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凡 陈伟妹 潘学群
[摘要]本文介绍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梳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展现状,并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未来发展提出讨论和建议。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展现状;研究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5-0155-02
1各国及地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发展现状
目前全球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相关的方法、工具多达百种以上,其中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已有26个。英国的BREEAM“建筑研究所环境评估法”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欧洲国家得到广泛应用。该评估法由英国建筑研究所提出,采用“因地制宜、平衡效益”的核心理念,针对不同建筑类型提出不同版本的评估标准。该评估法于2012年增加了翻新建筑评估标准。美国的LEED“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因其广泛的适用性和高度可操作性被认为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该评估体系于2013年推出最新版LEED V4版本,新添加了地理位置与交通,认知与教育两个指标;日本的CASBEE“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依据本国地域特点,首先提出了建筑环境效率BEE的概念;1998年加拿大领导并发起Green Building Challenge(GBC)项目,旨在建立可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评价标准,其最新版称为GBtool体系;台湾地区的EEWH系统是世界上最先以亚热带气候为研究基础的评价体系,具有其本土特色。除此之外还有德国的DGNB、澳大利亚的NABERS、新加坡的GreenMark和香港的HK-BEAM等众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
2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展现状
2.1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2001年9月由全國工商地产商会联合清华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编制的《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是国内首部生态住宅建筑评价体系,2003年9月完成第三版。评估内容主要有规划设计的综合评价、基本性能评价、建筑寿命周期环境评价及后期验证;评价指标分为材料与资源、住区水环境、能源与环境、住宅环境规划设计及室内环境质量。2011年加入低碳住区评估部分,更名为《中国绿色低碳住区技术评估手册》。
2.2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
2003年,由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国内外单位一齐开发了针对奥运建筑的评价编制《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评估阶段分为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只有完成前一阶段的评估,才可以进入下个阶段;评价内容包括环境、能源、水资源、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评分方法参考了日本的CASBEE采用QL双指标评分方法,并将结果分为A、B、C、D、E五级。该体系同时开发了一套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可以对办公建筑、住宅、体育场和园区4类建筑进行评估,只需在计算机软件中输入建筑各项信息后进行打分,即可生成评分结果确定该建筑的绿色等级,该软件还能以柱状图和雷达图的形式表示各项指标得分。
2.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
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我国第一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标准分别对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的绿色度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在“四节一环保”基础上加入运营阶段指标,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采用分项计数法,评定等级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该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了基于本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目前正在实施的绿色建筑标准是2014年发布的第二版,该版在第一版标准的基础上做了修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进步:(1)扩展评价对象范畴,将评价对象扩展到所有民用建筑类型,有助于协调上述的各项独立标准,形成一个统一体系;(2)增加、调整评价指标,在原6大类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施工管理”,强调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评价。将旧版中的多项控制项指标归类为评分项指标,条文更加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增加;(3)修改评价方法、量化评价指标,将评价方法由分项计数法改为分数计数法,计分考虑权重,等级划分通过三重控制,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合理;(4)增加加分项,鼓励申请者采取创新做法。总体而言,新标准相对旧标准专业性和可行性都有所提高。
3结语
虽然目前标准还是国家推荐性标准,原则上自愿申请,但基于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必会在未来成为建筑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
(1)发展地域性指标: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自然条件不同,经济、技术发展水也不均衡,所以率建筑评价标准应“因地制宜”,可以将全国范围根据气候条件、经济水平划分成若干区域,每个区域赋予合适的权重比例或是特征值。
(2)建立标准反应体制:及时跟进建筑业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并在标准中更新和推广。
(3)加强后期认证:加强绿色建筑在运营阶段的认证管理,后期认证评价可以加入物业管理方,由物业方记录绿色建筑的能耗情况,确保绿色建筑运营管理阶段能按照设计的达到真正的“绿色”。还可以建立专门的数据平台存放物业方的记录数据,便于设计方、施工方和运营管理共享信息、协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