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友
[摘 要] 人教版语文新教材经过重重审核,终于在全国推广使用。这是课程改革经验成果的最高展示,因为在教材编写理念上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大力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为国民语文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挑战。从整个教材看,阅读的1+X模式和讲读课、自读课、拓展阅读课三种课型的交互,直接指向学生的自主阅读和阅读技巧运用的提升。而在写作上,则侧重学生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文学体裁知识的兼容并蓄,指导学生“写什么”“怎么写”,表现出目标明确、任务精准、技法得当、注重“立德树人”等特点。
[关键词] 新版语文教材;新理念;1+X阅读模式;教学策略
新人教版语文教材是国民学习母语的范本,其对国民精神和素养的影响不言而喻。初中生处在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之如今“智慧时代”网络文化影响的大背景,母语教学能否坚持阵地,并形成行之有效的影响是急需研究的问题。历经二十余年的素质教育和十余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的语文教育的确积累了一些经验,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生为本”,重视“人的教育”。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笔者对于新教材理念的认识和实践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素养”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翻看七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改动最大,也最能体现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学”的特点。《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与《诫子书》都是非常好的文章。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人生之舟”,选择了关于人生的文章,题材丰富,引领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
《纪念白求恩》是上世纪90年代的语文教材里出现的文章,为毛泽东所作,重在怀念白求恩其人,同时也展现了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国际友谊,高度赞美了白求恩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结合这篇文章学习,学生的视野可以更加广阔,体现了新教材编写的国际视野。当然,所谓的国际视野并非是“崇洋媚外”,而是将人文情怀与历史置于国际背景下。《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的一篇小说,主要是宣扬环保理念,课文讲述一个牧羊人在荒漠中默默无闻种树的故事。面对当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雾霾侵害人的生存环境,环境保护绝对不只是形而上的口号,而是要进行深入人心的教育。这些国际化和现代化的人文理念正融入课文里,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学生能获得人生的导航。
就单元的语文素养来说,编写者侧重默读,选择的文章相对较长,故事性也比较强。学生在前三个单元的朗读训练之下,在这个单元采用默读与批注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深化理解。
二、以“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素养
阅读与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新版教材在阅读和写作的编写板块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侧重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阅读兴趣。
首先,对初中的阅读量进行了明确规定。在201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学生在初中三年阅读名著的文字量是两百万字,而新教材要求的阅读文字量则翻了一倍,为四百万字。
其次,在阅读形式上采用1+X的形式。毕竟课本的容量是有限的,且新教材的课文数量由原来的三十篇减至二十四篇,数量上的减少意味着拓展空间更大。比如在教授了朱自清先生的《春》之后,教师就可以印发《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让学生进行阅读。学生通过阅读课外的X篇,可以进一步深化自己的阅读经验。
再次,在课文教授方法上有巨大的改变。新教材改变了以前的“讲读课和自读课”结合的模式,更有序地列出了目标。以《春》和《济南的冬天》为例,这两篇散文的语言是非常有特色的,尤其是擅用修辞来摹写季节的景物,从而体现季节的特点。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对语言品析的兴趣浓厚,他们的发言多数都倾向于比喻、 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师可以用朗读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文本,体会修辞美和画境美。在学习了两篇课文之后,学生可以基本掌握朗读和分析语言的技法。编者在此基础上选了刘湛秋的《雨的四季》作为自读课文,这篇文章的构思和情感都无须多讲,而对四季的雨的赏析则是关键,学生必须把前文学习的知识运用到这篇自读文章中。譬如在读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诱惑着鼻子和嘴唇”这句时,学生即刻联想到《春》中的“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两处确实是异曲同工,都用了幻想和错觉、通感,将春天清新的空气带来的收获的美好与希望写得淋漓尽致。
至于新教材突出强调的拓展阅读,更体现了关注学生自主能力提升的理念。“名著閱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被推向重要的位置。比如,学完了学期中段内容时,不仅有推荐的四首课外故事背诵,也有必读名著《朝花夕拾》,同时还结合文本推荐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和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将本学期必读的名著《朝花夕拾》《西游记》分段推荐,阅读时间的分配非常合理。“全民阅读”是在当下阅读风气衰颓的背景下提出的高屋建瓴式的理念。莎士比亚说过:“不阅读的民族,就像没有阳光的土地。不阅读的人,就像是没有翅翼的鸟。”当下国民阅读兴趣淡薄,对名著的忽视成为一种常态。教材编写者将阅读提升至首位,可谓解燃眉之急。
在旧版的教材编写过程中,几次细节修改着力在综合性活动、口语交际与写作,在第二次修订之时,写作的地位得到提高,但指向性依然不明确。新编语文教材侧重“一课一得”,从写作兴趣到写作技法,再到文体写作,分门别类,目标明确。《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以提升兴趣为主;《学会记事》侧重抓细节、讲清楚事件;《写人要抓住特点》侧重人物的描写,运用肖像、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描写突出人物特点;《思路要清晰》侧重学生叙述的层次性,选材之后,如何结合“事、情、理”将文本写得思路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则是详略的体现,需要学生强化“言之有物”,围绕中心叙述;《发挥联想和想象》侧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每个单元的写作训练都是根据单元文章所定,体现写作是对阅读运用的理念。学生在学习了经典名篇之后,更应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运用到写作之中,这才是素养的内化。
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一课一得”的有效落实
语文教学本就是常学常新的技术活,更是具有人文情怀的执教者和学习者共同参与的综合性活动。虽然没有完美无缺的语文课堂,但语文教师追求完美的愿景是必须要有的。新教材给一线的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更展示了丰盈而开阔的语文视野。教师必须领悟新的理念,并致力开发多元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母语的素养和能力。切莫以考试代劳,把终极目标指向“人的教育”,而不是考试机器的培养。
新教材追求阔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课前微课”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把课堂前的三分钟交给学生,学生可以在充分的准备下,以“演讲”“荐书”“品文”“讲故事”“辩论”等方式进行微课,不仅使上台的学生得到了锻炼,作为听众的学生也掌握了更丰富的知识和信息。
在执教过程中,“打开”的策略至关重要。作为课堂的引领者,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指向打开学生思维的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可能完全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学习者。比如,在学习《次北固山下》之初,教师必须明白小学阶段语文诗歌教学着重在朗读和背诵。学生只需要在反复诵读的情况下,理解背诵全诗。到了初中,教师还要对诗歌的写作技法和律诗相关知识进行介绍。
教师设计的问题对于学生进入文本相当重要。笔者在教授《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时,先让学生画出“王湾”所处的位置,然后提出的疑问是“是什么引起了他的思乡之情”。这个问题几乎难倒了所有同学,学生纷纷说“客路”“大雁”“潮水”等,但最后学生还是越想越明白,“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所蕴含的“时光飞逝”是游子常年漂泊后的思乡之情的诱导。从课堂中,教师要擅长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看到学生思维渐进的程度,从而进一步打开学生的语文视野和能力范围。
对于写作,教师教学的策略唯有如欧阳修所说,“别无它法,唯有多读多作文,文法自精进”。现实教学中,写作是一门运用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的技术活。间接和直接经验是作文的基础,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一课一得”的写作技法指导也是很有必要的。许多学生看上去没有写作兴趣,甚至讨厌写作,但这只是表象。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愿望,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表达个性和对生活看法的欲望更强。他们只是缺少一个相对自由的平台。笔者要求学生每周撰写一篇五百字左右的随笔,很显然,有些人会不情愿写作。但如果教师能发现学生随笔中的精华,并进行随笔分享时,学生就会感受到表达的意义。因此,学生视写作为任务的原因不在于写不出,而是写出了自己所想,却无处分享,成为抽屉作文,这是他们所不情愿的。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每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随笔分享”,学生可以自荐,亦可推荐他人佳作。就目前看,随笔分享活动课,颇受学生喜爱。在分享之时,教师应及时指导写作技法。
四、力求让语言和活动成为语文课堂的精髓
传统的语文教学显然是负累过多,没有完全贴近学生的真实心灵。汉语难学,世人皆知。学生从小开始学习母语,背负了很多东西。作为语文教师,确实应当想一想减负的举措。在教改前期,初中语文课堂特别注重理解与感悟,透过文本感知语言及情感的魅力。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精髓在于语言和活动,教育教学要减负,就应该把烦琐的机械练习和重复累赘的情感领悟放置到语言的锤炼和活动的组织中去,让学生能真正地感受语言的魅力和语文的鲜活趣味。
毕竟,语文之首要應该在语言,抓住关键词、句,就能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关注语言品析,关注不同作者的不同表达,关注语文的真实内在。减负,不应该是减掉必要的东西,也就是说不是简单地减去教学的内容,而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能学会分析语言的方法,养成关注语言内容、透析语言悟情感的能力。作为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可以发现,所有的文字都是在生活实践之后写下的至深印象。换句话说,也只有活动实践,才能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作。所以,语文课堂的活动开展是至关重要的。只要学生的思维动了起来,兴趣来了,学习就不再是负担了,就可以达到减负的最佳效果,因为一个人愿意去做的时候,就不会不堪重负了。
语文课堂的减负并非减去必要的课堂环节,而是要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学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举一反三的语文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做到心动、行动,每一堂语文课就在语言的品析和活动的开展中愉快而高效地度过。
毋庸置疑,在新教材的运用过程中,教师会碰到许多问题。比如,阅读的细化如何落实,“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的执教方法如何区分,学生的自主作业如何操作,诸如此类,亟待解决。不过,伴随着新教材的实施,配套的作业本、考试形式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浙江省教育厅所编撰的《作业本》就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课的作业分为课前板块、课堂活动以及拓展阅读板块,涉及一些语文知识时,采用“知识窗”的方式展示理论知识。在考试机制方面,增设了持续的“阅读竞赛”“语文朗读大赛”“中学生作文大赛”等活动。
教材不是圭臬,却是教学的依据;学生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拥有思维的个体;语文不仅是语言工具,更是人文素养的载体。人教版新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在内容上做了一些减法,在形式上做了一些有序的梳理,在理念上做到了紧跟时代,实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高度统一。教师应尊重教材,尊重学生,尊重母语,以更为高效的教学,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3]朱光潜.谈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初中语文课文分析集(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