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一手抓羊,一手写诗的农民企业家

2017-07-25 09:18刘诗吟
甘肃农业 2017年12期
关键词:榆中县牧歌故土

■本刊记者 刘诗吟 文/图

李国:一手抓羊,一手写诗的农民企业家

■本刊记者 刘诗吟 文/图

田园牧歌

2015年,李国创建成立榆中县唯一的一个文学社——兰州故土文学社,创办了纯文学季刊《故土》,为榆中的文化事业发展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初夏阵雨绵绵,淅沥沥地下个不停,清晨的空气格外冷凉。当记者抵达榆中县时,阵雨已经有了停歇的迹象。雨后的空气里还散发着青草的香气,清新纯粹,让人感到舒服。下了班车后,我们撑着伞向目的地走去。

寻找李国,我们费了些许周折,先是联系到了他相识的朋友,辗转几次才真正见到了他。见到李国时,我们都有些惊讶,说实在的,他就是地地道道农民的形象,与我们之前想象的“农民企业家”,抑或是“农民诗人”都有些差距,身着简单的藏蓝色夹克和休闲裤,笑容很含蓄,还带着些紧张。

当我们说明来意后,他也放松了不少,像朋友一样聊了起来。

诗和远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李国说,“这句话真是说出了我的心声。”李国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透着些不甘心,他曾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乡村文学大家,却阴差阳错地成为了一个合作社经营者。

“其实一开始,我对文学也没有特别感兴趣,我们上学那会儿条件不好,我们那个村子叫咸水岔村,这‘咸’就是有些苦涩的意思,那会儿大家都没钱,念书都困难,更别说其他的娱乐活动了。”李国边说,边抽着烟,一口接一口地,思绪似乎回到了过去,“但是上学的时候,我最爱看书,什么书都看,买不起就向老师借,画本、小人书、还有什么杂志小说,常常看得茶饭不思,看得多了,渐渐就对文学有着深厚的热爱和独特的敏感度。上了高中以后,身边的同学都为写不出作文而抓耳挠腮,而我每次写的都是全年级最好的。一方面是真正热爱上了文学,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鼓舞,每次写完文章或者诗歌,都很有满足感。”

说到这些,他总是滔滔不绝,眼睛里有着无法掩饰的热爱。

但是对于这件事情,他终究是没有坚持下来,甚至在高中还没念完的时候,就辍学外出打工了。

“这也没办法,家庭太困难了,我们家姊妹多,而读书本来就需要花很多钱,我那时候想着不能让父母这么辛苦,也是时候为家里人承担些经济压力,于是就辍学了。”李国遗憾地说,“其实现在挺后悔的,当初没有坚持把书念完,无论你以后要干啥,还是得读书,这样才能有出息。说出来挺不好意思的,我今年都49岁了,还经常梦见自己在上学。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我条件好些了,村里有想读书却没钱的娃,我都得给他们资助点儿,鼓励他们好好把书读完,也是圆了我自己的梦想。”

说完这些,李国猛抽了一口烟,沉默着不说话。他更像是我们身边许多农民的缩影,他也曾年少热血,也曾满怀梦想憧憬,但是却意外地被命运赋予了其他意义。

走出校园后,李国种过地,后来又离开家里,跟师傅到工地学搞建筑,他一直很聪明,懂得学以致用,所以上手很快,没多久就能够独当一面了。

“那时候都说我们搞建筑的比种地挣得多,但是我们付出的劳动也多啊,即便是不忙的时候,一天的工作时间也有十个小时了,就一直在干活,晚上休息躺在床上不用一分钟就睡着了,太辛苦了。”想起在建筑工地的日子,李国不禁说道,“后来渐渐习惯了这种工作方式,也能忙里偷闲了。那时候工地上的工友休息的时候都凑到一块儿喝酒打牌,我不喜欢,我就还是喜欢看书,一遍一遍地看,看完了还写一些自己的想法,抽空就写诗,写诗比较省时间,日积月累,就写了许多诗歌。”

说起诗歌,他兴致勃勃地对我们说,“其实刚辍学的那几年,我还参加了省市文学函授辅导班的学习,写了许多贴近乡土、生活气息浓郁的新诗,通过朋友的帮忙,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叫《土语呢喃》。后来由于我工程做的好,找我的人越来越多了,疲于生计,于是辍笔。”

李国的文学梦,再一次受到了阻碍。

“但是那时我心里依旧没有放弃,我始终相信终有一天能到达‘诗和远方’。”李国坚定地说。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

“做养殖这件事情也是偶然决定的,建筑做久了,觉得这样的工作越来越枯燥,而且很伤身体,所幸这些年还攒了一些钱,于是我准备回家乡发展。”李国说到他的合作社——榆中田园牧歌养殖专业合作社,他对我们说,“大概是2007年的时候吧,我在家里看电视,无意中看见中央台的一个农业节目,里面讲的是一个农村小伙通过养蜂发家致富的故事。我一想,我也是农村娃啊,我最终也还是要回归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这几年政策这么好,我也可以通过农业发家致富。”

辗转几年,李国回到家乡后,发现养殖业发展前景良好,于是到处咨询,参加培训学习,筹划具体事宜,成立了“榆中田园牧歌养殖专业合作社”。

开始创业的时候,李国也受到了不少的阻碍。

“一开始我想养猪,因为渝中在养猪这一块比较薄弱,养猪的少,价格也高,但其实猪的繁育是很快的,所以我想,这一块应该是很有市场的。于是我就把这些年攒下的钱都拿出来,建猪场,请农民朋友帮我养猪,以‘公司+农户’的形式经营,但是我们这边还是比较落后,许多农民接受不了太先进的技术,所以说最开始,我们是赔钱的。”

李国深知自己的技术还不够,管理经验也不足,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各方资讯和学习,尽快补足了自己在专业上、技术上的不足,继续发力,转而投资羊场。

榆中田园牧歌养殖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田园牧歌”)成立于2013年7月,是由本村103户贫困户和养殖户参与参加的一个集体扶贫组织,采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集中管理、分散受益为管理模式,以帮扶贫困户学习新技术、扩大养殖面、改变养殖方式、加快脱贫步伐为服务目的。全村已有103户加入了合作社,带动97户农户在家门口分散养殖。田园牧歌养殖基地截至2013年底已投资232.1万元,其中群众自筹资金85.6万元,扶贫办扶贫资金36.5万元,甘草信合帮扶贷款110万元。2014年继续投资进行设施完善和养殖数量增加。

关于田园牧歌,李国是这样说的:“刚开始的时候啊,真的是困难,那时候村里的人还没有这种集体养殖的意识,但是我一个人能干成啥事儿啊,还是得靠乡亲们的支持。现在的田园牧歌基础设施越来越健全了,乡亲们的收入也越来越可观了,我也很开心,田园牧歌就像我的孩子一样,现在它不仅成长了,还能帮助别人,我真的很高兴。”李国由衷的笑了。

现在的李国可是一个养殖专家呢,而饲料是在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得让自己养的羊、猪、牛吃得好,但是饲料成本又不能过高,而在这点上,李国显然已经有了更好的解决办法。

“这个饲料问题是个大问题,我们得保证饲料质量好,要不然它们不吃,就算吃了也容易生病,”我们来到李国的养殖场,他边指着猪圈里的吃饲料的猪,边耐心为我们解答,“你看,我后来研究了玉米秸秆青储技术,既能解决玉米秸秆浪费的问题,又能把饲料问题解决了,储存的时间长,它们也爱吃,现在越长越壮,也能卖个好价钱。”

田园牧歌现在建有总共贮存容量达3100立方米的青贮池和使用面积500平方米的饲料加工储藏车间,可收购青贮全村每年2000~3000亩的玉米秸秆,收购加工全村所有干玉米秸秆、麦草、谷草和苜蓿等饲草,加工利用大部分本村玉米、豌豆等饲用粮食作物,使村民种植的产物得到就地消化,一方面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处理了近年在农村到处乱堆乱烧的以玉米秸秆为主的各种种植脚料,为治理环境起到一定成效。

随后,李国带领我们参观了田园牧歌,我们对于它的具体情况,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田园牧歌养殖基地场区占地面积40亩,包括16栋总面积为8160平方米的羊舍;2座1250立方米和1座600立方米的青贮池,青贮池容量共计可达3100立方米,饲料加工车间500平方米,大型铡草机2台套,20吨地磅1台,配套的精饲料和干草饲料加工设备4台套,水电设施齐全,消毒设施完善。养殖基地可同期圈养3500只大小羊只,年出栏5000只肉羊。目前,存栏小尾寒羊1500多只。

说话间,我们见到了一位与李国关系较好的农民朋友刘善忠,知道我们是记者后,他激动地竖起大拇指,对我们说:“李国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刘善忠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家坐坐,当我们路过他的养猪棚,看见他的妻子正在给猪喂食,我们惊叹说:“这猪长得可真好。”

刘善忠听了更加得意,骄傲地说:“我们家现在一共有110多头猪,都是我和我媳妇两个人照顾,这些年赚了不少钱。说起这个,还真得谢谢李国。过去我也是在建筑工地干活的,跟李国认识大概有十几年了吧,后来李国回家创业,我们也好久没有联系了。”刘善忠的思绪像是回到了过去。

“直到2013年的时候,我在工地干活,不小心把腿摔了,现在腿都不敢吃劲儿,工地的活是干不了了,于是我回到家里。我和媳妇每天都愁云满目的,没了工作,我们咋生活,咋养娃娃,后来李国知道了我的事情,”他用手指指李国,“他可真够意思,他知道我干不了活,就建议我和他一起搞养殖,什么事情他都帮我准备好,我只要专心养猪就行了。这两年赚了不少钱,娃娃都上外面念大学了。”

李国听了有些不好意思,哈哈大笑着说:“你啊,你就是操心的很,现在生活好了吧,脸色都比前些年好多了。”

后来,李国对我们说:“田园牧歌成立以来,本着帮扶贫困户靠养殖致富为目的,以增加本村农民经济收入为起点,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社会各阶层的大力支持以及全体社员的悉心呵护下,专业合作社正在茁壮成长。”他骄傲地说:“农村可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我们完全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尽情地创造财富,我们富起来的同时,也能带动身边的老百姓发家致富,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文学之路走不通,李国并没有气馁,而是换了一条路走,从农村出来,再回归农村,凭借自己的才能,养活家人,帮助乡里,他与我们见过的许多农村朋友一样,为我省的三农问题担起了自己的一份责任。

榆中风光

故土情结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李国用了半辈子的时间,完成了从农民诗人到农民企业家的转变,这里面的艰辛苦楚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们问他,这文学你还搞不搞了?

他神情坚定地说,“搞,必须得搞。”

“他小时候特别聪明,爱看书,爱学习,把一切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了。村里人还不知道电脑是啥的时候,他就已经能在互联网上办公学习了,可以说是我们村互联网办公的第一人。”李国的哥哥李全这样说道。“别人赚了钱都喝好酒,抽好烟,他没这么做过。他一有钱就学习,往书店钻,上培训班,前几年还组织县里的文学爱好者办了期刊,投了不少钱。”

李国对我们说:“我爱文学,这是一直没有改变的,我也爱的我养殖业,我的合作社,以及我身边的乡亲们。我一直坚信,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贵在专,贵在坚持,无论是经营我的养殖场,还是我的文学梦,我都会一直坚持下去。”

说起李国投资创办的期刊——《故土》,榆中县文化馆的梁卫忠说:“之前我们一直想要办个文学期刊,但是实在没有钱,后来李国听说了这个事情之后,主动找到我们,给我们投资办刊物,不为了别的,就是送给大家传阅,把咱们榆中县好的文化留下来。办期刊太贵了,一期得花几万块钱。说实在的,要不是李国,我们这个事儿到现在还办不成呢。”

说到《故土》,李国说:“可以说,我对《故土》的概念与他们的不谋而合,实际上榆中县有许多出名的作家,也有着许多对文学感兴趣的人。乡亲们的生活好了,文化素养也得提上来,所有就有了《故土》,它的意义非常大,它是榆中人的精神家园、榆中对外交流的名片。我热爱文学,现在我条件好了,也想为榆中县的文学发展发挥自己的力量。”

梁卫忠说:“《故土》是季刊,一年出4期,一期要印2000册,我们都是义务劳动的,周末不上班的时候就凑到一起加班,写稿,选稿,编稿,我们没有办公室,就在附近租个最便宜的旅馆讨论,一待就是一天,过去的一年里,基本没有休息的时候,虽然现在《故土》还没有刊号,没有被官方认可,但这也是我们的一片心血,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渝中文化打出名气。”

“《故土》的创办可以说是圆了我的文学梦,自它创办以来,赢得了县内外广泛赞誉和好评,填补了榆中无纯文学刊物的空白,改变了我县近十年来文学社团活动疲软乏力的现状,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搭建起了一个展示交流的良好平台,充分展示了榆中文学创作实力。”李国深情地说,“我爱我的家乡,这是生我养我的故土,可以说我是个有着故土情结的人,我希望能够用文化打造产业,产业富强榆中。所以无论是文学,还是产业,我都会不懈地坚持下去,不仅是为了我自己,也是为了我的故土,希望它能发展的越来越好。”

李国一手抓羊,一手写诗,无论是发展产业,还是助力文学,他始终满腔热血,坚持不懈,继续走在富强渝中的路上,他说:“搞什么都需要坚持,无论是养殖,还是文学,我都会永葆热情地坚持下去,我相信走在这条路上的不只我一个,我的家乡,我来参与建设,对此,我义不容辞。”

(编辑:刘诗吟)

猜你喜欢
榆中县牧歌故土
田园牧歌难不难?
永远的牧歌
高林村的绿色牧歌
故土情
榆中县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榆中县精准扶贫过程中农民参与度调查研究
田园牧歌
人间故土
踏遍千山万水 依旧寄情故土
扎根故土 带头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