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淑萍
他肖虎,最喜欢画虎。从小,他就在动物园观察笼子里的虎。后来,条件好了,笼子改成狮虎山了,他仍然痴痴地看着那些跑动着的虎。
有一次,父亲带他到动物园,在一位熟识的驯养员的帮助下,真的抱了抱虎崽。虎崽还没有牙齿,但仍能听到“呼呼”的低吼声。他抱着它,就如抱着一个孩子,目不转睛地看着。
老虎毕竟不能近观,猫虎相像,于是,他养猫。他亲自给猫喂食,朝夕相处,亲密无间。
他还养过一只小鸟。那小鸟可乖巧啦,經常扑到他手上啄食。甚至,后来他有意要放飞它,小鸟就是不肯飞走。让他非常纠结的一件事是:猫对小鸟虎视眈眈;小鸟一见猫也躁动不安,在笼子里上蹿下跳。于是,他把鸟笼挂得更高些,把猫“支”得远一些,“协调”它们的关系。
后来,他成了一名画家。他的虎可称当地一绝。在他笔下,是姿态各异的虎:有在月下长啸的,有在林中互相戏耍的。有的下山觅食,凶猛无比。有的正在听经,表情温和沉静。而且,他很喜欢“野兽和美女”的组合,老虎的身边常常有女神,或在吹箫,或手持法器在对虎进行训诫。女神的面庞,酷似他的妻子。
“我是把动物当作人来画的。”他说。
一位行家,指着他的那幅《母子图》说:“他画的母子多传神啊。母虎和子虎目光相对,母虎的眼中流露出慈爱;而幼虎,又是如此稚气可爱。”也有人说,他画的老虎呀,都不怎么凶,是不是他自己宅心仁厚所致呢?
名声一响,就有不少人上门求画、买画。
一位熟人来买画。他把自己认为画得最好的一幅卖给熟人。那是一只听经的虎,好像得了禅意,格外驯良温顺。但是,熟人却不领情,说这张不好,另挑一张。此后,凡有熟人来买画,他让他们自己挑。一日,他悄悄指着离去的那位,笑着说:“他把我画得最差的那幅挑走了。”原来,熟人挑的是最硕大的一只虎。
一位领导也让下属到他这里买画,说是要威风凛凛的虎。他画了“猛虎下山”,饥饿的虎下山觅食时,是最凶猛的。可是,那边把画退回来了,说要上山的虎,不喜欢下山的虎。
时间悄悄地流逝,如今,他囊中丰厚,住豪宅,买名车,离婚后再娶的妻子,比他小二十多岁,美艳、骄矜。他已经摸熟了人们的心性。他笔下的虎,都硕大,眼睛中带着凛然杀气,且常常以仰天长啸的姿势出现。流水线般的作业,换来的是盆满钵盈。家里养的那些猫,他一天天看它们不顺眼。甚至.有一次,他在逗鸟时,一只猫在旁扑腾,他狠狠地踢了它一脚,让保姆赶到一边去。
再后来,提出要“上山”之虎的那位领导,被判了刑。出庭的那一天,那位领导满头白发,苍老猥琐,哪有当年的半点儿威风。
他的老虎画渐渐卖不出去了。一天,他看到猫,想:“我何不画猫?本来,我画虎时,就是以它们为原型的。”于是,提起笔,想画。这时,那只猫却溜了,那神态似乎在说:我早已看穿了你。
选自《三门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