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雾空蒙月转廊——浅谈“模糊语言”与语文媒体教学

2017-07-25 21:40王小兵
课外语文·下 2017年6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

王小兵

【摘要】语文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不能忽略模糊语言美学价值,要学会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模糊语言”,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动脑求得清楚,而不是听老师讲清楚,从而让学生充分锻炼和展示自己的能力,领会祖国语言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模糊语言;多媒体;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在一些条件好的学校听了不少公开课,很多教师利用计算机媒体,将无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要表现的内容变成有声、有色、有动感的画面图式,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引起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审美共振,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这样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图画,感受美的形象,从而感受体验语言文字的意蕴美,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表现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

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青年教师为原来“一嘴、一书、一粉笔”的语文教学模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们在为这些青年教师的探索创新精神叫好的同时,也有深深的忧虑:万事万物皆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

一、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忽略了模糊语言的模糊性

语文教学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它有模糊语言和精确语言之分,语文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学习母语,领会祖国语言丰富的内涵,进而掌握运用它。如果将语言符号转化为画面图像,往往会忽略模糊语言的模糊特性,以老师一人之见制成画面,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即使可以让学生理解画面,也比不上语言符号可以提供想象的空间,更何况画面不是第一手材料,模糊语言的模糊性难有唯一答案。在文学审美过程中,由于人们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的不同,往往“一千个读者心目中便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一个读者,反复品味揣摩语言文字,心中的形象也会有所变化。这正是模糊语言的模糊性和富有魅力的体现。多媒体提供的图像画面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我们尽可以利用它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绝不能用屏幕、画面这种虚拟的想象代替文字的意境。模糊语言文字的想象远远大于屏幕,模糊语言文字在每个个体的大脑中所“撑起”的形象,是模糊语言文字之外的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二)忽略了模糊语言的美学特征

1.朦胧

模糊并不是绝对坏的,它不仅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而且有时还是语言美的标志之一,是艺术语言的特征之一。那么模糊语言的美学特征是什么?在准确和模糊这一对矛盾中,我们还应当看到下面几点:第一,绝对的准确是没有的。第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本身是相对的。这就是说,准确和模糊的关系是辩证的。我们说其模糊是从语言的表述角度说的,即表述的事物没有明确界线,是模糊不清的;我们说其清晰,是从语言角度说的,是表情达意的一种最佳选择。而这“模糊”“清晰”又都集结于模糊语言之中。因此,我们可以说,模糊语言是“模糊”“清晰”的对立统一体。从美学观点来说,这模糊语言就好比是月色中的崇山峻岭。我们说这景色是模糊的,但那高峰低岭却又能看得出来;说是清晰的,但山上的一草一木却又难以历历可数。一般辞书解释“朦胧”一词说:“朦胧,月色不明,比喻模糊不清。”我们何不将其借来指代模糊语言的这种“模糊”“清晰”的对立统一呢?这种“模糊”“清晰”的对立统一就是一种朦胧美。想想目前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和“真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知识只能机械模仿、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课后,又陷入大量重复的作业、测试训练中,学习成了无法解脱的苦役。这种朦胧美在语文教学中却能给予学生一点感悟的自由空间,其意义是非同一般的。

2.含蓄

如果说语言的清晰明快是一种美,那么模糊语言的含蓄也同样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事后,我感到一点不舒服,就是你们虽然寄信寄书给我,不是没有原因的。那就因为我的某几个‘战友曾指我是什么什么的缘故。”(鲁迅《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文中的“什么什么”指“托派”,鲁迅先生故用模糊语言,则显得含蓄幽默,表达了作者愤慨之情,增强了杂文的战斗力。又如孙犁的《荷花淀》有这样一段夫妻夜话:

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女人说:“睡了。”“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初看這是一段闲话,细看闲话不闲,而是泄露出了人物心灵的无限“春光”。

(三)忽略了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语文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言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 “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点是对语文教学进行切割组合,形成新的知识块,突出重点、难点,增加课堂容量,加大信息传播密度,而语文教学的目的并非是单纯的信息传播,其第一位的任务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语文能力的训练。许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的只是现成的答案,缺乏对过程细致入微的展示。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包含的诗意丰富、博大,只可意会,是很难用声音和画面来再现的。所以,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古人强调通过“诵读”,读出“情”,悟出“理”,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从而深刻地体会文章的文意、文思、文气,培养“语感”。

二、如何发挥媒体教学的优势

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避开它的弊端,把握好模糊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要求教师少讲、精讲,留点“模糊语言”给学生自己琢磨,让他们自己发现“模糊语言”的美

模糊语言要求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精讲,但不等于少讲。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寻求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要教师“少教”,首先要求教师要少讲、精讲。只有教师少讲,学生才会有思考领悟的余地,只有教师精讲,学生才会有顿开茅塞、豁然开朗的求知快感。而对于精讲,总又把它错误地理解成讲细、讲碎。面面都提,处处分析,岂是不精?本可三课时讲完的课,讲五课时六课时还觉余意未尽,总觉得这一点如果不给学生讲出来,心里就不踏实,像欠了别人的债,这种“精讲”,实际上是把一篇生动的文章讲了个七零八落,把文章当成了汉语知识的大拼盘和大杂烩,看似细致入微,实则处处触及皮毛,教师自我陶醉矣,学生稀里糊涂也。“无疑处设其有疑”,巧妙制造模糊,可以形成最佳的课堂气氛,而一味地串讲、泛讲、细讲、碎讲,是永远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的。

实际上,无论哪位语文大家,哪种教学模式,都强调教师少讲精讲。魏书生一般只用两个月便授完整册教材,其余时间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宁鸿彬把每周六节语文课改为五节,实行不预习、不留作业、不考试的办法,两年完成初中三年教学内容,学生会考成绩却名列北京各中学前茅。他们都是少讲精讲的典范。

(二)创设“模糊语言”要讲究技巧和艺术,让“模糊语言”体现其美学价值

我们实行“模糊策略”的目的,就是要点燃学生思维的导火线。每颗年轻的心灵里都储存着渴望的、好学的、求知的火药,教师就是要用有意创设的“模糊”这根导火索去点燃它、触及它、引爆它,使学生产生疑虑、困惑、不解,激起他们思想的波澜,调动学生去积极思考、探索、发现。因此,教师就必须精心备课,抓住肯綮,巧妙设置,使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施行“模糊语言教学”是为了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从而获得新知的手段。2.教师设置的“模 糊语言”要能促使学生受其感染,思维迅速进入静寂状态,在“模糊—深思—答辩—明朗”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内在潜力。3.对媒体教学中设置“模糊语言”的具体要求:第一,要有向心力,围绕教学重点。第二,要有梯度,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第三,要有清晰度,措辞恰当,简洁流畅,不产生误解。第四,要有新鲜感,能引起学生兴趣。

(三)要鼓励学生以自身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去感悟文章“模糊语言”的寓意,去突破教师设置的“语言模糊”

要努力认真探求,达到明朗的境况,要在教师有意设置的“模糊语言”中寻求魅力。正如叶老所说,对优美的文段要会展开加以赏析,需要翻查的,能够自觉动手翻查;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综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出它的疏漏之处,而这一切,都无须老师代言,全盘硬塞给学生,而是要引导他们自己动脑动手,培养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老师要想办法使学生于昏暗朦胧中悟见光明而豁然开朗,使学生在思维迷顿时心领神会而智力腾飞。

“香雾空蒙月转廊”,在语文的多媒体教学中,充分利用“模糊语言”的朦胧美、含蓄美,一定能引领学生進入一种纯美的意境中去。

参考文献

[1]陈时见.课程与教学理论和课程与教学改革[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1999.

[2]林健美.语文教学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形式[J].语文教学通讯,2001(5).

[3]于亚中,鱼浦江.中学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因多媒体而绽放光彩
巧用多媒体 让课堂练笔更加有效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