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装备拉动能源装备迈向中高端
/本刊记者 贾常艳/
由于“十三五”时期我国将把装备工业作为新的出口主导产业培育发展,“一带一路”战略与《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加快实施,我国装备产品出口增速有望加快回升,出口交货值将实现同比增长,预计2017年全年累计增幅在2%左右。
我国自主研制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台机组——福清核电5号机组经过两年的建设,于5月25日进行穹顶的吊装,26日吊装完成。这是全球唯一按计划进度建设的第三代压水堆。而穹顶的吊装标志着“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从土建施工阶段即将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华龙一号”福清核电5号机组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是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标志性工程。福清核电5号机组作为“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实现核岛穹顶吊装意义重大。
“‘华龙一号’的设备共计有6万多台套,生产、设备、组装涉及上海、四川等28个省市,5300多家企业、近20万人参与了项目的研制和建设, 装备国产化率可达到85%以上,其中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等核心装备都已经实现了国产。”中核集团副总经理俞培根介绍。如此巨大的工程量和高质量要求对于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业来说是考验,更是提升。
建造核电站的设备主要分为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和辅助系统。常规岛设备包括汽轮机、发电机、除氧器、凝汽器、汽水分离再热气、高低压加热器、主给水泵、燃料转运装置、凝结水泵、主变压器和循环水泵等。广大的需求或将创设备制造行业的盛况。2016年中国各区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区域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呈现“强者愈强”的态势。中国是“一带一路”沿线前十大贸易国的主要进出口市场。“一带一路”贸易合作伙伴数据报告2017显示,在进出口贸易中,电机电气产品均在前三位。能源装备制造业在政策及合作的进一步推动下将会获得新的市场机遇。此时,“华龙一号”已成为中国“一带一路”的新名片,能源装备也将沿着核电装备的出海之路远行寻找新的机遇。
电工装备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发电机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产品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相当甚至超越了国际水平。在“一带一路”的带动下,企业“走出去”的同时装备也要“走出去”。
《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新技术、新装备都需要根据新的行业发展形势和新的产业技术要求来开展工作。
“华龙一号”的成功吊装离不开“互联网+”及数字化的应用。据俞培根介绍,“华龙一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设计到建设,结合“互联网+”,中核集团将核电的设计、应用软件集成与互联网等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异地综合协同设计平台,将全国多个设计单位通过网络连接,利用各种终端设备,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展协同设计工作,协同设计平台的终端数量达到500个,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充。
对于设备制造业而言,“互联网+”及数字化的应用是不可逆的趋势,于是有了能源互联网,有了“工业4.0”。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强调:能源互联网不仅为装备工业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而且是继智能制造以来又一项有望影响产业格局的技术方向。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处长刘亚芳表示:能源互联网的提出,是对我国能源产业发展的再认识、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也为能源装备的发展孕育了新的机遇和新的市场。此外,2016年《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和《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发布,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开始实施,在一系列产业政策与行动的推动下,智能制造产业加速发展。
新形势下的装备制造业在逐渐迈向中高端。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正在快速发展。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发电机厂完成研发1300兆瓦核电发电机数字化样机项目,实现工厂数字化三维设计应用新突破;广利核等公司共同完成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DCS)平台的研制,并实现了成果在二代、二代加、三代核电工程中的应用。这样的发展是企业的提升,更是行业的进步。能源装备的未来需要这样的突破与进步。
“应该把创新和质量统一起来,创新是为了质量,是为了提高可靠性。”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这样解释《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的口号。这样看来,质量的提升是终极目标。
要想让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品牌的代表,质量必须优。质量是产品存亡的关键。早些年,装备的发展注重规模,现在,规模对于装备来说不再是优势,取而代之的是质量,因为质量差、可靠性低的装备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掣肘。有专家表示,要提升国产装备的竞争力,重大装备部分关键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技术质量指标就必须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加强产品可靠性设计、试验及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依靠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标准完善,提升可靠性水平,促进我国产品质量由符合性向适用性、高可靠性转型是唯一的途径。 李克强在对“华龙一号”福清核电5号机组建设工作的重要批示中指出希望继续发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严格管理,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按期建成投产。质量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没有质量一切都无从谈起。
赛迪智库预计,2017年随着我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中长期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及加快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逐步深入实施和加快落实,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将逐步形成,国内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各项产业政策的促进因素逐步显现。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相关配套“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等五大专项工程的实施,将加快装备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此带动下,2017年我国装备工业将加快发展,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继续回升,全年有望保持在11%左右。出口方面,2017年全球经济弱复苏趋势难以改善,但由于“十三五”时期我国将把装备工业作为新的出口主导产业培育发展,“一带一路”战略与《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加快实施,我国装备产品出口增速有望加快回升,出口交货值将实现同比增长,预计2017年全年累计增幅在2%左右。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主旨演讲中说,要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特别是要在能源领域实现互联互通,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机遇就在眼前,能源装备将向着中高端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