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小维,王颖
1.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陕西 铜川 727000;2.西安市中心医院 心内科,陕西 西安 710003
铜川市医疗机构内窥镜清洗消毒调查与分析
侯小维1,王颖2
1.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陕西 铜川 727000;2.西安市中心医院 心内科,陕西 西安 710003
目的 了解铜川市医疗机构的《内窥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执行情况,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寻内窥镜消毒质量改善的办法。方法 选择铜川市内19所开展内窥镜诊疗的医疗机构,采用电话与现场相结合方式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并对消毒剂和消毒后内镜进行了采样检查。结果 在19所医疗机构中,78.95%的医院安排专人清洗消毒内窥镜,68.42%的医院配备了专用清洗消毒室,89.47%的医院对消毒效果监测以及每年安排专职培训,75.00%的医院内窥镜储存规范。98支消毒后内窥镜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总合格率为67.35%(66/98),合格率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腹腔镜(100%)、喉镜(87.50%)和支气管镜(63.64%)。采集的56份内窥镜消毒剂中,有效成分含量合格率为78.57%(44/56)。结论 铜川市医疗机构内窥镜消毒管理总体比较规范,但是在执行《内窥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的某些环节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内窥镜的清洗消毒管理工作,保证内窥镜在使用前达到合格标准。
内窥镜;消毒清洗;医疗设备管理;抽样调查
内窥镜是目前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医疗器械。然而,内窥镜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因黏膜破损而沾染致病微生物,并且由于其结构复杂,使用后的消毒灭菌处理难度大,因此临床内窥镜消毒工作不到位给医源性感染带来极大隐患[1-2]。为提高内窥镜消毒管理水平,卫生部颁布了《内窥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简称:操作规范)的通知[3],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为了解《操作规范》在铜川市医疗机构中的执行情况,我们于2015年9月~11月对铜川市19家不同级别医院的内窥镜清洗消毒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采样检测。
1.1 调查对象
选择铜川市内19所开展内窥镜诊疗的医疗机构作为调查对象,其中三级医院3所,占15.79%;二级医院16所,占84.21%。
1.2 研究方法
1.2.1 基本情况调查
依据《操作规范》内容设计调查表,采用电话与现场相结合方式进行调查,并由专人进行统计和分析,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解院内内窥镜管理制度,内窥镜室面积布局,内窥镜清洗消毒情况,消化内窥镜室医护人员卫生情况,内窥镜使用情况,干燥设备情况,内窥镜存放环境情况以及清洗消毒人的培训情况。
1.2.2 采样方法
(1)内窥镜采样:参照《操作规范》要求,内腔面采用无菌注射器从待检内窥镜活检口注入10 mL含相应中和剂的磷酸盐缓冲液,并从活检出口收集注入液。镜体表面用浸有相应中和剂的棉拭子从镜头至镜身反复涂擦,剪去手接触部位将剩余部位投入10 mL含同样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样品务必于2 h内完成检测,检测内容包括细菌总数和致病菌。
(2)内窥镜消毒剂采样:参照《消毒技术规范》要求[4],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消毒剂50 mL置于无菌试管中,务必于2 h内完成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消毒剂浓度、染菌量和致病菌。
1.3 检测方法
将采集样品充分震荡,吸取0.5 mL,加入2只直径90 mm无菌平皿,分别加入熔融的营养琼脂15~18 mL,待琼脂凝固,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48 h后计数。结果判断:消毒后的内窥镜细菌总数≤20 cfu/皿,且未检出致病菌视为合格。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2.1 基本情况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铜川市开展内窥镜诊治的医疗机构均建立了内窥镜管理制度,但是在执行《操作规范》的程度上具有一定差别。在19所医疗机构中,78.95%的医院安排专人清洗消毒内窥镜,68.42%的医院配备了专用清洗消毒室,89.47%的医院对消毒效果监测以及每年安排专职培训,75.00%的医院内窥镜储存规范。结果见表1。
表1 19所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n(%)]
2.2 内窥镜使用情况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铜川市开展内窥镜诊治的医疗机构中,有乙肝病人等传染病专用内窥镜占26.32%(5/19),对有传染病等病人检查后能延长内窥镜消毒时间占57.89%(11/19),内窥镜使用处于频繁状态占52.63%(10/19),能开展硬化、息肉切除、异物、结扎、狭窄扩张、取石等项目之一者占31.58%(6/19)。由于患者多,内窥镜使用超负荷,很难保证足够的清洗消毒时间,给消毒质量的控制带来极大隐患。
2.3 内窥镜消毒效果检测
本次研究共抽样调查消毒后内窥镜98支,总合格率为67.35%(66/98),合格率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腹腔镜(100%)、喉镜(87.50%)和支气管镜(63.64%), 结果见表2。不合格内窥镜多为细菌总数超标,并且有1件胃镜和1件肠镜检出铜绿假单胞菌,2件胃镜检出幽门螺杆菌。
表2 19所医疗机构内窥镜消毒效果检测情况 (支)
2.4 内窥镜消毒剂检测
本次调查的内窥镜消毒剂均为2%戊二醛,共采集56份样品,有效成分含量合格率为78.57%(44/56),不合格样品中含量最低为1.0%,染菌量检测均合格。
随着医疗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内窥镜在临床诊断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5-8]。内窥镜是一种精密的医疗器械,由于其材质昂贵、结构特殊(管腔细长复杂),在清洗消毒方面存在一定难度,而目前接受内窥镜检查的患者又较多,很难保证足够的清洗消毒时间,给消毒质量的控制带来极大隐患[9-12]。因此,为了降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操作规范》中针对内镜的清洗、消毒进行了特别强调,明确了具体程序及消毒效果检测方法,使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走向标准化。
本调查依据《操作规范》的要求对铜川市22家不同级别医院的内窥镜清洗消毒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采样检测,发现的主要问题有:① 内窥镜配置数量与需求不匹配,使用频率较高;② 内窥镜使用时间安排不合理,清洗消毒时间常常不足;③ 消毒设施配备不全,胃、肠镜室共用一套清洗消毒设备;④ 内窥镜储存不规范,无专用清洁柜;⑤消毒后内窥镜监测工作有待提高,病原微生物有检出;⑥清洗消毒人员相关知识欠缺,防护不到位,没有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⑦ 内窥镜使用消毒剂浓度检测工作存在漏洞,有效浓度过低。
针对本次铜川市医疗机构内窥镜清基本情况调查及检测结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大设施投入。针对供需矛盾问题,医院应加大对内窥镜相关设施的引入,满足广大患者的就诊需求,同时相应的消毒设备如清洗机、高压水枪、干燥设备、通风设施等也应配备齐全,保证内窥镜的消毒灭菌工作能够正常运行[13-14]。配备内窥镜专用清洁柜,规范内窥镜储存。
(2)加强人员培训。定期组织从事内镜清洗消毒的工作人员到高校或专业消毒机构进行培训,提高其内镜清洗消毒工作技能和规范操作,同时强化消毒灭菌观念,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顺利落实。新入职人员应先通过培训,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3)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内镜清洗消毒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对不同诊疗目的的内镜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消毒灭菌方法,确保消毒与灭菌效果,防止因内镜消毒问题导致的医院感染。
(4)设立专用内窥镜。针对携带有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的患者应设立专用内窥镜,并加强对此类内窥镜的灭菌消毒工作。
(5)组建质量控制小组。医院应组建内窥镜质量控制小组,实行定期和不定期对消毒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进行生物学监测,每日定时对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进行监测,并对清洗消毒各流程进行全面把空,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督促有关部门落实整改措施,未达到《操作规范》要求不得开展内镜诊疗业务,进一步降低消除安全隐患[15-16]。
综上所述,铜川市医疗机构内窥镜清洗消毒调查结果不容乐观,为保证内镜诊疗工作安全开展,最大程度消除医源性感染发生,有关机构应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中内窥镜清洗消毒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管理,保证内窥镜在使用前达到合格标准。
[1] 胡银清,帅红梅,刘晓利.消化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质量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5(12):7-9.
[2] 陈新燕,王昌雄,陈光兰,等.内镜清洗消毒方式:手工处理和全自动机器处理比较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4):219-22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J].中国护理管理,2004,4(3):11-13.
[4] 上海市.医院消毒技术规范[M].上海: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5] 崔旭,王义,臧建华,等.辽宁抚顺地区早期胃癌及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内镜诊断及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3):423-424.
[6] 刘跃辉.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上消化道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6):1136-1137.
[7] 任桓.内窥镜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评述[J].中国实用医药,2016,2(8):67-68.
[8] 何强,徐有青.超声内镜诊断消化道肿瘤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35(3):202-204.
[9] 邵红征,王桂玲,胡志勇.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病变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1):61-63.
[10] 季倪蕾,王东,钱维,等.上海市内镜清洗消毒从业人员现状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6,33(6):401-402.
[11] 谈智,陈越英,孙巍等.江苏省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5):458-460.
[12] 王博.内窥镜质量控制重要性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6, 37(12):135-136.
[13] 吕旭峰,张建陶,曹淦.常州市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质量调查[J].全科护理,2013,3(2):116-118.
[14] 许良璧,车筑平,李大欢,等.贵州省71家医院消化内镜应用情况调查[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40(10):1083-1086.
[15] 宋燕,姚荷英,徐君露.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控制现状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9):789-791.
[16] 邹爱华,马玲.基层医院建立专业小组参与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17):2139-2141.
本文编辑 王博洁
Investigation of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of Endoscopes in Tongchuan Medical Institutions
H O U X i a o-w e i1, WA N G Y i n g2
1.Center of Sterilization and Supply, Central Hospital of Tongchuan Mining Bureau, Tongchuan Shaanxi 727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Central Hospital of Xi’an, Xi’an Shaanxi 710003, China
Ob j e c t i v e Through observing the executive condition of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of endoscopic techniques Practice (2004 Edition) in Tongchuan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is paper aimed to search th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endoscope disinfection quality. Me t h o d s 19 medical institutions with endoscopic service in Tongchuan was chose to survey the basic information by telephone and on-site inspection, and disinfectant and disinfected endoscopes were sampled for detection. R e s u l t s In 19 medical institutions, 78.95% institutions arranged persons to clean and disinfect endoscopes, 68.42% of the institutions set up special decontamination room, 89.47% monitored sterilization effects and trained the personnel every year, and endoscope storage was regulated in 75.00% institutions. The result of 98 disinfected endoscope sampling survey showed the total quali fi ed rate was 67.35% (66/98) and the top three were laparoscopic (100%), laryngoscope (87.50%) and bronchoscopy (63.64%) respectively. The qualified rate of active component content was 78.57% (44/56) in collected 56 endoscope disinfectants. C o n c l u s i o n Management of endoscopic disinfection in Tongchuan medical institutions was normative,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some respec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of endoscopic techniques Practice (2004 Edition). The management of endoscopes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 to ensure the eligibility criteria before using.
endoscopes;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sampling
R187
C
10.3969/j.issn.1674-1633.2017.07.042
1674-1633(2017)07-0150-03
2016-05-24
2016-06-01
作者邮箱:qizhiv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