、彩信、标语等媒体,大力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本地实施办法,让广大市民深入了解并热忱支持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激发区域内业余文艺骨干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热情。
1、普查资源,广纳贤才。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部署,区级“三馆”重点物色适合自身业务开展的业余文艺骨干,镇街综合文化站重点调查政府机关、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的退休人员或有条件兼职的在职人员,社区、村文化室重点查找志愿兼职的在职村社干部和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员。通过普查,建立起本地符合条件的文化志愿者信息库。
2、公开招募,量才录用。区域内馆、站、室面向社会公开需要招募的文化志愿者岗位、职责、应聘条件、福利待遇等,采取择优录用和定向邀请相结合的办法,吸纳人才,量才使用。
1、服务免费开放。区域内文、图、博各“馆”招募的志愿者,分别担任各厅室辅导员、各艺术培训班辅导员、各展览厅讲解员、艺术鉴赏辅导员以及各类讲座和报告主讲人员。镇街综合文化站的志愿者主要协助免费开放日常工作,社区和村的志愿者则担任文化室管理人员,具体承担免费开放工作。铜梁区各级各类公共文化单位提供服务于免费开放窗口的职数共计401个。区级“三馆”42名志愿者在36个业务窗口参与免费开放工作,每年接待群众35万余人次,比2013年净增15万人次;28个镇街综合文化站31名志愿者协助免费开放,年接待群众14万人次,净增12.6万人次;57个社区和269个村文化室328名志愿者担任管理员,年服务村民29万人次,净增20万人次。
2、服务全民阅读。2014年以来,区图书馆开展了“传递书香、见证成长”活动、“文化惠民、为您服务”活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活动,50余名志愿者分别承担了讲座培训、图书导读、读者咨询、读书征文、电子阅览室辅导、送科技下乡、放映免费电影以及对老年人的护理、心里咨询、读书辅导、健身指导等工作,每年受益群众3万余人。
3、服务全民艺术普及。区文化馆开展了“感受艺术美化心灵”美术书法鉴赏活动、“欢乐节日、爱我中华”节庆活动、“文化暖心 点亮生活”关爱特殊群体志愿服务活动、“全民艺术普及免费培训”活动、“一镇一品”展演活动、“川剧旬唱”活动、“‘种文化’志愿者小分队送戏到社区”活动等,近200名文化志愿者参与了活动,年开展活动100余次,服务群众60万人以上。
4、服务全民健身。文化科和体育科开展的“文化公益 社会责任”志愿服务活动,有12名志愿者担任了城区文化体育设施使用辅导员,年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
5、服务文化遗产保护。区博物馆开展“共享历史、感受快乐”活动,有5名志愿者承担了展览讲解和文博知识讲座。区文管所开展“珍爱古迹、从我做起”活动,25名志愿者成为25处文物古迹义务保护员;区文化馆开展“龙舞进镇街”、“龙舞进校园”、“龙舞进社区”、“龙舞进广场”、“龙舞进景区”志愿服务活动,86名市、区级龙舞代表性传承人分赴相关单位开展传承展示工作,每年培训舞龙队员上万人。
铜梁区文化委认真贯彻实施《重庆市文化志愿者管理暂行办法》,对各类志愿者的招募、审批、登记、使用、培训、管理、考核、奖惩等纳入了统一管理。
1、规范程序。坚持谁使用、谁招募的原则,区级“三馆”根据自身需要确定志愿者招募数量,每个镇街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原则招募1名志愿者,由镇街人民政府招募;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志愿者上交《申请表》,招募单位审批同意后登记在册,交区文化委备案确认后生效。
2、统一标识。制定了《铜梁区文化志愿者章程》,设计制作了统一的徽章和《服务证书》。《服务证书》由招募单位登记志愿者个人信息及考核结果,交志愿者保管,用于证明其志愿者身份,志愿者工作时佩戴统一的徽章。
3、分级培训。区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或区文化志愿者管理中心(一般设在文化馆)重点培训区级“三馆”和镇街综合文化站文化志愿者管理人员,区级“三馆”分别培训各自招募的志愿者,镇街综合文化站培训本辖区志愿者。
4、严格考核。坚持谁使用、谁管理、谁考核的原则,招募单位根据《志愿者章程》对志愿者实施日常管理,根据岗位职责做出绩效考核与奖惩意见,区文化委采取抽查方式予以确认。
5、统一待遇。为体现志愿者工作的义务性,区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制订了各类文化志愿者补贴标准的指导意见,区级“三馆”不超过1000元,镇街综合文化站不超过600元、社区及村文化室每月不超过300元,其他按次服务的志愿者原则上每人每次不超过30元。
重庆市铜梁区文化委通过近4年的实践,探索出文化志愿者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五个保障机制:
1、舆论保障。通过政策解读、公开招聘、现场展示、经验交流、媒体宣传等,达到各界对文化志愿者工作的尊重与支持,对坚定志愿者信心十分必要。
2、政策保障。认真贯彻实施中央和地方相关文件精神,并结合实际制定管理办法,明确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从政策上肯定其合法性是开展相关工作的重要依据。
3、制度保障。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确保文化志愿者工作的严肃性、规范性与可操作性,这是项目常态化的基本手段。
4、人才保障。选拔任用志愿者坚持德才兼备,广泛动员,择优使用,确保队伍风清气正,朝气蓬勃,这是项目取得效益的重要基础。
5、经费保障。经费上既要保证志愿者工作所需,又不能给单位增加过重负担,这是项目常态化及长效性的关键所在。
“业余文艺骨干志愿服务”模式,顺应了中央精神和国务院部署,通过“志愿服务”的杠杆作用,业余文艺骨干找到了自我展示的平台,又自觉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既实现了自我展示,又服务了社会大众,可谓相得益彰。这种模式可以有效整合区域内文化人才资源,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因人员短缺、经费不足造成效能低下的问题,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高的效益,对提升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重要推动作用,在全国基层公共文化工作中具有推广运用价值。
宗和云,重庆市铜梁区文化馆馆长、群文副研究馆员,从事群文理论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