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国
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技术产品新突破;着力商业模式创新,逐步构建新型业态体系;着力管理创新,激发主体活力与创造性。
“努力构建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军民融合作出的战略部署和目标设计。近日,航天科工二院203所(以下简称“203所”)再次成功中标太湖新城智慧管网二期项目,为军民融合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管理和商业运作经验。
描绘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宏伟蓝图
军民融合是世界发展的潮流,是技术转化与市场意识的深度结合。军用技术“嫁接”至民用领域,民品得到跨越式发展;民品利润和民品市场,使军品前沿技术研究融入市场意识,产生“滚雪球”效应,这也是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军工巨头普遍遵循的成功模式。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脊梁,既属于国防建设的范畴,又属于经济建设的领域,是天然的军民融合的重要载体。积极探索航天企业的改革转型,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自然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军民深度融合是应对威胁的必然之举。一个国家,要发展军工事业,如果不进行军民融合,不能统筹军工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就是一个“蹩脚”的军事工业。国不富不可以养兵,兵不强不可以御敌。当前,建设并发展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国防力量,必须处理好市场与战场的关系、生产力与战斗力的关系,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有力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而深度军民融合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
深度军民融合是国家强盛的规律。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古代中国盛世王朝,还是近代西方强国,无一不是“犁剑共铸”。和平时期,人们化“剑”为“犁”;战争骤起,人们又铸“犁”为“剑”。倘若能够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犁”与“剑”便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处理不好,则会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军民融合则国家强盛,不融合则延误国家发展、国防建设。这就要求我们科学统筹安全与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强国兴军的根本大计。
深度军民融合是推动转型的重要途径。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军民深度融合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深深根植于国家经济社会母体,大力推动各个领域的军民深度融合,形成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互利双赢的发展模式,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国防工业的技术扩散效应,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综上所述,创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一定要以国计民生为焦点,以国家的建设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同频共振,如此才能真正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为此,203所智慧管网产业紧贴国家城镇化发展的需求,依靠先进的航天技术,研制开发了智慧管网系列产品,使控制困难的地下管线,可视、可控、可预警、可应急联动、可提供救置方案等,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的正常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城市的生命线”保驾护航。
为加速军民融合产业的深度发展,203所于2011年在国内率先提出了智慧管网的概念,启动了智慧管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的调研论证,提出了整体解决方案和核心产品开发,为智慧城市理念的拓展和有效的实践提供了创新性的支撑。203所重视顶层质量设计,紧贴国家城镇化发展需求,在国内最早对智慧管网进行定义,将城市地下管线的现代化管理作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在“没有客户积累、没有行业经验、没有成型产品”的情况下,大胆创新,用“五个功能”和“五化效果”提出了智慧管网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和产品路线图,并选择管线“电子身份证”为切入点,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成为智慧管网领域的探路者。
夯实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技术基础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军民融合发展进入一个“创新引领、多点突破、体系重塑”的全新阶段。多年来,203所凭借在无线电计量测试和型号保障等多年来积累的强大技术基础和成果转化优势,不断提升军民技术的融合度,先后完成了管线电子标识器、管线漏点定位仪、管线腐蚀评估仪等产品的研发,多款产品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近三年来,团队共申请专利3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同时,以“核心技术+产品质量控制”为抓手,先后完成了新一代EMS地下管线探测器、地下管线标识器和移动三维管线GIS终端等产品的研发,打破了国外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垄断;以自主开发的地下管线三维全资可视平台CyberPipe为基础,实现了覆盖9大应用和30余项关键技术的产品,申请了以地下无源传感、综合管线PHM为代表的20项相关专利,所有核心产品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性能指标可与国外同类产品媲美。
2015年7月,203所组建了智慧管网项目部团队,包括市场组、软件组、硬件组、实施组及综合组。目前,智慧管网项目的总体技术实现较大提升,市场开拓稳步推进,已形成面向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和系列化产品,全面支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并将努力形成面向智慧城市的国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体系,带动整个集团公司形成航天特色的智慧城市产业链。2016年7月,二院“智慧管网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获得“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实践之星”称号。
筑牢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智力支撑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曾说过:“要成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去看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去听别人听不到的声音。”用原通用电气董事长杰克·韦尔奇的话来形容如何发现人才也许更确切:在你成为领导者之前,成功的全部就是自我成长;当你成了领导者,成功的全部就变成帮助他人成长。
中国人讲“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说明集体的力量永远是无穷的。特别是面对分工越来越细的当今社会,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中心”为促进产品的商品化和产業化,积极探索模式,不拘一格地建设适应市场竞争的团队,组建“项目部”。“项目部”从全所范围内遴选人员,组建“富激情、有活力、肯奋斗、敢打敢拼”的管网项目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这支团队成为集团级的科技创新团队,其青年代表获得集团“杰出青年”称号,团队也得到了行业的高度评价和认可,被誉为“智慧城市实践之星”。
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只有一种真正的资源:人。”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通过良性机制,催生更多的人才辈出,让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人有展示才能的空间。为解决一线的后顾之忧,所党委从制度建设到机制上多措并举,将智慧管网项目列为“对所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军民融合项目”,在有关岗位设置的文件中特别规定“智慧管网项目”中可设置项目主任师、副主任师,直到主管师和设计师,还有部分人员通过这个项目破格提拔到副主任师、主管师等岗位;在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中,引进部分项目成熟人才为我所用;建立创新突击队,两名所党委委员任创新导师;对智慧管网团队的薪酬结构进行了较为灵活的调整,实行项目专项奖励,执行市场化薪酬福利水平等;为持续激发全员市场的活力,颁布实施民用产业“新、重、大”项目奖励办法。运用多措并举的激励机制,为203所智慧管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基础保障。
营造军民融合创新体系良好环境
加快形成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是习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只有打破军民分割的“二元体制结构”,消除“多张皮”“多龙治水”等“顽疾”,破除制度藩篱和利益羁绊,才能构建系统完备的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综合运用融合需求的牵引力和市场的资源配置力,形成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的强大合力。
构建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就是在军和民两大创新体系之间建立一个双向开放系统,统筹多个主体,整合各类要素,形成一体化创新体系。在管网领域,“中心”是从航天技术落地“智慧管网”起步,而真正的发展需要在政府、行业和渠道上落地生根,真正的强大需要与客户紧密耦合,与客户一起成长。于是,在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以“用户需求大于内部矛盾”为导向,着力打造“市场服务于客户、产品实现服务于市场和营销、资源配置服务于产品实现”的共同体,构建发展“引擎”,创新发展模式。
行业客户采取共研共建模式。一是与客户共同研发产品,“自动上图”、“一键审核”等许多产品亮点,都是从客户的痛点和创意里获取灵感;二是與客户组成联合团队,力促客户业务优势与企业技术优势的融合,快速实现先试先行,共担风险、共同成长;三是向客户提供远程服务。利用cyberPipe平台的网络服务,可以实时掌握用户关键节点数据,分析比对后向用户业务系统提供支持,在实际应用中获得好评。
重点货架单品探索经销商模式。通过召开“地下管线电子标识产品”经销商签约暨产品订货会的形式创新商业模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创下了“中心”首个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共签合同的记录。
推进军民融合产业的快速发展,就需要政企之间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合伙人精神和合作共赢机制。类似智慧管网等项目大多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需要的是深耕细作的长线投资,赚的是“慢钱”。这既是对基建和公共服务项目传统运营模式的挑战,也是对那些习惯试图“捞一票就走”短视行为的深刻洗礼。203所智慧管网产业通过政府客户进行“体验式”营销模式,本着长远发展,以太湖新城项目为试点,通过严格的质量保证,不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到目前为止,取得了作为“试验田”的丰硕收获,同时促进了多个地区智慧管网项目的落地。
军民融合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撑,203所将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技术产品新突破;着力商业模式创新,逐步构建新型业态体系;着力管理创新,激发主体活力与创造性。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开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