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小练笔是以阅读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体验和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一种读写训练方式,这将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进行课堂小练笔呢?笔者在多年的阅读教学中深深的体会到:阅读教学中开展课堂小练笔,要创设近乎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融入文本中,化身作者、主人公设身处地的感受文本中的角色生活,通过“换位移情”融入到文本的真实情境中,与课文中的角色产生情感共鸣,思维才会被充分的激活,才会产生想写的灵感。以下是笔者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小练笔的几点做法。
一、化身文章作者,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作者”一般就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其实,只要是动笔写文章都可以统称为作者,也就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随时成为“作者”,也有一部分学生梦想着成为作家。阅读教学时,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适时引导他们仿写,直接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技巧,是很凑效的。因为仿写的切入点较多,比较好找,可以是仿写法或是仿内容,难度小。特别是对写作基础一般或偏下的学生来说,是激发他们写作兴趣的极好训练方式之一。
仿写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模仿、借鉴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而转化为自己的写作技能。在训练形式上可根据学生的实际,仿写课文中精彩句子、段落或短文。也可就某一项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等写作技法进行专项训练。如句式的训练、修辞手法的运用、正面或侧面描写、悬念与照应、动静结合、边叙边议、首尾呼应、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与衬托、总——分——总写作结构的训练等专项仿写训练。这样的课堂小练笔形式多样,降低了写作难度,对写作基本功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
二、化身作品主人公,体验人物角色生活
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充分的感受文本情感,才能融入作品中。因此,要引导学生走进作品角色的生活情境中,化身作品角色,穿越时空,使学生感受身临其境的心理体验。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发,想之所想,融入其中,学生的情感会与文本中的人物情感产生强烈情感共鸣,从而写出真情实感的语句。
例如,在教学《羚羊木雕》一课时,通过学习課文,学生对文章中的“我”当时的处境都会有些许感触。这时,引导学生“换位移情”展开想象:“假如你是文章中的主人公,尝试着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告诉父母,以争取他们的理解。试着写一段话吧!”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和体验感受的基础上,思绪一下子走进了文本里所描述的情境中,写道:“爸、妈:没有征得你们的同意,我就自作主张的将羚羊木雕送给了我最好的朋友,我做的不对。我主要是不知道这个羚羊木雕的价值,不知道你们那么在意它。另外,万芳是我特别要好的同学,小时候我们形影不离,友谊深厚,我已经给了她,怎么能够再好意思要回来呢?木雕有价,但情义无价,怎么能够因为这件事伤害了我们的感情?爸、妈,我真心地希望你们这次能够原谅我,别再逼我把羚羊木雕要回来了。”
化身作品角色进行小练笔,使学生走进作品中人物的心灵深处,体验到作品人物的真实感受,从而写出真情实感的练笔,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
三、化身阅读专家,鉴赏好词佳句名篇
教材里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绝好文章,初中生面对一篇篇课文,在阅读学习中总是依赖老师的讲解,被动地学习,很少能主动地去对课文里好词佳句名篇赏析,或是认为鉴赏是教师和专家的专利。鉴于这种情形,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创设一定情境,激励他们转换角色,化身成为阅读专家,引导他们在全面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阅读鉴赏,品出文章的特色,从中体验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教学《春》这篇课文后,借助多媒体展示《春》中描写的春日画面,指导学生化身阅读专家,借助本文内容,以“赏春”或“赞春”为主题,写出自己心中的春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情动而辞发,欣然感悟练笔,释放出他们激昂的情感:“我仿佛走进了“春”的艺术境界,陶醉于美丽的春光中,欣赏着朱自清春日的美丽画卷,聆听着那生机盎然的春之声,感受着春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在我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课堂就是舞台,教师既要当好“导演”,又要在培植“舞台明星”上下功夫。要在阅读教学中精心选择恰当的练笔点,适时引导学生学会扮演不同的角色,设身处地地感受文本所表现的情感,使学生的小练笔“炼”出意想不到的精彩,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刘文通,河北任丘市议论堡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