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成娟
(安徽省怀远县荆山镇新上小 安徽怀远 233400)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困扰着师生。教师害怕教作文,对作文教学束手无策,学生害怕写作文,视习作为酷刑,对习作毫无兴趣可言;教师迫于“考试”、“评比”等的压力,又不得不进行强化训练,学生只好为应试而作文,为作文而造情,言不由衷,胡编乱造,敷衍凑数。以致学生想写的教师不让写,教师想要的学生写不了。其实,在教学中只要遵循以下几点,就可以使习作教学之路顺畅起来。
一、注重生活和阅读积累,丰富学生习作素材
小学生为什么害怕写作文?《再寄小读者》一文中,针对学生写作的困难做出这样的精辟分析:“是不是有时提起笔来却觉得无话可说,有时眼前闪烁着景色的色彩、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呢……”“无话可说”是指没有生活的积累,“形容不出来”是指缺乏语言表达能力。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抓生活入手,抓阅读的积累。
1.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入手,帮助学生解决“言之无物”的问题
我们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1)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题材。小学生习作时,一个常见的心态,就是盼望有“大好人”、“大好事”、“天下奇观”,等待着“舍己救人”、“勇斗歹徒”等感人场面的到来。但是,在小学生的生活中,他们经历的大都是平凡而渺小的题材。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能脱离学生的认识和生活实际,要求学生写反映社会生活、具有社会价值的大题材。
(2)要坚持把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有机地结合起来。定向观察,就是根据习作的要求,组织开展参观、游览、调查、访问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定向观察,通过定向观察让学生获取写作的素材。随机观察,就是要求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要求他们凡遇到新鲜的感受,及时地记在观察本上。学生一旦养成随机观察的习惯,他们发现和捕捉生活的能力就会增强,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
(3)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类整理。引导学生将平时观察到的生活素材定期进行集中归类整理,将“源”建“库”,使零碎的变为系统的,分散的变为集中的,陌生的变为熟悉的。同时,引导学生定期进行交流,相互补充,以强化对生活原型的再认识。
(4)引导学生将观察与练笔结合起来。低年级重在引导写想象日记,编写童话集;中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重在写观察日记;高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感,写心情日记。
2.引导学生从广泛阅读入手,帮助学生解决“有物不会言”的问题
相当一部分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但无法表达出来,或者表达得不够确切,甚至思路紊乱,这与他们缺乏足够的阅读积累有关。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和积累呢?
(1)激发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教师应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要经常向学生推荐读物,一是适合学生阅读的儿童读物,重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二是“优秀作文选”之类,让学生在写作上接受启示;三是科普读物、工具书之类的非文学读物,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习作准备材料。
(2)定向阅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定向阅读,就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籍(或文章)与语文教材的单元阅读、单元作文的语体相协调,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效率。自由阅读,就是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选定阅读材料。
(3)使用“阅读卡”或摘录本,培养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要求学生对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格言及时摘抄,分类整理,并写上简要的阅读批注或感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周安排一节阅读交流课,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二、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拓宽习作训练的空间
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加强作文教学与生活、学科之间的整体联系,开辟多种习作训练的渠道,进一步拓宽学生习作训练的空间。
1.充分挖掘阅读课文中可供写作的素材,指导学生进行缩写、扩写、仿写、续写等练习,为学生提供练笔的机会。
2.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写作机会。如:小队之间的挑战、擂台赛,班级开展的参观、浏览活动,班级举行的智力竞赛活动、小记者采访活动和文娱表演活动等。教师应抓住这些机会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这种活动类的习作,最受学生欢迎,学生也易于动笔、乐于动笔。
3.结合日常生活,加强应用文训练。学生因故缺席要求能写好请假条,暂时离开要求写下留言条,至于表扬稿、通知、招领启事、遗失启事等文体在班级里随时会用到的,教师应随机引导学生进行练笔。
三、优化教学流程,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这段话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思想,强调学生是学习作文的主人,突出了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1.自主拟题
一般来说,学生“自主拟题”需要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在开始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从交流观察素材入手,引导学生从自己观察的素材中拟定习作的题目,然后组织班级评比,看谁拟定的题目新颖、有趣,让学生初步掌握拟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和自拟题目的良好习惯。
2.自我赏析
学生的文章写好后,应引导他们像欣赏名家名篇一样细细品读自己作品,学会自我欣赏, 自我陶醉,只有打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在自我修改的基础上,可进行小组合作,互相评改。
3.多样批改
在习作批改的教学中,要讲究批改形式的多样性。可采用小组互批互改、同桌互批互改、教师批学生改、学生自批自改等多种批改形式。到了小学高年级,要把批改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批自改和合作批改上,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经历完整的习作训练过程,又可以使学生享受到批改成功的快乐。
四、开展阶段成果分享,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学生始终保持对写作有足够的热情,才能乐于写作,自觉写作。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习作成果的评价,对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肯定、欣赏,开展阶段性的成果分享,是激发學生写作热情的最佳手段。
习作阶段性成果展示还应跟评价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积分卡”,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及表彰,评选一批“写作之星”“写作小能手”。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热情就会源源不断,从而达到“我手写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