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阅读课程虚拟学习社区教学设计研究*

2017-07-25 08:18吴君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7年14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外语学习者

吴君

(安徽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安徽 合肥 230601)

大学英语阅读课程虚拟学习社区教学设计研究*

吴君

(安徽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安徽 合肥 230601)

虚拟学习社区作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以社会建构主义为指导,把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为外语学习者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条件。本文分析了将虚拟学习社区与大学英语阅读课程结合的必要性,并对大学英语阅读课程虚拟学习社区学习活动进行教学设计研究。

虚拟学习社区;大学英语阅读;信息技术;社会建构主义

一、研究背景

利用网络交流平台或其他网络通信软件(如微信、微博、QQ等)进行互动学习所形成的网络学习环境被视作虚拟学习社区(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以下简称为VLC)[1]。在此环境中,教师和学习者使用相互理解的语言进行知识建构、经验分享、信息交互和情感的沟通,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2][3]。以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VLC学习活动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帮助学习者在交流过程中建构个体知识、发展小组协作能力以及高阶思维能力[4]。

2007年教育部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在微学习(micro-learning)和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逐渐成为主流学习方式的今天,VLC倡导的学习方式无疑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虽然VLC并非专为外语教育和教学设计而生,但从它的理论依据、倡导的学习方式、知识建构方式来看,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向相契合。下面本文将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介绍VLC及其优势特点,分析理论背景,同时结合外语教学理论以及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VLC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应用效果。

二、理论基础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大学英语阅读课程VLC学习活动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社会建构主义在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之外,还关注社会交互、语言和文化等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注重个体的意义构建对学习的重要意义,这对互联网环境下的语言学习提供有力支持。

社会建构主义不仅为面对面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样也支持网络学习环境下的英语教学。社会建构主义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而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和知识的建构主体;教学活动和教学环境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教学设计原则可以概括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5]。另一方面,受到维果斯基等人的影响,许多教育者看到了社会建构主义的价值,不仅强调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的主体性、主动性,同时强调社会交互、语言和文化对学习的影响。基于此,吴咏荷、里夫斯提出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仅为课堂教学环境,也为设计更为有效的网络学习环境提供了理论基础[6]。VLC允许学生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等多种形式的交互,交流信息,协商讨论,独立或合作完成作业;支持教师利用多种交互软件,在线或离线为学生提供指导、建议和反馈。这种高交互性的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之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摆脱对教师的过度依赖,积极与他人合作,整合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三、VLC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课程的必要性及其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主要纳入高校正式的课堂教学,由教师课堂讲授,时间短任务重,教学效果一直不甚突出。因而外语教育者不断尝试把大学英语教学从课堂延伸至课外,为学习者提供更多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的机会,增加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比如90年代兴起的第二课堂建设以及21世纪初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建设,皆是出于此目的。如今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无线网络的广泛覆盖以及网络通讯软件持续发展,使建立及使用VLC进行语言学习比以往更为便捷。VLC的创建拓展了语言学习的时空范围,学习者通过探索使用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获取大量必要的语言输入[7];教师、学生和学习资源、学习内容之间的多向交互则使语言输出的机会增多,有力促进英语学习,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时间、教学手段、教学资源、交互性等不足之处进行必要的补充。

1.相关研究

就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而言,利用通讯软件构建的虚拟教学环境可以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改进传统教学手段、支持全面教学评估[8]。例如,腾讯公司开发的微信支持一对一、一对多等多种形式互动,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的信息交互,操作简便且交互性强,是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已有实证调查证实,利用微信平台进行英语听说教学能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赋予学习者更多的话语权,激发他们的英语听说训练的兴趣和参与热情[9][10][11]。

也有研究特别关注了VLC中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及高阶知识的发展,为VLC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作用做了有益的探索[12]。甘永成、陶舟[7]指出VLC中存在着分布式认知、分布式智能,每个学习者都具备独有的知识和智慧,通过资源经验的分享,学习者之间相互分享知识,在彼此互动、互助下,既成为知识的传授者,也成为知识的受益者,经历一个动态循环的知识建构过程以及认知能力增长的过程。VLC具有丰富的资源共享,丰富的交互体验,恰好为大学英语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因为语言能力最终体现在大脑的语言官能(faculty of language),因此学习者需要通过一定时期的学习与操练,将显性的语言知识内化为大脑中的隐性知识[13]。换言之,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更多的是理解、领悟、分类、存储,最终内化语言知识并获取语言能力。把VLC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语言知识可以得到频繁的使用、反复出现,学习者面对丰富的语言输入,经过筛选、综合、内化的过程向语言学习的高级阶段上升,亦同时逐渐成为具有高阶认知能力的学习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英语虚拟学习社区也为促进语言结构和认知能力发展有机结合提供了平台。

2.应用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至今,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有限的师资力量与日益增长的学生数量之间的矛盾、有限的课堂时间与多重教学目标之间的矛盾仍未得到妥善解决。表1对比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VLC,从中不难看出将VLC应用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可以为解决当前的矛盾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弥补现行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我国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仍以“精加工型”为主,无法发挥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4]。教师过于细致的讲解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学生对语言的整体感知,影响了外语学习的效果[13]。

表1 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与VLC比较

3.应用目的

将VLC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个:

(1)VLC将拓展外语学习的时空范围,实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无法提供学习者所需要的各种语言学习资料,教材中的内容是主要的语言输入来源;囿于教学时间,学习者语言输出的机会也极其有限。借助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和当下普及的移动终端,VLC可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机会,在教师的组织下,学习者依照个体学习需求,自主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展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大学英语阅读课程与VLC结合的另一个优势是教师的指导和任务发布、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和互动既可以同步进行也可异步进行,使外语学习走出课堂融入日常生活,突破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的要求,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弥补了外语课堂教学在教学资源、教学时间、教学手段等方面的不足。

(2)VLC为外语学习者创建非正式学习环境,强调外语学习的自主性和交互性

自21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以来,非正式学习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非正式学习指在正规学校教育或继续教育之外,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接受新知识的学习方式。[15]”有研究者指出,个体80%的知识实际上来源于日常生活、工作、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而非课堂正式学习[16]。VLC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条件,发掘微信、QQ等社交软件的学习功能,为学习者在课堂之外进行外语学习提供有力支持。VLC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淡化,语言学习的自主权交到学习者手中,他们自主决定学习的时间与地点,自主选择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方法,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需要自我调控自我监管,对学习者的自主性提出了一定要求。

(3)VLC不仅有利于促进外语学习,同时提升学习者个体高阶认知能力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把学习者看作被动的外语知识接受者,认为他们缺少某方面的语言知识,需要通过教学弥补缺陷,这种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无法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更谈不上关注、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认知发展理论揭示了语言能力的发展和认知能力密不可分。VLC创设的环境中,学习者面对语言输入时,其认知系统是极其活跃的,从主体已有的语言知识出发,在语料中寻找秩序或规则,创造性地理解其中的意义并内化。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增长正是通过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加工、处理、提取信息,通过同化和顺应等过程得以实现。个体知识的建构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既可以通过学习者与语言资料之间的交互实现,也可以通过学习者与社区其他成员之间的讨论、评判过程实现,因为语言的发展变化与各种环境因素或者语言因素对认知的刺激密切相关[17]。在VLC的成员交互中,学习者将已有的主观知识与他人知识、观点等相互作用,在经历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同时,也在重构自己的主体知识。因此学习者间通过相互协作、共享,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学习经验,学会如何学习,逐渐成长为具备高阶知识、自主探索能力的外语学习者。

四、大学英语阅读课程VLC教学设计

根据VLC的优势和特点,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以下本文将以大学英语阅读课程模块为例介绍VLC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和途径。图1是大学英语阅读课程VLC教学活动示意图。设计理念: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重视发挥外语学习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设计思路: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为学生提供大量语言资源,保证充盈的语言输入,提供机会让学生创造性的使用语言,构建语言输出的渠道;创建正式和非正式沟通交流的机会,促进多层次多向度交互的发生和学生高阶知识的发展。

大学英语VLC构建:首先选择恰当的网络交互工具构建虚拟学习社区的平台,比如微信、QQ、Email等,这些工具皆支持时空分离状态下的交互,支持文本信息和语音信息接发及存储,允许多模态资源的上传、分享和编辑等。在虚拟学习社区中,教师为核心管理者和组织者,负责学习任务的发布,学习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班级学生既是班级群成员,也是学习小组群成员,每个小组委任一位“学生管理员”,作为每个学习小组的领导者和协调员,负责协助教师开展学习活动,在社区交流严重偏离学习内容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图1 大学英语阅读课程VLC教学活动示意图

开设大学英语阅读课程的初衷是提高大学生阅读英语原文的能力。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部教学任务、达到学习目标,并且使学习过程细致而不枯燥,就成为大学英语教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根据大学英语阅读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特点,本研究设计了如表2所示的课堂教学和VLC交互内容与学习方式。

VLC和阅读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之外的时间,把部分教学活动交给学生课下进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在开始新的学习单元之前,教师在VLC发布具体的教学目标、学习任务。教师可以把课文背景知识、作者信息、文章主题等任务提前布置给学生课前预习,把收集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上传到VLC全体共享。VLC便于教师组织后续学习,补充更多学习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其中蕴涵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教师提出思辨性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阅读、吸收、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既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在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也可以分配给学生个人独自完成。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口语展示、课堂讨论和辩论等活动,要求学生把输入的语言资料经过筛选、分类、存储后,组织有意义的语言输出。

在大学英语阅读课程VLC教学活动中,大量的语言输入与输出,弥补了精细加工型课堂教学的不足,不再是把语言肢解开来进行讲解,可以提高学生对外语的整体感知,改善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敏感度。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需要共享学习资源,发表观点,提出疑问,相互评判。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即是语言输入、语言输出及有意义学习发生的过程,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认知能力也得到锻炼与提高。

表2 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和VLC学习活动内容与学习方式设计

五、结语

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VLC的学习活动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通过互动与交流开展知识的传播和共享,在教师的支持下学习者完成个体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实现学习目标。因此这种学习更加的个性化,注重学习的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对学习者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VLC应用于我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在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时间、交互性等方面的不足,拓展了外语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建立渠道促进有意义交互的产生,为外语教学提供更科学合理、多样化的条件。

必须承认,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悄然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而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必然带来新环境下的课程设计与实践。无论发展多么迅速,技术归根结底还是为教学服务,围绕教学目标,为教学实践当中的主体服务,提高学习者的认知与技能。把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时,教育者务必冷静分析教学任务、教学环境,合理化教学设计,遵循科学严谨的步骤,分析、开发、评估、应用的教学设计步骤和程序,实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

虚拟学习环境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机融合还处于积极探索阶段,许多功能和应用仍待开发,问题和挑战仍需应对。一方面,教师需要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应对教育生态环境的变化与发展;教学活动的设计不仅仅综合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和交互工具,更要关注到活动是否符合外语学习的规律,是否科学合理。另一方面,学生需要更新学习方式、知识观和能力观。他们需要适应并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即为信息化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不仅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更明了“在哪里”、“怎么做”[14]。因此教育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担负起监管自己的学习的责任;鼓励、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手段探索知识的能力。

[1]胡勇,李宇峰.虚拟学习社区的内涵及其相关研究概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3):32-42.

[2]Ardichvili,A.Learning and Knowledge Sharing in Virtual Communities of Practice:Motivators,Barriers,and Enablers[J].Advances in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s,2008,10(4):541-554.

[3]高长俊,胡世清.我国虚拟学习社区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1(4):65-70.

[4]尚建新,解月光,王伟.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交互因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8):65-70.

[5]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6]吴咏荷,托马斯·希·里夫斯.网络学习中的有意义交互: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 [J].中国远程教育,2014(1):15-23.

[7]甘永成,陶舟.E-learning、知识管理与虚拟学习社区[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8-22.

[8]朱晔.论社交媒体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5(7):47-51.

[9]柴阳丽.基于微信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诉求的调查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4(9):34-39.

[10]刘巍.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优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116-119.

[11]谭敬德,陈清.大学英语听说课程VLC学习活动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3):33-37.

[12]Moisey.S.,D.Neu,C.&Cleveland-Innes,M.Community building and computer-mediated conferencing[J].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2008,22(2),15-42.

[13]伍雅清.大学英语教学这壶水为什么烧不开[J].现代大学教育,2015(6):77-80.

[14]黄荣怀等.论信息化学习方式及其数字资源形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6):68-73.

[15]余胜泉,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于实践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18-23.

[16]朱哲,甄静波.基于社会性软件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模式构建[J].2010(2):84-87.

[17]石毓智.认知能力与语言学理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16-42.

(编辑:郭桂真)

G434

A

1673-8454(2017)14-0048-05

2016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微信的大学英语虚拟学习社区研究”(SK2016A006)。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外语学习者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