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以克论净”需要有定力
舆情链接:
《道路保洁不能简单“以克论净”》 南京日报2017年4月28日
《西安道路保洁“以克论净”戳中道路保洁的痛点》 红网2017年4月27日
《道路保洁“以克论净”,要防止矫枉过正》新华网2017年4月27日
《“以克论净”做法有待商榷》法制日报2017年4月27日
【舆情回放】 2017年初,西安发布《西安市城市道路“以克论净深度保洁”作业标准(试行)》。按照这一新的考核标准,考核官在路段上随机选取一平方米范围扫取积尘,一级路面每平方米灰尘超过5克,则视为清扫不合格。三次检查不合格的清洁工将被辞退。
【主流声音】 既然对环卫工都“以克论净”了,我们不知道西安在防治大气污染方面有没有拿出更具杀伤力的根本性策略呢?不能总是让工作流于“领导动动嘴、工人跑断腿”的老套路。《人民日报》说得很好:“以克论净,让城市一尘不染,初衷良好。可将层层压力转嫁给环卫工,是否有捏软柿子之嫌?处罚力度一旦过于苛刻,环卫工能否承受得起?”。城市管理指标化,有利于工作的效果评估,这本来是一种进步,一座城市敢于“以克论净”,是一种自信。但如果环境的改善以变相压榨环卫工为代价,既不人道,也违背市场的逻辑。
【网络舆情】
新浪新闻:让“以克论净”成为现实且效果显著,不光要进行环卫工作制度的创新、严格标准的制定和长效机制的建立,还要多方协作,甚至举全城之力,从源头防治工地扬尘、渣土抛洒、垃圾乱倒等行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单纯用严苛的“以克论净”考核环卫工人,是有失公允的。
大众网:需要厘清的是,所谓的量化考核,绝不是制定一条简单的数值标准那么简单。其理应还包含一套完整的“合理性解释”、可行性论证以及一系列的操作流程、权责分摊种种。
中国网:道路是整洁了,但是城市形象该如何整洁?该如何看待这群人的“奇怪”行为?“以克论净”归根结底是政绩观患上了“强迫症”。
【决策点睛】“以克论净”最早(20 1 2年)出现在宁夏中卫,并获得2016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向全国推广。但西安真的推广了,却和中卫当时的遭遇一样,舆论对这种工作新理念仍是一片质疑。希望西安市能顶住压力,拿出魄力,保持定力,真正用事实证明“以克论净”可以做到,而且可以做得很好。当然,论净先补短,否则难说净;论绩先及心,否则难服人;论管先规划,否则易走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