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霞
【摘要】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师们习惯用教参上的内容来引导学生,甚至为了应试单纯去记忆这些内容,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倡导多元解读的理念,让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本,打破惯常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全面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的个性和才华得以体现,让语文课堂彰显魅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解读;多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本就应该是见仁见智的,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束缚读者的思想,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今天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领路人,引领着学生深入文本,对文本进行自由灵活、大胆深入的多元解读,让他们领略到文学的风采和魅力,爱上语文;让他们的思想闪耀光辉,从中获得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人生的启迪。
一、抓重点,对话文本
不同于过去代替学生阅读、思考的教学模式,不同于过去的孤立分析或割裂探究,多元化解读的基础就是对文本的重视。文本是教学的起点,是学习的载体,只有立足文本,尊重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才能有效解读文本。而课文的重点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重点段的词句往往能够牵动全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综合语文素养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语段都值得揣摩和推敲,引发学生的多元解读。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诵读或默读重点语段,引导学生透过语言表层抓住其核心意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就此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教学《紫藤萝瀑布》一文的经典语段“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流动的瀑布”时,我让学生反复诵读后谈谈自己的理解,多数学生都给出了“应珍惜生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生活”的看法,却有一位学生这样说:“我觉得作者是告诉我们人生是有限的,而挫折是无穷的。”全班大多数同学都笑了,我也愣了一下,稍微思索下却觉得这话并没有错,而且还有些禅的味道。让学生细细思考,再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有学生说:“人生的确有许多挫折,我们永远也不知道前方会有什么挫折在等着我们,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就一定能战胜它们,风雨过后定会迎来彩虹!”铿锵有力的话语赢得了满堂喝彩。
在教学中,我坚持让学生以“解读者”的姿态走进文本,多角度、多方位地体验、感悟文本,并巧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阅读批判等手段,不断地拓展思考的维度,不断地去“冲击”传统的认知,并最终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
二、抓细节,透视人物
读书要有钻研的精神,要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探寻文本中的每一处细节,并从中透视人物的心理,借此分析人物的性格并推究情节的发展,为深入剖析做好准备。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每一个学生对于细节的把握不尽相同,这正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抓住细节,有的学生看到了细节与人物性格之间的关联,有的看到了细节与主题之间的关系,还有的对文本中的细节产生共鸣,触发了自己的情感链条……
在《背影》一课的教学中,我从“背影”这一细节描写切入,找到文章四处背影描写,其中车站送别为全文的重点。“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一个学生说:“这几句话一下子击中了我,让我想起我曾经也这样想自己的父亲,现在想起来,我好后悔。”我顺势让他带着这样的理解有感情地把这段话朗读了一下,学生一下就感受到了作者的自责、后悔等复杂的感情,这样的细节太有穿透力了。一个学生找到了“穿过、爬上、攀着、缩、微倾”等词语,认为十分精确传神,身材臃肿的父亲吃力地爬过月台给远行的儿子买橘子,背后是不容置疑的父爱。一个学生找到“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这正符合男孩子的心理,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但却写出了儿子对父亲的爱。一篇《背影》,处处生情。
看似不起眼的小环节、小事件、小表情等,正是作者独具匠心的体现,让文本的发展合情合理。让学生以透视的眼光来看待文本中的细节,管中窥豹,追溯缘起,正所谓“细节处见精神”,以此发现作者的情感倾向,收获意外惊喜。
三、抓空白,再现场景
读出文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也是学生阅读的兴趣点。在语文课堂上,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了常规的诵读、分析、探究、辩论外,我还会鼓励学生用写一写、演一演的方式來填补文本的空白之处,再现当时的场景。这种演绎本身就是一种再创作,是学生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做出的合理推想和设计,凝聚着学生的智慧和情感体验,体现着学生对于文本个性化的理解。
在《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对于“船上与于勒重逢”这一片段非常感兴趣,我让他们自己来设计剧本,演一演这个片段。第三小组的设计如下:“我”、菲利普夫妇、姐姐和姐夫(刚定亲)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度假,谁想到却遇到沦为穷水手的于勒,在确定事实后,一家人灰心失望,逃离现场。这个小组的学生在表演中,特别对菲利普夫妇的担惊受怕做出了补充表演——刚定的亲,可不能泡汤啊……
研读空白点,再现当时的场景,完成对文本内涵的解读。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能展现自我的风采,丰富想象力,也能提高各个小组的凝聚力,合力完成对文本的填补和完形。
四、抓主题,创新解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在个体社会经历和阅读经验的基础上对文本产生新的理解,从而赋予文本以新的含义。一篇文章要想引发学生的共鸣,一定是有生命力和张力的。我鼓励学生从历史、文化、心理、社会等多个角度对文本主题进行解读,一文多解。
在《给我的孩子们》一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一起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孩子们的爱和对童心的赞美,以及对孩子们终会失去童真而感到悲哀的感情。我启发学生不要停住脚步,从作者写作本文并发表本文的目的方面再进行探究。经过讨论,学生很快举手:“作者希望读到他这篇文章的成年人能够理解童心,呵护童心,不要用粗暴的言行去扼杀孩子的童心。”如果说这个答案与我的预设一致的话,马上就有学生给了我一个惊喜:“我觉得编我们这册语文书的人肯定还有一个用意:希望老师们都能对学生宽容一点,让我们保留一点童真。”学生们都笑了,我也笑了,思维的火花在这里绚烂绽放……
只要善于挖掘,语文课堂上遍地都是“新”。学生对主题的多元解读,做到了化平常为新奇,或者从正面突破,或者从反面思考,或者进行比较鉴赏,以全新的视角进行动态解读,将多元解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多元解读并不是让学生漫无边际地发挥,它必须有一定的规范,有一定的解读范围和价值取向的限制,做到“多元有界”。比如《愚公移山》中的愚公不聪明,搬家会比较省事,又如《背影》里的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看法,我们就不能予以肯定,而应结合历史背景和具体语境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
总之,恰如骏马驰骋草原,雄鹰翱翔天际,在文学的殿堂中,教师要将学生的兴趣和激情调动出来,让他们与文本亲密接触,让他们在课堂上大显身手,让他们深切体会到语文课堂的永恒魅力,加深阅读体验,丰富阅读感受,从而做到敢于思考、敢于表达,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邹建达.多元解读有效策略探索与反思[J].语文教学通讯,2017(5).
[2]陈强.课堂引导与多元解读文本[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36).
[3]张静.初中阶段名著阅读教学的多元解读与探索[J].课外语文,2016(18).
[4]钟武伟.充分发挥教师在多元解读中的指导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4).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