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成
最近和不少创业项目和正在经营中的企业接触,大家普遍的烦恼就是如何才能跨过增长的拐点。我们知道,很多创业项目尤其是互联网创业项目,通常前期都会有一个漫长的考验期(今天很残酷),一旦越过增长拐点之后,无论业务规模还是组织能力就会进入指数增长的轨道(后天很美好),但大多数项目和企业都死在了拐点上(明天更残酷)。这里,根据我自己的观察和理解,粗略梳理归纳跨过增长拐点的7种正确姿势。
1. 被充分激发的团队
无论什么时候,一支被充分激发的团队永远是取得胜利的最大保障。如何凝聚共识,找回初心,将团队的激情重新点燃并引向未来是创始人必须解决的问题,频繁的战略研讨会、充分的信息共享、找回初心的系列活动等是激发团队士气的好手段。
2. 可验证的市场行走路径
很多项目都会给出无限诱人的市场分析,规模巨大、增长迅猛,云云,但一落到具体的市场框架里面就会发现走不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太大,原因在于大多数项目根本没有摸清“市场行走路径”,大海永远都在,如何航行却不是每个人都懂的事情,想要实现指数增长,就必须率先将市场行走路径验证清楚,手握航海图。
3. 可迅速引爆的场景
即便把市场行走路径验证过了,也不能保证走向指数增长之路,当中还需要一个可引爆的具体场景,那些蔓延各处的产品和服务一开始都是从具体场景里走出来的,只要把一个场景引爆,就具备了“升维”和“变道”的前提,增长会随之而来,而场景在一开始往往反其道而行之,通常遵循“收窄”和“垂直”原则。
4. 可动用的社会资本
虽然创业没有钱是不行的,但无形的资源更加重要,尤其是“社会资本”,但积攒社会资本不是请客吃饭,更不是加微say hi,而是一种社会认同过程,是价值观共鸣,而不是有多少微信好友、认识谁谁谁。
5. 可任性的才华
这一点非常重要,每个项目的背后都有一个灵魂,而每个灵魂的背后都是某个人或某个团队才华的升华,问题是,我看到過很多极具才华的创业者,但很可惜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才华何在,更不知道怎样把这种才华释放到项目中去,还谈何任性?
6. 可接受的失败程度
很多没法迎来增长的项目,并非没有增长的潜力和实现增长的条件,而是团队可接受的失败程度太低,往往因为一件不够顺利的战术而改变整个战略布局。今天这样,明天又那样,战略上飘忽不定,战术再完美都没用,要像重视“可实现的成功程度”那样来重视“可接受的失败程度”,这与战略坚定性有关。
7. 可以被撑到多大的肚皮
通常线性思维不适合指数增长的业务,很多人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惯于采用线性思维,他看不到直线轨迹之外的事物,当然也就捕捉不到多维空间里的机会,这反射出思维空间、格局和野心的局限性,格局的狭隘致使很多人会因为直线之外的不喜欢之事而同时拒绝了可能包含的巨大的机遇,就像统计学里面的“弃真谬误”,即:错误地拒绝了原本正确的假设。
结论:人应当只为美好而崇高的目标奋斗,其他一切小事则由命运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