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一个馆:中国核工业的产业版图和家国情怀

2017-07-26 11:24羽渊葛慧颖
军工文化 2017年5期

羽渊 葛慧颖

我们既无法忽略那段奠定了大国地位的辉煌过往,亦无法忽视和平年代一个行业的时代选择与担当,更要清醒地看待当下核科技馆所折射的产业发展图景,还有关于未来的憧憬与想象,以及浸润其中的人、事、精神与情怀。

一座城,一个馆:存在意义

在北京西南郊房山,有一座城——原子科学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所在地。这里,是中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也被称为“中国核工业的老母鸡”。它的成立,为我国核科学技术研究确定方向、奠定基础、培养人才;它的发展,为我国“两弹一艇”攻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我国核能和核技术开发利用做出了前瞻性探索;它的未来,将继续肩负“强军首责”和“科技兴核”的光荣使命。

正因为如此,在中国核工业系统内,原子能院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核工业科技馆(以下简称“核科技馆”)建设的首选之地。

核科技馆的前身,是1997年原子能院一个200平米左右的小平房,大家都亲切地叫它“二道门”。里面陈列的一些照片与文物,铺垫了“二道门”最初的底色,连同原子能院代表中国核科技实力的功勋实验室,在其存在的6年间,每年接待数千人参观团。“每到暑假,招待所都是满的,甚至要打地铺。”分管核科技馆建设的原子能院副院长邵焕会回忆“二道门”所受的追捧,感慨万千。

虽然原子能院被当时的中核总确定为“爱国主义基地”,但是“二道门”的启用并没有按照专业的博物馆规划,连讲解人员都是临时从技术人员中抽调,这似乎与核工业所处的行业地位以及社会对“核”了解的渴望不相符。

修建一个专门的综合展示中国核工业成就、普及核科技知识、传承核工业文化的展馆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但是,筹建一个综合性的行业馆并非易事,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单位都要充分协调,从立项开始,展馆的定位就不仅仅是博物馆,而是行业全貌的“科技馆”,最终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并给予专项建设资金支持。

一份好的大纲是展览设计的基础。核科技馆布展方案多方征求见证历史的院士、领导及专家意见,多次审定与修改。“就是希望能以发展的眼光和客观的心态,向世人展现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前景,”核科技馆工程部总经理金铮说,“试图站在人类核科学事业发展的高度,表达整个历程中人与事所闪耀的家国情怀。”

2015年1月15日,一个特殊的日子,“中国核工业创建六十周年成就展”在核科技馆开幕,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首次有层次有条理地向世人展示。开馆一月内,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局、国家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等军方和政府部門要员即来此参观。两年间,这里成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以及国内外核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如今,为了更完整地展现中国核事业发展脉络和产业图景,核科技馆从一个展厅扩展为七个常设展厅:“中国核工业”、“探索核奥秘”、“核燃料循环”、“开发核能源”、“核在我身边”、“核在国防中”、“核与辐射安全”。

2017年5月,实现全部设计意图的核科技馆,终于正式对公众开放。

一座城,一个馆,一段跨越60多年的行业发展史和一个完整的产业版图在这里呈现。今天,我们思索一个国家战略性行业科技馆的存在意义时,我们既无法忽略那段奠定了大国地位的辉煌过往,亦无法忽视和平年代一个行业的时代选择与担当,更要清醒地看待当下核科技馆所折射的产业发展图景,还有关于未来的憧憬与想象,以及浸润其中的人、事、精神与情怀。

见人:世界和平

在中国核工业60多年的发展史上,如果我们理解这么一段话,那么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人民”的含义。“制造原子弹,好比写一篇惊心动魄的文章。这文章,是工人、解放军战士、工程和科学技术人员不下十万人谱写出来的!我只不过是十万分之一而已。”周光召,作为11位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核科学家之一,他自谦为创造奇迹的“十万分之一”人民。在核科技馆的“中国核工业”展厅,介绍了被称为“核脊梁”的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核科学家,他们是: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吴自良、陈能宽、周光召、钱三强、郭永怀、程开甲、彭桓武(按姓氏笔划排列)。他们在中国原子弹和氢弹领域作出了独特贡献,但他们在乎的是事业,无视功名。“隐姓埋名、以身许国”是后人对他们的褒奖,而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情。

对创造这段辉煌历史的人,核科技馆给出的界定是“功勋卓著的核科学家和核工业建设者”,正如周光召所言,“核工业建设者”包含工人、解放军战士、工程和科学技术人员,大家共享“功勋卓著”的历史荣誉。不管是周光召院士的自谦,还是核科技馆对科学家和建设者的尊崇,都是在客观看待创造历史奇迹的人,既不夸大英模人物的功劳,亦不忽视平凡劳动者的贡献,这是一种辩证的唯物史观,折射了一个行业科技馆,在总结与呈现历史时的态度。

但是,中国核工业毕竟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风云诡谲的“核威胁与核讹诈”的国际博弈中,事关新生共和国的存亡与前途。因此,领导一个民族突围的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思维、战略决策和系列部署,是不得不让更多后来者知晓的事情。我们既不能忘怀关键历史时刻作出决断与指引方向的国家领导人,亦不忘实际创造历史的核科学家和许多“放弃城市优越生活条件,告别亲人,奔赴戈壁、高原”的核工业建设者,是他们共同为中国核工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5年1月15日,我恰巧有幸参加了“中国核工业创建六十周年成就展”开幕式,遇到从中关村家里赶来核科技馆的杨家翔老人。70多岁的她,坐在轮椅上,看着父亲杨承宗先生有小居里夫人签字的博士学位证书,以及杨承宗先生捐赠的早期实验配件,久久意难平。作为我国放射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杨承宗师承世界著名女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小居里夫人。小居里夫人的丈夫约里奥一居里先生在杨承宗先生临回国时嘱托他:“你回去转告毛泽东,你们要保卫世界和平,要反对原子弹,就要自己拥有原子弹。原子弹也不是那么可怕的,原子弹的原理也不是美国人发明的。”这句话对中国领导人决策部署原子弹事业意义重大。

这个故事,核科技馆无法长篇大论地写在展厅,正如展厅的很多细节,我们难以一一描述背后故事及其深意。但是以学位证书和早期实验配件为代表的展品,却时刻启迪我们,一个真正的科学家的胸襟:挚爱的真理和世界和平。

我想,这也是核科技馆入选此展品和布展的宗旨:核科技的发展,是为了世界和平的福音。不管是决策的领导者,还是亲自部署这项事业的张爱萍将军,领导这项事业的宋任穷、刘杰、李觉等部长,亦或是以身许国的科学家,青史难知名的核工业建设者,他们作为核科技馆布展重点突出的“人”,都是在警示我们:他们的决策和穷其一生的追求与奉献,都是为了中国的和平,世界的和平。

见事:产业版图

如果说中国核工业60多年的发展史需要一部皇皇巨著才能匹配其丰功伟绩,那么作为行业科技馆,如何向世人展示中国核工业的历史脉络和未来图景?

“中国核工业”展厅,核科技馆贝海拾珠的方法是关键词:“一堆一器”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已经跨进了原子能时代;“五厂三矿”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建立了门类齐全的核工业体系;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4年8月,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正式交付海军。“两弹一艇”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核军工体系的创立,从此中国转入了以多种型号核武器研制为主的新阶段,逐渐实现核武器小型化,走出了中国特色的核武器发展道路。

在实现“两弹一艇”强军梦的第一次创业之后,中国核工业开始了以核电站为中心的核能梦的第二次创业。核科技馆选取“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华龙一号”、“高温气冷堆”、“实验快堆”等关键词,来展现中国核电“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的技术路线。

那么,从一个展厅扩展到七个展厅,核科技馆向世人展示的又是什么呢?“核燃料循环”展厅,展示了铀地质矿冶技术的突破、铀浓缩离心机工业化应用,核燃料元件的生产、乏燃料后处理技术的发展、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的处置等。尤其不得不提的是,乏燃料后处理和再循环,可以使原本稀缺的铀资源利用率提高35~40%;如果在增殖堆中再循环,则可以使铀资源利用率提高60~70%。这表明,中国已拥有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一个逐步掌握了发展主动权的产业正在兴起。

“开发核能源”展厅,关于世界和中国核电站的发展史是科普性的知识,而关于人类为何要开发核能源以及中国在这方面的努力,则是核科技馆布展的用心所在。在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以及传统能源大约可再使用200年的严峻形势面前,清洁高效的核能源正是弥补未来世界能源缺口的最佳选择。中国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与当前世界三代主流机型相比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中国对以高温气冷堆和快中子反应堆为代表的四代核电技术的开拓,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小堆研发,更是把目光投向了城市供暖、海水淡化等应用领域。伴随技术进步的,是我们对产生核能反应的铀-235和钚-239驾驭能力的提高,中国铀资源利用率从1%提高到60~70%,并实现了核燃料的增值利用,这是能源界的革命性变革。在对未来能源的前瞻性研究中,中国开始与世界同步。早在2006年,中国就加入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为人类寻找永久能源——“人造太阳”。如果说“两弹一艇”时代,中国还处于对世界潮流的追赶中,那么核能开发与利用时代,中国开始技术领先并成为前瞻性技术研发的重要参与者,这一切体现了中国核工业“创新发展”的含义。

“核在我身边”展厅,重点讲述了现代核技术已深入到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农业领域,利用较低辐射剂量,可以延长食物保质期、改良品种,增强抗病虫能力;考古领域,已成功用来测定北京猿人年代,揭秘光绪死因等;工业领域,探测航天器、舰艇、大坝、桥梁的损伤,利用辐射提高材料性能;治理雾霾、探测煤气油田矿物质等方面,也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核技术还能够对肝病、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并可治疗癌症,这些都是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福音。我们大多数人对核的第一反应是核武器并“恐核”,而“核在我们身边”则让人大开眼界:在广阔的民用领域,核技术大有可为。这也是中国核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时代选择。

上述4个展厅展示了中国核工业过去60年的历史脉络和未来30年的产业图景。从强军梦、核能梦到中国梦,揭示了中國核工业“创新发展和军民融合发展”的内在含义。

见精神:家国情怀

“核在国防中”、“探索核奥秘”和“核与辐射安全”三个展厅,是关于核知识的科普展厅。

“核在国防中”展厅,除了讲述核武器的常识,重点讲述了空间核能源的未来前景。核动力火箭和核动力飞船、核动力探测器,大抵能实现科幻小说《三体》中寻找人类新的栖息地的梦想。这种“既念过去,不惧将来”的想象,则是核科技馆所传达的中国核工业的家国情怀。

“探索核奥秘”展厅从原子学说的起源、元素周期表一直讲到聚变、裂变及链式反应、加速器的知识。展厅中我最关注的是一张拍于1927年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29位科学家合影,这些科学家都是当时世界物理学各领域的重量级人物,其中17人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最初都葆有探索科学的初心,却不料事态发展完全超乎了科学家的控制。1939年1月26日第五届国际理论物理研讨会上,哈恩发现核裂变的消息传播开来,犹如一声惊雷炸响在科学家们的心中:他们喜忧参半,既为这一重大发现欢欣鼓舞,又为哈恩德国人的身份担忧不已。后来的事态,就是美德两国的原子能赛跑,但德国最终落后,个中缘由后人众说纷纭。不少证据和猜想都指向了德国铀计划的主导者海森堡,这位有良知的科学家不愿看到原子能成为希特勒的杀人武器,继而和其他同事故意拖延和破坏了德国的原子能计划。

这是科学家的世界情怀,超越了一国一家一己之利,兼济天下。

王淦昌说“我愿以身许国”,邓稼先说“就是为它死了,也是值得的”,钱三强说“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彭桓武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王承书为国家的需要投身完全陌生的铀同位素分离领域,被誉为“原三刀”的原公浦闪耀着那个时代大国工匠的精神……这些故事的背后,何尝不是中国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因为国家需要,二话不说就回来了。老一辈核科学家和核工业建设者心中的信念是,我要为我的祖国,倾我所有、尽我所能。你说这是不是爱国!”核科技馆工作人员动情地说。

二战期间美国投向日本的两颗原子弹,三次核电站事故,让很多人“谈核色变”。“核与辐射安全”展厅,可以大大刷新你的“核辐射观”: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无处不存在辐射,乘飞机、吸烟、胸部透视、土壤空气、宇宙射线等,都比生活在核电站每人每年受到0.01毫希的辐射量要大。“作为一个一次能源匮乏的国家,法国的核电发电量占到全国电量的80%左右,而且绝大部分是内陆核电站,但是法国民众觉得身边存在一个核电站就和存在一个工厂一样,并无特别之处。”核科技馆展教工作人员为我们介绍多媒体展项中的科普知识片,“作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核科技馆就是想以客观的姿态,向公众传递发展的声音。”一如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上,首提“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多次提及安全核能造福人类,体现中国对全球安全治理的大国担当。

核科技馆为推动核科普所做的努力,能影响多少来访者?这种一点一滴浸蕴到心底的科普成效,还有待时间的见证。但我们相信,日积小善,终成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