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6 08:14竞舟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羽化交配养蚕

竞舟

仔细观察蚕吃桑叶的样子,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蚕的生命活动充满了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意识。否则的话,它们怎么会以那样一副鞠躬尽瘁的姿态伏在桑叶上,没日没夜地啃嗜呢?在我们看来,那样的吃法,简直是要累吐血的。

它们吃得太专注了,以致于生命的全部意义都变成了吃本身,这有点讨厌,猪就是这样。有时候,为了吃到盖在身上的桑叶,它们可以不惜把身体弯成360度,弯成一个圈,就连改变一下位置,使自己吃得稍稍舒服一点的意愿,都被吃这个动作所抵消,愚执到让人恼火的地步。吃完一张,赶紧奔向另一张。中途,它们越过一些吃剩的桑叶梗,越过自己遗下的粪便,甚至从同伴的身体上隆隆驶过,像一列火车。它们的脑子里最多只能存放一个信息:桑叶。直到桑叶撑破肚子,脱一层皮,继续吃。

一只蚕和一堆蚕没有什么不同。不像鸡鸭鹅和其他许多低等动物,单个不好养,甚至无法成活。一只蚕就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因为它们除了桑叶,不需要其它东西。它们是无脊椎的低等动物,直到羽化之后,这个小小的社会体系才暴露出它的不完整性,虽然是低等动物,虽是无脊椎的低等动物,但毕竟还没有低等到单性繁殖的地步,它们必须得有配偶,才能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繁衍。不养蚕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于是,蚕的命运就在疏忽间被注定了。

当蚕虫羽化成蛾,心满意足地从茧中爬出时,你会觉得眼前豁然一亮,一如创世纪之初,天地间充满生命的机遇和可能。蛾儿大概也是這样以为的。它们拍打着皱巴巴的小翅膀,开始寻找配偶。找到了,交配、产卵。来年,这些蚕子被人孵化成幼虫,再循着它们先辈的程序,完成生命的轮回。

但是,在都市里,许多养蚕人是偶尔为之,多半是作为小礼物,买上三五条,送给孩子们,具有玩具的性质。并没有谁把蚕本身当回事,更不要说了解蚕的一生,这就使事情变得不那么自然起来。比如,蚕的数量少,羽化的时间长短不一,它们很可能就配不成对,从而使蚕一生的努力在顷刻间化为乌有。

没有来得及交配的蚕蛾,死去的情状十分惨烈,几近死于非命。临死前,它们看上去不再白白胖胖,身上和翅膀上的绒毛大面积脱落,并且不停地在准备产子用的空场地上打转。开始时,翅膀只是轻轻地、试探性地扑打,渐渐地,扑打的频率加快,有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的急迫和绝望。仿佛突然间,责任、义务和一切意义,包括幼虫时吃进去的所有桑叶,顷刻间全都压在它的背上。我们甚至可以感觉到它气喘吁吁,额头上渗出大颗汗珠子。可悲的是,尽管它们焦虑,不安,可它们并不清楚自己在寻找什么,因此才会见什么都把尾巴凑上去,凑上去以后才判断出,那不是自己要找的。

蚕的翅膀已经严重退化,一直是由人类提供的,并且成为习惯,也是唯一的生存方式。更为可怕的是,生命太短暂,蚕蛾从出茧到死,只有四五天的时间。在这四五天的时间里,它们必须等待其它蚕从茧里出来,然后才可交配,否则便是半途而废。在这种低等动物身上,上帝既没有安排反抗命运的武器——它们甚至连脊椎骨都没有。

情急之中,蚕的本能才会一次又一次出错。常常是,当第二只蚕茧刚开始轻微摇动,第一只蛾儿已经奄奄一息,等第二只蚕出壳,第一只已经泄下一滩浓浓的未受过精的液体,身体慢慢僵硬。

每年的春天,我们都能看见一些摊贩在小学校门口卖蚕,跟前围一堆好奇的孩子。可以想见,像这样死去的蚕蛾不止是一只两只。

原载《林中凤凰》2017年第2期

责任编辑:曹景峰

猜你喜欢
羽化交配养蚕
养蚕不易
养蚕记
交配的最佳工具
嫘祖养蚕的故事
白星花金龟的羽化及交配行为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一)
对几道自由交配(随机交配)考题的反思
说说“自交与自由交配”
养蚕记
冷冻法处理带毒灰飞虱研究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