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友+姜君
2017年初,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在总结已取得的家庭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学校与家庭在教育上的关系,提出了以家庭为核心,体现家庭、学校、社会之间复杂、立体、互动关系的“家庭教育力”的概念,在全区中小学实施了“家庭教育力”提升的行动计划,使学校家庭教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建设好家长委员会,提升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力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小学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明显增强,参与学校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也需要学校利益相关者在民主决策、监督制衡和参与合作中发挥作用,而家长无疑是学校最重要也是最庞大的利益相关群体。家长委员会(以下简称“家委会”)是家长行使知情权、评议权、监督权和参与权的重要组织,同时也发挥着公益服务功能,作用不可小觑。
家委会是由学校组织、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具有主体性、自愿性和公益性,不从属于学校,与学校地位平等,是独立的家长志愿者团体。学校是家委会建设的策划者、协助者,工作职能的推行者和落实者。学校可以指导家委会的工作,但不能包办、代办,更不能幕后操纵。伍家岗区通过强化家委会组织建设、细化家委会部门设置、完善家委会组织章程、开展家委会星级评定等规范家委会工作,确保家长能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参与涉及学生利益的学校事务决策,行使教育监督权和评议权,在学校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宜昌市第六中学的家委会下设学生安全管理支持委员会、家校联系咨询委员会、学校课程支持委员会等机构,校长每学期请家委会审议学校工作报告,征求家长意见。根据家委会组织章程,家长不仅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学校的安全管理、课程实施、家庭教育等提供支持,而且也参与校服招标、学生奶选择、校外实践活动的决策。有了家长的参与和监督,学校依法治校水平得到了提高。
二、办好家长学校,提升家长与子女共同成长的行动力
家长学校的工作有三个关键:课程、师资、交流平台。
首先是课程。因为地域不同,学校之间的家长群体存在差异,同一所学校家长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家长群体和个体的需求不同,很难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进行校本开发是家长学校课程建设最有效的办法。伍家岗区鼓励学校通过自主建设、合作开发或购买课程服务等方式,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家长需求出发,立足解决家庭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开发家庭教育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和活动指导手册,并且在课程设计中预留选择的空间,在满足共性需求的基础上也为家长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课程支撑。
其次是师资。家长学校教育是对成年人的教育,故教师对家长的指导要符合成年人的特点,要更具专业性。伍家岗区为家庭教育培训提供了专项资金作为保障,每所学校还配备了至少一名兼职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做具体的指导服务工作,并成立了研究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核心教研团队作为家庭教育的智库,通过培训和教研不断提升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和专业水平。同时,還通过与社区合力打造使用师资的方式,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广泛吸收优秀家长、社工、社会志愿者加入家长学校讲师团的队伍中,使师资队伍更强大。
最后是交流平台。办家长学校不等于办讲座,对家庭教育指导的服务也不能止于讲座。在信息化背景下,打造线上交流平台,将“互联网+”引入家长学校教育中,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家长学习的泛在化。同时,线上交流平台有利于实现家长自主教育,发挥优秀家长的示范引领作用,及时满足家长的个性化需要,更有针对性、实效性。这种浸润式、个性化的家长学校线上教育,有助于改善家长学习后“感动却不动”的情况。
三、推动家庭文明建设,提升核心价值观在家庭生活中的渗透力
教育和引导家长加强自身修养和自我约束,重视言传身教,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关系,在家庭生活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学校组织的便利性、师资的专业性和场地的现成性,也使得学校在家庭文明建设中理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无论是依托家长学校组织专题教育,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讲教育;还是以家委会为实施主体,定期组织家长和学生开展亲子阅读、参观体验、专题调查等活动,促进和谐亲子关系的形成,促进家长和子女的共同成长;或是通过“晒”“评”“讲”树立一批书香家庭、和谐家庭、勤俭家庭等各具特色的典范家庭,都是有组织地全面推进家庭文明建设的有效方式。
四、构建“三教”结合网络,提升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支持力
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互联系,对儿童成长共同发挥整体作用的今天,学校要主动出击,担负起把三种不同的教育机制有机结合的责任,争取政府职能部门、街道、社区、乡、村等的支持,就师资队伍、活动场所、教学计划等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不断完善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开启社会多元参与的家庭教育新格局。
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区地位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现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和活动的重要去处,是学生除了学校以外最亲近的社会场所,是儿童成长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中,社区在社会资源配置、社区成员支持、形式内容多样化等方面,具有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所不及的优势,可与学校形成优势互补。
如宜昌市第十七中学是伍家岗区一所郊区农村初中学校,学生来自周边8个行政村,学校通过“双联”“双访”“双评”有效整合村组教育力量。“双联”即教师联系学生家庭,党员干部联系学生所在村组;“双访”即教师不仅访学生家庭,还访学生所在村组,入户家访由教师和村组干部共访;“双评”即学生德育评价由学校和村组共同完成。寒暑假期间,学校与各村委会进行交接,向村委会提出协管申请,与村组共同举办文化活动,丰富学生假期生活;与村委会签订学生假期安全责任书,提醒村委会对公共设施维护更新,针对不安全的水塘、溪河竖起安全警示牌,消除安全隐患。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