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理性史料激发思维之趣

2017-07-23 12:01李娜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苏格拉底

李娜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 重庆沙坪坝 400037)

摘 要:历史课堂中运用最多的是文字史料。文字史料的理性突出,因此在问题设计上需要设计有意义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在苏格拉底哲学思想探究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史料,培养批判思维;通过构建联系,培养逻辑思维;通过生发观点,培养发散思维,充分将思维之趣与知识之理结合。

关键词:苏格拉底 文字史料 问题设计与解读

为避免历史学科只注重结论,现今的历史课堂大力提倡史料教学。在种类众多的史料中,以文字史料最为普遍。除有趣话题外,更多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内容不能吸引学生兴趣;除少数感性文字外,更多平铺直叙的描述或议论让人感到枯燥。学生阅读文字史料如同嚼蜡,课堂失却本身活力,变得十分无趣。

究其原因,台湾清华大学张元教授给出答案:“材料应该既重要又有趣,重要在于它呈现了精辟的见解,有趣则是它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性。”?材料的有趣既包括内容之趣,又包括解读之趣。这里以苏格拉底哲学思想史料为例,通过问题设计,活用理性材料,驱使学生思维内动,挖掘材料的解读之趣。

一、质疑史料,培养批判思维

材料: 苏格拉底认为,人的道德行为来源于知识,以知识为基础。因此,应该把道德放在首位。一个有知识的人,懂得什么是善,他决不会从恶。相反,一个缺乏知识的人,不可能懂得善的含义,他就不可能为善。

——叶孟理《欧洲文明的源头》

针对以上史料,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思维之趣”的问题设计即从这里入手。

问题1:你怎么理解材料中“一个有知识的人,懂得什么是善,他决不会从恶。相反,一个缺乏知识的人,不可能懂得善的含义,他就不可能为善”?

问题2:你觉得这句话合理吗?举个反例。

问题1属于低难度问题,绝大多数学生根据问题,容易得出“有了知识,就一定做善事,不会做恶事,反之亦然”的内容。需要指出学生容易误解的地方,即“知识”指的是关于美德的知识,而不是所有知识。

对于问题2,学生可以运用批判思維进行评价:苏格拉底这种思想太过片面,有了美德的知识,不等于有了美德!反例比比皆是。这里通过让学生质疑,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进而激发他们的内在思考和学习兴趣。

经过学生各种思维风暴之后,教师给出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真正涵义:“对于那些明知故犯的人,说明他们没有真正懂得什么是美德,没有真正掌握关于美德的知识。这类人,苏格拉底认为他们仍是无知的。”也就是说,苏格拉底认为,真正掌握的关于美德知识的人,他们是不会从恶的;相反,如果有人从恶,说明他还没有真正掌握美德的知识。此时学生会恍然大悟:原来,材料一中的那句话正是“美德即知识”的真正内涵!

这一案例通过质疑史料、层层剥笋的方式,催生了理与趣的紧密结合。

二、建构联系,培养逻辑思维

苏格拉底另外一个重要观点是“认识你自己”,他与智者相同,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可怎么理解“认识你自己”和“理性”的关系,笔者使用以下两则史料:

材料一:(苏格拉底认为)“那些认识自己的人知道什么事对自己合适,能够分辨自己能够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相反,那些不认识自己的人……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就会招致恶行和错误。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材料二: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 [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从以上两个材料。学生得出“认识你自己”“重视理性”的观点并不难。但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强调认识自己呢?“认识你自己”和理性又有何关系?这才是需要教师引导解决的难点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两个问题,笔者阶梯式设置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根据材料二,指出苏格拉底认为认识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2:结合材料三,怎样才能分辨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第一个问题思维含量较少,学生很容易找出答案:苏格拉底认识自己的目的是“能够分辨自己能够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根据第二个问题,学生也较容易得出答案:“只有运用自己的理智,才能分辨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这一案例通过分别解读看似不相关的史料,通过推理建构“认识你自己”与“理性”之间的关系,体会了与苏格拉底的思维对话之趣。

三、生发观点,培养发散思维

苏格拉底和孔子是公认的东西方伦理思想的奠基者,他们的思想分别是东西方文化的源头,他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这个中外思想对比中,大多数教师只探究“历史碎片”,或者从概念到概念,空洞而教条,有限的史料,得出的结论也是有限的。李长莉指出,“如果所作论题一味追求平面化的‘深描与‘细述,即使十分清晰地还原了事物的原貌,其意义仍然微弱。如果没有宏观意义的阐释,揭示其‘何以如此的深层根源及逻辑关系,则只是缺乏意义关联的历史碎片。”?

鉴于此,笔者在常规思维基础上提出如下两个问题:

问题1:联系生活背景,想想两大思想家会从不同角度强调人?

问题2:为什么同在强调道德,但目的却不同?

孔子强调社会中的人,是源自春秋时期礼乐崩坏的社会环境,而苏格拉底强调个体的人,并且提出以理性的方式认识自己,是源自古雅典的极端民主?。基于社会环境的不同,孔子开出的处方是“仁”与“礼”,一种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的道德要求;而苏格拉底开出的处方是“美德即知识”,目的是更好地实现民主政治,纠正苏格拉底时期直接民主存在的诸多弊端。

通过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比,学生既思考了“知识碎片般”的两大思想异同,又能够联系社会背景,探究其深层根源及逻辑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生发观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学生因更深层次上理解两种思想的异同而产生知识收获之趣。

通过以上实践可知,文字史料的理性化往往会消解历史学科的趣味性,因此,在苏格拉底哲学思想探究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史料,培养批判思维;通过构建联系,培养逻辑思维;通过生发观点,培养发散思维,充分将思维之趣与知识之理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元:《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历史教学(中学版),2008年第10期。

[2]李长莉:《“碎片化”: 新兴史学与方法论困境》,近代史研究,2012 年第5 期。

[3]张素玲:《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之比较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猜你喜欢
苏格拉底
话多好讲,话少难说
双倍的学费
苏格拉底的信仰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幽默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故事两则)
像苏格拉底一样拒绝
庄子和苏格拉底对死亡态度的哲学反思
论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及在法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苏格拉底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