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的诗学研究

2017-07-21 07:54周刚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野草诗学研究

周刚

摘 要:《野草》是中国现代散文诗走向成熟的第一个里程碑。它以曲折晦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世界的抗争,语言奇崛瑰丽,意象玄妙唯美,被称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散文诗。它诞生于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时代,与“诗体大解放运动”密切相关。从内容上看,它具有繁复的诗意和深刻的哲学内涵,首先是作者对生命与存在的追问与思考,其次是鲁迅心灵的受难与享福,再次,表达了作者的生命哲学即在绝望中奋起抗争,最后整部作品蕴含着强烈的自我和旧世界毁灭意识,在毁灭中实现新生与超越。从技巧上看,它又蕴含了诸如想象、象征、隐喻、反讽、变形等许多现代诗歌的写作手法。中国的现代诗歌自诞生之日起就饱受争议,尤其近年来更是面临受众群体越来越小,写作远离读者,趋向封闭化的窘境。本文旨在寻求《野草》与现代诗歌创作之间的共同点,以期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创作和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野草》 诗学 研究

所谓诗学,一般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诗学单纯指文艺学里研究文本内的部分;广义的诗学,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文艺理论或文艺学,包括文本外涉及文艺学的部分,例如文学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作家的修养等。”一般来说,人们并不严格追究二者的区别。本篇论文讨论的诗学兼顾作品本身与社会时代、作者个人情感与心理状态等的密切联系,因而采取的是一种大诗学理念,但在局部细节阐述上又所侧重,即更倾向于《野草》作品本身的具体诗意、思想内涵以及诗艺等方面,以一种“大视野小切口”的方式,深入剖析《野草》所蕴含的诗学理念,更加关注《野草》与中国现代诗歌之间的联系。

一、《野草》与“诗体大解放运动”带来的诗歌散文化倾向

(一)中国新诗的诞生与“诗体大解放”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八首白话诗,标志着中国新诗的诞生。诗体大解放就是把从前一切束缚自由的枷锁镣铐统统打破,也就是说中国新诗和中国传统诗的差别并不是“白话字词”,而是诗歌形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白话文法。

(二)“诗体大解放”带来的散文化影响

诗体大解放不仅仅是突破中国传统诗歌的诗体,而且是彻底突破中国传统诗歌的形式要求。一方面,这是新诗后来被认为散文化、缺乏诗味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诗体大解放”给散文和诗之间架起了桥梁,很多作家支持散文诗理论,开始翻译和创作散文诗,如艾青、刘半农、冰心等。

(三)《野草》与诗歌散文化倾向之间的联系

从时间概念上看,《野草》的创作正处于“诗体大解放”提出并流行之际。鲁迅作为中国文学革命的提倡者和实践的先行者,自觉地将新的理念想法应用于创作中,从而促进中国文学由旧到新的转变。从人物的社会活动来看,鲁迅与刘半农、艾青、戴望舒等交往甚密,因而在日常交往活动中难免一起探讨交流中国新诗的发展问题。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野草》的创作就其文体来说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她之所以成为一部瑰丽奇玄的散文诗,而没有成为像投枪匕首一样的杂文,是与诗体大解放带来的诗歌散文化倾向密不可分的。从文章内容上分析,《野草》不像小说或者其他文体一样以鸿篇巨制留名,而是以其深刻的内涵、绚烂的意象、隐喻和象征等手法的大量使用而独具一格的,其内容短小精悍,富于哲理,耐人尋味。

二、繁复的诗意和深刻的哲学内涵

(一)对生命与存在的追问与思考

首先,从死中悟生。因为死亡的可怕和不可抗拒的必然性,我们更应该珍惜生的可贵。其次,表达了孤独感与荒谬感。不论是孤独还是荒谬都源于鲁迅对于真理和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假丑恶的憎恶,是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第三,表达了生命存在的渺小与短暂。生命体验到极深处便有一种悲凉的虚无感,其实质上是超越生命虚无对永生的本质追求。第四,表达了生命与梦想。鲁迅仍然高歌梦想的伟大,并将那些在后窗玻璃和灯罩上撞得叮叮作响的小虫称作苍翠精致的英雄,默默向他们祭奠,可以说,鲁迅正是通过梦想实现对生命的超越。最后,表达了生命与存在的意义。鲁迅正是将抽象的哲学思辨熔铸到《野草》华美的词章中才成就了文本深厚的内蕴,而超越了时代及个体的耐读性正是这种哲学内涵的真实体现。

(二)鲁迅的受难与享福、流浪与家园

《野草》是鲁迅的精神墓志铭,在这里,作者与真正的猛士、孤独前行的过客站在了一起,对这可恶的人间地狱、毫无希望的绝望、愚昧的看客、聪明人、傻子和奴才进行决绝的战斗。但现实如此残酷,作者因此受难。这是鲁迅的受难,也是精神的流浪。诗人在受难中享福,创造诗美的同时享受诗美,愉悦自己,净化自己的灵魂,获得崇高的人格,它超乎肉体感官之上,是极高境界的体验。鲁迅对现实的抗争、对理想的追求、对人间罪恶的批判、对真善美和救赎的追求,不论成功与否,都是一种享福,在受难中的享福。“突然间,碎骨的大痛楚透到心髓了,他即沉酣于大欢喜和大悲悯中。”鲁迅将自己的生命倾注于诗中,以献身文学创作的方式达到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这是鲁迅的享福,也是在流浪中建构起来的美轮美奂的精神家园。他的生命也因流传下来的诗歌——万古常新的审美对象的不朽而长存。

(三)鲁迅的生命哲学:在绝望之中奋起抗争

鲁迅本想用希望对抗现实,但黑暗的现实、麻木的民众使鲁迅一次次由希望变为失望,于是便有了在屡次失败的经验教训中悟出的心得:要对绝望进行没有希望的抗争,这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他明知前面是坟地,却只得走,因为“回到那里去,就设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

(四)强烈的自我和旧世界毁灭意识:新生与超越

《野草》是时代和历史的产物,它产生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而鲁迅写作这些散文诗时,北京正处于五四运动之后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即使是面对这样一个世界,鲁迅也是怀有大爱的。鲁迅用爱与死的方式实现自己和旧世界的新生与超越。

《野草》是鲁迅的精神狂想曲。现实的压抑与黑暗,前途和希望的渺茫与失落,个人的觉醒在面对大众愚昧无知时的彷徨与无力……在一切内部和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在鲁迅的幻想中,他将自己逼上了绝境,面对生与死的抉择,留下了精神的自白——“临终遗言”。这种浓重的死亡悲剧意识通过大量灰暗的文字可见一斑,由文字反观现实,我们亦可以揣测出孤独的鲁迅在现实中屡屡碰壁之后心境的荒凉,以及现实的萧索。

三、《野草》所蕴含的现代诗歌写作技巧

《野草》所蕴含的写作技巧很多,首先是塑造意象。这是一种特殊的技巧,鲁迅在《野草》中建构了大量新奇的意象,让人过目难忘。第二,想象与梦幻。鲁迅借助荒诞超常的想象做了一个又一个梦,将自己从平凡庸俗甚至凄凉晦暗的现实世界中解放出来,使潜意识迸发涌流,构成了一个光怪陆离极具象征意味的精神原野。这是鲁迅蓬勃艺术创造力的展现,也是鲁迅内心最贴己的精神世界的表露。第三,象征。象征手法的运用在《野草》中达到了纯熟自如的程度。鲁迅本人也无法诉诸理性,将纷繁复杂的流动的意识——这在特定的背景下发酵出来的情绪心境清晰地说出来,也只有这样,《野草》才真正称得上伟大。第四,隐喻。在《野草》中大量使用隐喻,隐喻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使得解读困难,但也增加了文本的深度和内涵,这是《野草》之所以独具魅力的重要原因。第五,反讽。反讽就是“哲理反讽”。她是精神与现实世界的对立的呈现。第六,衬托与对比。这一点在《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最为明显,作者将社会上的三个阶层的人隐喻成三个人,然后进行辛辣的对比。第七,荒诞与悖论。不论是荒诞还是悖论都指向了现实世界的不可能性,作者正是通过这些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出现的事物、现象来表達对现实深刻的体悟。第八,变形与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强调意识深层的意象和梦的非理性非逻辑,注重意象的自由联想和文字的自由运用、作者的主观性和个人体验。第九,文本内涵的开放性、不确定性。当时代变迁之后,随着我们掌握的历史资料越来越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时代隔阂越来越深,文本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也将越强。

参考文献:

[1] 鲁迅.野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 胡和平.模糊诗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 沈天鸿.现代诗学形式与技巧三十讲[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

[4] 洪迪.大诗歌理念和创造诗美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5] 孙玉石.野草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 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7] 吴中杰.吴中杰评点鲁迅诗歌散文[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8] 钱理群.心灵的探寻[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9]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10] 孙玉石.现实的与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M].上海:上海书店,2001.

[11] 黎志敏.诗学构建:形式与意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野草诗学研究
小心野草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背诗学写话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李建国:誓把“野草”变身致富草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我种了一棵野草
一束野草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