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燕
江苏省盐城市崇礼路小学
2001年全国实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在过去的近三十年的时间,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一直呈下降趋势,随着课改的深入,这个下降的趋势得到了抑制,但就当前学生的肺呼量等体能指数及速度、耐力及力量等身体素质但处于一个相当低的水平。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活动一定程度上成了自由活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流于形式,更多的是为了合作而合作,为了探究而探究,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变成了一切围绕学生转,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忽略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主导作者,淡化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参与者与设计者的角色。本文主要从体育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实效性、练习密度、场地器材布置及使用的科学化、经济化等角度,谈高效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强化教学内容的选择的合理性,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体育课程改革后,课程管理实行三级管理机制,学校与地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依然存在。所以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根据课标要求,要切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同时在选择教学方法及策略时要适合学生的生理活动变化规律与年龄特点。要尽可能地选择能满足学生的活动需求与兴趣爱好,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要加以改造,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同时要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开发校本教材、引进适合学校开展的新兴体育项目、充分利用好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的隐形教材的作用。将单元计划的课时安排与关注个体差异相结合,要将关注个体差异,使一个人受益的教学理念贯穿落实,例如在田径跑、跳类单元教学中,适度穿插投掷类教学,以解决肥胖学生上课不积极的现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喜悦。在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安排上,要注意内容安排与主教材的关联性,无论是准备部分、主教材的教学、课课练等都要与主教材有一定的关联性。在教学方法上将技能教学游戏化、趣味化,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与能力,从而打造高效体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于学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让是要充分让出时间与空间。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来达成的,所以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给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让出时间与空间,让是要真正意义上的放手,让要让得干净的同時要注意让的方法与时机的把握。学不仅是学习,体育与健康的教学中的学主要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学习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技能与方法,学生更多的是以身体练习来达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学习,所以这里的学更多的是如何练习。引是要加强教师对课堂的主导作用,要发挥其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及研究者的角色,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学生对运作技能形成规律、人体机能变化规律以及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对教学的组织与练习的内容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对所设计的诱导性练习要结合主教材的学习,层层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帮助学生掌握动作技术并学会练习的方法。对辅助性练习要有针对性。“思”是通过不同的评价手段及教学目标要求,让学生主动思考,反思学习中的得与失,不断改进技术动作,并通过反复练习,巩固动作逐步自动化,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与能力,在以上的基础上,积极构思体育课堂教学高效的教学模式,将课堂的练习时间与空间真正交还给学生。
三、科学设计课堂教学,严密教学组织,提高练习密度,打造高效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目标多元化的基础上技能目标的核心位置,同时要切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身性,课堂教学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加大课堂练习密度的教学研究,通过队伍调动、器材的布置、教学内容的安排等有效的措施提高课堂练习密度,例如在行间进低手投篮的教学中,一组学生10人依次练习,当前面的学生进行练习时,可以让后面的同学做原地的跨步接球的诱导性练习或者与之相关的俯卧撑等辅助性练习,一方面在技能教学中贯穿体能练习,二是可以通过这样的安排,有效体育课堂的练习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还要考虑场地器材的布置与安排,当前许多中小学场地、器材不足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所以要构建高效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对场地器材使用最大化、最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场地器材的布置要有利于教师辅导学生、有利于队伍的调动,有利于教学分组的轮换等。通过合理的设置与利用,使有限的场地器材能够得到最大化的运用,以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的构建不仅是运动技能目标的有效达成,而应是四个学习方面都得以有效达成,而这些目标的达成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来完成的,除练习密度、学习时间与空间等保证之外,练习的时间、次数、重量与距离、速度与难度等都是影响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同时德育的有效贯穿、健康知识的有效融入等,都需要在体育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去思考、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