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法艺术中的墨色美

2017-07-22 07:22孙卯宁万思蔚
卷宗 2017年10期
关键词:墨色美学书法

孙卯宁+万思蔚

摘 要:本文围绕书法艺术对墨色的追求,从为何选用墨色作为书法艺术的色彩基础、墨色美如何作用于书法艺术以及墨色美对书法艺术其他方面的影响等论述墨色美对书法艺术的作用。深入探讨单一的墨色为何在书法历经千年的洗涤之后依然是书法艺术的唯一色彩。

关键词:墨色;美学;书法

1 中国书法墨色的美学溯源

大约在殷商秦汉之际,中国书法就开始了对黑的墨色美之追求。其后各个朝代亦莫不以黑色之墨作为书法唯一的物质媒介。溯中国对墨色一往情深之源,大致可以归结为人种、经济、社会与思想四个因素。

以黑为美的色彩观念一定程度上源于东方民族黄种人的特点: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汉民族的审美并不以黄为美,而是追求皮肤白皙。对黑色的崇拜则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眼睛。墨色与黑眼睛的关系在苏轼的《仇池笔记》中早有论述:“今世论墨,惟取其光而不黑,是为弃墨。黑而不光,索然无神气,亦复安用?要使其光清而不浮,湛湛然如小儿目睛,乃佳。”东方追求如小儿之目般有光泽的黑色,这就一定程度决定了选用墨色为书法精神的载体。

汉族得益于肥沃土壤、灌溉充足等得天独厚的条件,早早发展了农耕经济,这便是墨色美的第二个因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使先民们确立起了对黑白的概念,白天烈日当头辛苦劳作,而转入黑夜他们疲惫的身躯终于得以休息,这种对“黑夜”的爱屋及乌导致了先民对黑色的向往。这种对黑的追求早有考证,现代考古发现大量的原始社会(从约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到约3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陶器,其中一部分为纯黑的黑陶,一部分虽为彩陶但其纹饰皆为黑色。[1]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远古的人们已经在文化层面萌生了以黑为美的观念。

从社会角度来说,中国的宗法制度在农耕经济的基础上又加固了对墨色的追求。黑色属于冷色,能将人们的情感引向沉稳、理性与秩序,面孔也是庄严又肃穆的。[2]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单一色彩的浓淡、枯润之处理,宗法制度的等级性得到了强调。

中国书法对墨色的坚持,最直接的因素则是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与感染。首先必须说的是阴阳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尤其是在汉代纸的发明之后,书法延伸为由纸墨铸就的阴阳世界,白色的宣纸与墨色相映成趣,而之所以墨色为主,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物质载体,而是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底蕴的。因此,“墨”的颜色应用带有极强的守恒性,除了部分场合偶用朱墨,余者无不奉黑之墨为正宗。[3]除阴阳学说外,守静学说也是墨色的一大思想因素,墨之黑色所营造的“静”的氛围与境界是其他颜色所难以替代的,而这种心中的平静也与书法时“凝神静思,怀抱萧敬,陶性写情[4]”的要求得到呼应。除此之外,“玄妙”说、“五行”说、禅宗“离相”说等思想是墨色之缘,为墨色在书法色彩中的王者地位建立了夯实的基础。

2 墨色美在书法艺术中的运用

墨乃字之血。墨法之妙主要在于对墨色变化的追求,墨色不是单纯的黑色,仅靠一砚墨水,墨色可以千变万化。现在常用的墨色有浓、淡、枯及涨墨、宿墨。用枯笔的要点在于枯而能润,墨能入纸并散发光彩,而不是让墨在纸面上发飘。[5]而涨墨则是长中见骨,有较为清晰的线条在其中活动运行。宿墨顾名思义就是隔宿之墨,过夜的墨汁粘稠厚重,可以产生一种奇特的烟雨氤氲的效果,在墨韵的表现上十分丰富,能生出一种”旧气“中的活气,线条质感强,能达到水墨分离的效果。另外,墨法还有焦墨、积墨、破墨、渍水等,墨色的浓淡薄厚,与笔力有很大的关系,包世臣在《乙舟双辑》中就提到了笔力与墨色的关系:”笔实则墨沉,笔飘则墨浮“、”笔力足以摄墨”可见笔力是墨色这件衣着的筋骨。而自古对于如何掌控墨色,名家们也有不少研究,《广艺舟双辑》中就提到:“干研墨则湿点笔,湿研墨则干点笔。太浓则肉滞,太淡则肉薄。”

作为书法中使用的唯一颜色,墨色最忌的便是单一无神。尽管书法对颜色追求单一,但不同的运用得出的效果却截然不同。如何灵活的运用墨色,《八诀》当中提到:“墨淡则伤彩,绝浓比滞锋毫。”作篆、楷、隶用墨相对干,但不可太燥,行草是燥润相间,润能取妍,燥能得险。[6]可见不同的字体所用墨的方法不同,再加上不同的轻重缓急,方可成就墨色之美。许多书法家都用“润”来形容墨法的正确使用,《林散之谈笔法》当中写:“早年闻张栗庵师说:“字之黑大方圆者为枯,而干瘦遒挺者为润。”误以为是说反话,七十岁后,我才领悟看字着重精神,墨重笔圆而乏神气,得不谓之枯耶?墨淡而笔干,神旺气足,一片浑茫,能不谓之润乎? “润含春雨,干裂秋风。”不可仅从形式上去判断。”“润”的本义是雨水下流,滋润万物,用墨便是要做到这种赋予万物生机之力量,而非简单的形式美,需要笔、墨、水三者谐和地搭配,苏轼将墨色比作小儿的眼睛也是一样的道理,单一的墨色有千变万化,再结合书法本身的线条美,达到了流动鲜活的效果,书法如同一幅水墨画一般,体现了作家的精神与气质,因此墨色之美不仅体现在了颜色本身,也体现在了它表现出的意象美上。

3 总结

书法是一门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复杂多变的艺术,它与美学息息相关,互作补充,光是墨色方面便蕴藏着极大的历史底蕴。想写出美的书法,就得先去学着做美的人,书法从一定程度上就是作者意志与精神世界的体现,墨色的流动一定程度上就如同作者的血液一般承载着作者的灵魂与经历。墨面对现代科技的发达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戰,希望墨色能够经过时代洗涤,发挥现代的风格。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名作鉴赏辞典》潘耀昌、杨桦林“史前至先秦卷”

[2]《书法美的现代阐释》毛万宝P83

[3]《书法美的现代阐释》毛万宝P88

[4]引自《书法约言》宋曹

[5]《书法要诀》杨谔 P100

[6]《书法要诀》杨谔 P95

猜你喜欢
墨色美学书法
仝仺美学馆
书法
书法欣赏
盘中的意式美学
书法
无色中的有色——李立扬诗歌中的中国画墨色之美
如何使墨色有变化
书法欣赏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