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婧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距上次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已有十余年,前段时间看央视的《朗读者》,节目中表演艺术家斯琴高娃再次阅读了这篇文章,看完我就从布满灰尘的书架中找到了这本泛黄的书籍,再次翻阅,亦如当年一样心潮翻涌,感触万千,仿佛又是触动了心底那根最柔软的神经,鼻头一酸,泪眼模糊。
《写给母亲》是作家贾平凹在亡母三周年之际写给母亲的一篇真挚而朴素的文章,深刻的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重而又隐忍的感情,语言平淡真实,感情至真至诚。作者通过对往日琐碎生活的描述,让母亲这个平凡的角色鲜活的展现于纸上,她对子女的爱,让人从每一个字眼中都能深刻的体会。
我们每一个人从母体中呱呱坠地,就一直被母亲的爱无私的环绕,世界上有那么多赞颂母爱的文字似乎都不足以表达这种超乎一切的情感。小时候体会不了母亲那终日不停的碎语,当自己真正也成为母亲的那一刻,才明白母亲的用意之深。还记得孩童时爬柚子树不慎坠下,弄的满身刮伤,闻讯急跑过来的母亲一边为我擦药水一边拭泪,嘴里还在狠狠的责怪我,当时的我还在埋怨母亲怎么在我受伤的时候还一刻不停的说教,怨恨母亲不心疼我。现在想来,那时候母亲说过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爱。自上大学离家以后,每次离家不管刮风下雨母亲必定要去车站送我,待我在车上就座后就站在车窗外不停的对我嘱托,当汽车缓慢开动的时候,母亲的脚步就开始随着汽车慢慢的移动,眼角开始泛出泪光,嘴巴还在不停的说着什么,挥动着胳膊一直看着我,直到她瘦小的身体消失在我淚眼朦胧的视线中。这样的场景一年一年的重复着,离别是伤情的,母亲的送别永远是我心中的一根刺,每每想起心中就隐隐作痛。
身在异乡的我时常想念远在湘西的母亲,有时候一通电话打过去,母亲时常问我的就是:“在那边吃的习惯吗?今天吃的什么菜?”“今天我们这边下雨了,你那边天气怎么样?注意保暖。”“这边杨梅熟了,你那边有吗?给你寄一些过来吧。”这些日常的只字片语,常常让我这个不能时常陪她在侧的孩子羞愧的手足无措。而“这边那边”似乎成为了我和母亲之间一种无法言说的痛。父母在,不远游,母亲该是多么牵挂我这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孩子呀!
人生就像一次徒步旅行,出发的地方永远都是自己的家,在流逝的漫长岁月中,也许偶尔会模糊了来时的路,但只要听到母亲的一声叮咛,就永远不会忘了自己出发的地方,那里有着我儿时最为熟悉的温暖的怀抱,有着我最难忘怀的低柔的细语,无论我身在何处,我终将永远记得我的人生来处。
(作者单位:孟州市地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