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身边人”腐败怎么治

2017-07-24 07:14刘潇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刘铁男贪腐领导

刘潇

“身边人”贪腐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现象,而且易发、频发、多发。不少案例都反映出落马的领导干部不是把“身边人”拉下水,就是被“身边人”拖下水,往往形成串案、窝案,造成恶劣影响。

从历史上看,由于官本位思想长期延续,血缘关系的泛化又衍生出如“裙带关系”“面子观念”等贪腐亚文化。从现实看,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各种思潮被引到官场文化中,如等价性、逐利性等观念,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所说:“在经济现代化中政府官员若缺乏独立性和自制力,则会以自身在制度中的角色来满足外部需求而谋利,这样,腐败就不可避免。”权力观念错位、领导享有特权的思想淡化了公仆意识。一些官员认为当官理所应当为“身边人”谋福利;“身边人”亦存有此种思想,使得“托关系”“走后门”的“人情文化”现象屡见不鲜。而“身边人”利用影响力受贿的方式往往具有较强的隐蔽性、间接性,容易形成小群体利益圈,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

一旦公共权力异化,便会使得公权演变成为私权。表现为一些领导干部被亲情所困,或主动利用职权为家人谋求特殊利益,或纵容家人利用其职权谋取不义之财。此种权力寻租的结果不仅危害自己,也祸及家人,所谓“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往往容易导致家族式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的发生。近年来查处的贪腐案件中,很多领导干部之所以守不住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往往就是受其家人的影响。“一家不齐,难以治大家”,领导干部家风败坏,不仅会为自己及全家招致祸端,也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从主观原因看,一些领导干部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及优良作风,理想信念淡薄,无视党规党纪,甚至排斥信仰、嘲讽崇高。表现为以工作需要等为借口,形成团团伙伙的小圈子,大搞特权。有的领导“身边人”为满足自身利益而千方百计投其所好,从领导及其家人身上进行或隐性,或显性的“投资”,以期实现个人私利。而领导干部思想稍一松懈,或是纵容家属,或是授人以柄,最终走向违法违纪的深渊。

从外部原因看,监管机制上存在漏洞。“身边人”贪腐方式较为隐蔽不易被发现及查处,如“人情交换”,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影响力低价购房或安排子女及亲属工作等,此种交换不存在表面的物质利益交换,而又处在法律监管的灰色地带。惩罚制度也存在局限性,相关规定不明确,即便发现也往往惩处不严。此外,制度执行不到位,潜规则盛行,也是“身边人”贪腐现象频发原因之一。

作为领导干部,如何才能约束好“身边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首先,领导干部要修好自身,才能够齐家,而管好“身边人”才能够全节,全节之后才能正确行使公权力,为社会作表率。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成为教育子女和管理好家庭的典范,因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修身立德要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共产党人无私利,公事和亲情要“绝缘”。要做到“慎始”,从源头处不能放松警惕,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慎独”即在無人监督之时,不放松自我要求;“慎终”,坚守理想信念,思想毫不懈怠,达成“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的境界。

从思想意识上正视家族主义伦理,所谓“爱子,教之以义方”。对子女的溺爱和纵容,成为领导干部贪腐发生原因之一,如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的贪腐案,从起诉书来看,对刘铁男绝大部分的受贿指控中,97%的贿金正是通过其子刘德成收受。而从时间上推算,在刘铁男2005年开始收受大额贿赂的时候,刘德成才21岁。刘铁男在提审时坦承说:“是我的贪婪,是我的价值观出了问题才影响了孩子。每天我都在自责,因为我的过错把孩子也毁了,让他走上歧途,我对他的犯错误,养不教,父之过,对他的犯罪我应该负全部和根本的责任,因为构成共同犯罪,说得准确点儿,是我给他导致的这条路,现在想想太危险了。”足见公权一旦被亲情绑架,只会自食苦果。而自古士大夫已对塑造良好家风有着深刻见解,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中说:“贤人智士之于子孙也,厉之以志,弗厉以诈;劝之以正,弗劝以诈;示之以俭,弗示以奢;贻之以言,弗贻以财。”强调的是以勤俭和言行立德。爱子女更应该勉励他们从小立志,引导他们做正直、勤俭之人,努力将他们培养成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因而留给子孙的不是多少房子和票子,而是一种品质和风格,而真正以美德为核心的家风必造福自己的子孙后代、造福社会。

其次,除了培养自身品德外,还要严格遵守党纪党规,并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党规党纪挺在法律前面,而法律大于权利。要时常自我反省,自我提高,自觉接受监督,不断净化“朋友圈”,有效防控腐败的风险点,一旦放松思想上改造,贪欲逐渐膨胀,终将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还要正确对待党内及群众监督,对于小问题、小毛病要及时纠正。监督其实是一种爱护,因而既不能“讳疾忌医”,也不能存有“打击报复”的念头。

第三,注重交往中的公私界限。领导干部不可能脱离社会人的角色,也不可能没有自己的社交活动。而中国又是一个重视人情社会、熟人社会,所谓“朋友多了路好走”的影响深远,但也有“交友不慎祸害子孙”的教训,尤其对于领导干部区分不好此种界限,就有可能沦落至贪腐的下场。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在悔过书中写道:“私念像精神鸦片,麻痹了我,使我灵魂出窍,闯下大祸;私念像脱缰的野马拉着我奔向深渊,私念、私欲成了毁掉我人生的导火线,成了万恶之源。”一旦私心和私利战胜了公心,不可避免地就要利用自己的权力进行寻租、捞取钱财,“回过头来看,我的主要问题发生在一个二十多年的朋友圈”。季建业面对诱惑时贪心和私欲泛滥,通过“朋友圈”收受贿赂,因私利和私人情谊损害国家利益,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审判。所谓“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警醒。对“身边人”出现问题不能一味包容,而要时刻警惕,严格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避免废职亡家的悲剧出现。

此外,制度不完善也是导致领导干部“身边人”腐败的原因之一。加强制度建设需要进行整体而系统的布局,如完善领导干部薪酬及保障和协调机制。加强惩防体系建设,防微杜渐,从源头、从小、从早抓起。不仅要有科学的约束性条款,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还要有奖励性措施,合理优化干部利益保障,将“身边人”监管等纳入到考核标准,并且在制度构建完成后,建立长效化机制,常抓不懈,抵制潜规则。

对领导干部“身边人”腐败现象要标本兼治:既要从源头上防治,又要对已出现的问题坚决进行惩处;既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手段,又要把科学建立并完善制度和监督体制作为重要保障。

(责编 / 吴耀明)endprint

猜你喜欢
刘铁男贪腐领导
魏晋时期的清廉与贪腐
2016重要领导变更
贪腐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消除对策
村官贪腐背后的权利困境
刘铁男被提起公诉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刘铁男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