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晋城市的实际情况,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分析了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企业利润、资金技术、政策和管理等方面的困境,并从调结构、提效率和变观念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晋城市;转型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1
引言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资源的开采而兴起并以资源采掘和加工等作为支柱产业的城市[1],这些资源可以为人类创造财富并具有稀缺性和分布的不均匀性。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对资源型城市有不同的界定[2]。资源型城市因资源的开采而兴起,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资源,为全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资源产业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随着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资源型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遭到严重破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的概念应运而生。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摆脱长期过分依赖资源而产生的资源枯竭、产业结构畸形发展等问题,从而转入其他经济领域的发展模式。国内外实践证明,随着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能够逐渐摆脱资源对其发展的束缚,走上新的发展轨道。
一、研究区概况
晋城市地处山西省东南端,是山西省通向中原地区的南大门,区位条件优越。除此之外,地处"沁水煤田"南端的晋城市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3],煤炭资源量多质优,全市含煤面积5350平方公里,是全国和山西省的重要煤炭基地。煤炭资源为晋城市带来了一段较长时间的繁荣。随着资源量的逐渐减少、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及煤价下跌造成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波动,晋城市的城市转型势在必行。
二、晋城市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问题
1.规模工业煤炭企业利润下降
行业纵深发展和国内外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走低是导致晋城市煤炭企業利润下降的直接原因。具体表现为作为支柱产业的煤炭、化工等行业企业利润下降,行业效益大幅下滑。2015年全市的煤炭、化工行业的效益绝对量为“十二五”期间的最低点。其中煤炭行业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16.0%和71.7%,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由48.9%和50.6%下降到47.1%和17.6%[4]。冶铸业和化工也出现亏损。
2.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艰难
近年来,晋城市新兴产业逐渐发展,但是面临一系列问题。新投产的新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吸收资金能力有限,难以在段时间内壮大,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领头羊。2015年,全市仅有4户新投产企业纳入规模工业统计范围,实现总产值4.5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0.5%,对全市规模工业无有效拉动作用。
3.资金缺乏致使转型缺乏支撑
要对传统的煤炭产业进行转型,就必须要从多方面着手:提高产业内部科学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延长煤炭产业链条、培育新兴产业、改造基础设施等。所有的这些方面都要求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基础。但从晋城市目前的状况分析,一方面,可吸收资金途径少,社会资金吸收难度大;另一方面财政资金利用不合理。对于国家给予的资源型城市资金投入利用不充分,用于经济转型重点项目的直接投入和配套投入较少,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4.转型缺乏连续性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项一以贯之的工作,需要在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一段较长的时间里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在一个较完整的政策环境下,在中长期的规划控制下,一代一代的贯彻执行。由于国家政治体制及各届领导者决策偏好的影响,容易形成在转型过程中的短暂停顿或者方向的偏离。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障转型的连续性。
5.“资源诅咒”下的传统观念的限制
晋城市煤炭开采历史久,形成了完整的煤炭工业体系,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带来福祉。在近几十年的煤炭产业带给人们较为便利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人们的思维逐渐形成定势,即依靠现有的煤炭资源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生活状态,逐渐失去了创新与奋斗的意识。此外,长期固化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同样不利于煤炭产业的转型。长期单纯拘泥于煤炭资源的开发,产业多样化发展模式被固化、传统的经营管理管理模式及对市场需求的缓慢反应以及市场变化的无能为力,都极大的制约了晋城市的转型发展。
三、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
针对上述提到的问题,晋城市资源型城市转型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着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改善经营管理模式,规范立法执法秩序,促进经济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1.调整经济结构
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晋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首先,要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延长传统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顺应行业分工之势,积极筹措、合理利用资金,加快促进煤层气、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发展壮大。其次,要继续坚持政企结合,共同开发旅游资源的举措。充分利用中原城市群建设的区位优势,开发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经济效益
首先,提高生产效率是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这就要求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生产的技术化;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提高企业能源管理、生产流通管理、财务管理、供应销售管理等方面的水平,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其次,要改变计划经济中形成的固化模式,强化竞争意识,积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后,人才是技术和创新的关键,因此要采取必要的手段留住人才,才能在根本上保证经济的创新和发展。
3.转变传统观念
要从根本上转变固有的“煤炭资源大省”和“靠山吃山”的思维定势,摒弃长期以来形成的凭借资源致富优越感。要充分利用“山西省南大门”的良好区位优势,融入中原城市群发展,加强对外交流,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商贸、餐饮、酒店等服务业,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形成。另一方面,要通过发挥法制作用促进转型的顺利进行,以法制的力量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监督市场行为,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彭学杰.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7.
[2]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
[3]赵玉娟.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1:7.
[4]数据来源于晋城市统计局官网.http://xxgk.jconline.cn
作者简介:李荣荣(1991-),女,汉族,山西晋城人,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专业,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