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中生长从感悟中积累

2017-07-26 20:42戴娅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开朗胸怀西湖

戴娅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百丈中心小学

本学期我接到了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公开课的任务。磨课期间,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针对五年级的学生,古诗教学是否还停留在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而在一次又一次的试教后,有一种认识和理念逐渐清晰:古诗的教学也可以归类到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诗人的背景出发钻研诗句,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堂应该是“生长性”的,基于文本的同时,更应该在文本中多挖掘,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教学体验。

在此理念下,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体会夏日西湖骤雨初晴的美。3.感受诗人苏轼豁达开朗的胸怀与豪迈奔放的作品风格。教学的重点就是感受诗人苏轼豁达开朗的胸怀与豪迈奔放的作品风格。而如何达成这一目标的,则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一、“抓主动”

我在教学导入时以描绘西湖的美作为开端,通过师生合作的方式背诵描绘西湖的诗句,有明代杨周的《苏堤春晓》,有清代田庶的《西湖柳枝词》等,在这么多诗人满怀情感的诗篇中,最出彩的应该是宋代的苏轼,苏轼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之前就接触过他的《水调歌头》《题西林壁》,所以学生在介绍苏轼的生平时,更关注到苏轼与西湖的渊源:两次到西湖做父母官;将西湖认定是自己的第二故乡;疏浚西湖,利用淤泥建构苏堤等,通过自己主动学习的方式了解到苏轼与西湖的关系和难以分割的情感,来走进他的诗歌。而且在理解课题中的“醉书”时,学生刚开始都认为是苏轼在喝醉酒的前提下,写下了这首诗,我并没有马上否认,而是打上了一个“?”,通过对于诗意的整体感知后,学生及时地对自己理解的错误进行纠正,那是苏轼因雨而醉,因景而醉。通过这样的主动学习,让学习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二、“重感悟”

苏轼的这首诗,他抓住了下雨的整个过程中最精彩特征进行描绘,四句都是写景,但景中有情,情中感悟!所以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寻找最打动他们的一副画,并说清理由。以下是小组合作交流片段—

生:我们小组喜欢的是第一句“黑云翻墨未遮山”,从“翻墨”这个词语我们可以看到:黑压压的乌云,就像打翻的墨汁一样。

师:有没有见过黑云翻滚的样子?这个“翻”字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生:翻滚涌动 云翻墨滚。

师:这句中的“遮”是个生字,注意一下字形,诗中什么遮什么?

生:乌云遮山。

师:那这乌云遮住了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呢?

生:来势汹汹的黑云都来不及遮住山头,一场雨就来了。

师:真是“风雨欲来风满楼”啊!

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找到苏轼看到的“云”、“雨”、“风”、“天”四副画面,感受到“云如墨”、“雨如珠”、“风卷地”、“水如天”的急速变化,通过引领他们去发现感悟表达,探寻深藏于画面中诗人的豁达开朗的胸怀与豪迈奔放的作品风格。

三、“共识、共享、共进”

教学一首诗,我并没有只停留在这首诗的教学中,反而我更注重将学生接触过的诗篇或与本诗有关的诗篇穿插地出现在教学过程中,以下是我的两个教学片段:

【片断一】

师:我们还学过带有“忽”字的诗句吗?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生:“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生:“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师:有了“忽”这个字,立刻给我们一种意料之外,很惊叹的感觉。

【片断二】

师:你们喜欢苏轼的比喻吗?

生:喜欢啊,我们从“跳”字中可以看出蕴含着雨大而急以及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师:苏轼本人也非常喜欢这句,直到15年后重游西湖他还念念不忘,特意写到“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出示《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师:雨点不只是落进船里,更多的是落在湖面上,溅起无数朵水花,很美!震撼人心的美,令人激动的美!谁来将这场又急又大的雨,通过朗读带到我们大家眼前?

在学生分析完每一句的精彩过后,我都用一句诗进行了总结,比如说最后一句的“望湖楼下水如天”和“秋水共长天一色”相呼应;对于对“醉书”的理解,我用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做批注……

我还选择了苏轼的另一首写西湖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进行对比阅读,通过寻找两首诗的异同点,来感受苏轼豁达开朗的胸怀与豪迈奔放的作品风格。

学的是诗,悟的也是诗,让学生整个沉浸在诗意中感受中华诗歌的魅力!在教学中我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实际教学后,我发现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我可以放得更开,比如说在对古诗的朗读中,我一开始就给出了诗的节奏,其实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节奏先去读一读,找一找,再选取更适应本诗的停顿,在诗的平平仄仄中去读去悟;还有对于每句诗的总结,我可以让学生结合着板书中的关键字,进行现代诗的创作,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诗意的理解,更再与我的古诗总结进行对比后,深切地体会到现代诗的直接和古诗的含蓄,让学生深深地为语文的魅力而折服。

从这篇古诗的教学中,我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的课堂应该是“生长性”课堂,语文的教学不因只是课程传递与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师应基于文本的基础,多次挖掘,让学生以主动积极的思维,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而有所感悟和思考。

猜你喜欢
开朗胸怀西湖
2021年中国外交:秉持天下胸怀,践行为国为民
西湖
下雪的一天
雪后西湖 暖阳
“曾左”与“左曾”
俄罗斯留学生: 中国人的热情与开朗打动了我
浅谈幼儿良好性格的培养
宽阔的胸襟
地名有关
瞬息间是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