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X70型集装箱专用平车关键工序工艺重点、难点及控制措施

2017-07-21 01:06谭阳
中国科技博览 2017年21期
关键词:关键工序制造工艺

[摘 要]描述了X70型集装箱专用平车主要构造,阐述了工艺流程,重点分析了该车关键工序工艺重点、难点及控制措施,为同类车型生产工艺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X70型集装箱专用平车 关键工序 制造工艺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1-0034-01

一、车体主要构造

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轴重21t,载重60t级的车辆被逐步淘汰,通用线路上已普遍开行轴重23t,载重70t级的车辆,X70型集装箱专用平车位其中典型代表。该车型位全钢焊接结构,主要由底架组成、锁闭装置、车钩缓冲装置、转向架等组成。中梁组成采用Q420NQR1高强度耐候钢的630×200×15×20mmH型钢,同上、下盖板拼接成鱼腹形的箱形结构。侧梁采用了材质为Q450NQR1冷弯型钢380×150×12mm槽钢;底架上装有集装箱锁闭装置,两端为固定锁闭装置,中部为推拉翻转式锁闭装置。

二、关键工序工艺重点、难点及控制措施

2.1、单片梁

单片梁制造工艺流程为:划线→鱼腹切割→鱼腹压合→正反面埋弧焊接→气刨→翼面切割→打磨→挠度预制→钻孔。

2.1.1、划线

为保证每根单片梁尺寸一致性,应采用划线样杆进行划线,并将枕梁中心、车体中心、端头腹面积上翼面打样冲标记。由于埋弧焊后收缩量约为2mm,因此将两枕中距离设定为9005mm。

2.1.2、鱼腹切割

鱼腹切割采用双割炬式数控切割机进行切割,行进轨迹为直线,在折弯点、尖点处由于该H型钢腹板较厚,在压合后个别部位存在4mm间隙,给焊接带来较大困难,因此需将折弯点、尖点处切割方式由直线改为圆弧过渡,以填补压合后缝隙,改进后对比如图1。

2.1.3、鱼腹压合

先按线钻出Φ10mm止裂孔,再进行鱼腹压合。采用专用鱼腹压合胎进行作业,从鱼腹末端开始向端头方向逐步压合,当压合至枕中时,应用专用测量尺检测翼面垂直度及牵引梁高度,应控制在350±2mm范围内,并保证上下腹板错位不大于1mm。

2.1.4、正反面埋弧焊

埋弧焊时采用由中部向端部焊接方向,并用8mm圆形气刨碳棒堵住止裂孔,防止埋弧焊时将止裂孔封焊。

2.1.5、气刨

按样板划出气刨位置,其中包括:各处隔板、前、后从板座、中间垫板,气刨时应注意保证气刨深度不得低于母材0.5mm,高度不得大于1mm。

2.1.6、翼面切割

用专用半自动切割机进行作业,切割时风线必须垂直于翼面,不得伤及腹板,否则应补焊打磨处理。

2.1.7、打磨

对气刨及翼面切割后氧化铁残渣进行打磨,并用平尺检测腹板平面度,间隙不得超过1mm,最后涂刷厚浆醇酸底漆。

2.1.8、挠度预制

对单片梁进行预挠,预挠量为8~12mm,牵引梁下垂量为3~5mm。

2.1.9、钻孔

采用自制专用前、后从板座钻模进行钻孔,并确保定位基准无误,卡紧装置无异常后进行钻孔,边钻孔边用冷却液对钻头进行冷却,最后消除铁屑及杂物。

2.2、中梁组成

工艺流程为:中梁组对→中梁焊接→中梁钻孔→中梁铆接→中梁调修→附件焊接→梁头切割。

2.2.1、中梁组对

选配1、2位单片梁350±2mm尺寸并用专用器具检测翼面垂直度,如不垂直应调修后再进行组对;枕中隔板距离后从板座位162mm,距离较近,如果枕中隔板宽度大于后从板座宽度,则会造成后从板座铆接后间隙超差,因此需选配枕中隔板与后从板座,隔板宽度须小于后从板座宽度;焊接上盖板时应将枕中处压严,由中间向两侧对称焊,避免焊接变形过大,产生扭曲、旁弯。

2.2.2、中梁调修

牵引梁下垂量按-3mm~-5mm调修,上心盘下平面测量用0.5塞尺插入深度不得超过20mm。

2.3、底架组成

工艺流程为:底架组对→辅助梁组对→一次转胎→二次转胎→盖板组对→正面焊接→三次转胎→锁座检测→交车。

2.3.1、底架组对

先后组对枕梁、大横梁、中央大横梁、侧梁、端梁,确保枕梁对角线不大于8mm,底架长度12500±8mm,宽度2980±5mm;利用红外线电子水平仪保证中、侧梁高低差小于等于6mm;由于1位侧设有防雨板,考虑底架两侧焊接变型不一致会影响锁座高低差,因此须将该位侧梁提高6mm;由于每根中梁挠度及旁弯不同,按胎型组对附属将尺寸存在误差,应在组对后重新测量;端梁角度需保证90度,否则会影响到端梁与侧梁、中梁、筋板间焊接质量及造成固定锁头倾斜。

2.3.2、辅助梁组对

受底架長度公差影响,很难保证端梁、枕梁、横梁间距离一致,因此辅助梁长度也需根据实长进行调整,辅助梁长度按名义尺寸加长10mm,现场配割。

2.3.3、正面焊接

焊接前应将中部顶起,防止焊后整车挠度降低,牵引梁上翘,车钩高度超差。

2.3.4、锁头检测及调修

利用红外线电子水平仪测量各锁头承载面高度差,应不大于6mm,及同一端梁上平面高度差,应不大于8mm,如超差应进行调修。

三、结束语

上述关键工序重点、难点分析及控制方法是在工艺准备中制定的,并在生产实践中进行了调整和完善,经工艺验证,相应的工艺过程可以指导生产实践,并能大幅提高了X70型集装箱专用平车的组装质量,使各项参数符合产品图样及技术要求,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为今后生产同类产品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货车厂修规程.

[2] X70型集装箱专用平车技术条件(暂行).

[3] X70型集装箱专用平车图样.

作者简介

谭阳,(1982.10—),男,辽宁沈阳人,本科,中车沈阳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新造分厂,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货车新造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键工序制造工艺
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关键工序控制与管理
维修电工机电安装电气施工关键工序的管理对策
浅析机电安装工程中电气施工关键工序控制与管控
加强电气设备安装施工关键工序控制与管理的对策
连续管钻井技术及其设备
论压力容器制造工艺及质量控制
汽车轻量化材料及制造工艺研究浅析
钢筋混凝土反力墙关键工序的施工改进技术
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关键工序控制管理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