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庐县瑶琳镇岩溶发育控制因素探讨

2017-07-21 19:52魏志范史平扬
绿色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控制因素岩溶

魏志范++史平扬

摘要:为探讨浙江瑶琳镇灰岩受地貌、岩性、地质构造等诸多因素控制,通过对岩溶历史和岩溶水的补径排条件的研究,总结了岩溶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浙西岩溶发育特征的研究、岩溶水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瑶琳; 岩溶; 控制因素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24904

1引言

浙江省桐庐县瑶琳镇以“瑶琳仙境”舉世闻名,是华东沿海中部亚热带湿润区喀斯特洞穴的典型代表,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瑶琳洞所处溶岩出露主要为石炭系和二叠系灰岩,分布于瑶琳镇新坞畈、麻栗山、沈村一带,岩溶特征发育,形成瑶琳洞、叶板洞、神仙洞等大型溶洞。探索本地区岩溶发育的成因和控制因素,对该地区岩溶洞穴旅游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区域地质条件

2.1地形地貌

瑶琳镇地处毕浦盆地南缘,地貌主要为溶蚀剥蚀丘陵,地形差异大,缓坡、陡坡交互,自然坡度多为40°左右,植被较发育,有岩石裸露,地形标高大于50 m,沟谷间有少量坡积裙、洪积扇。

2.2地层

(1)下二叠统栖霞组P1q:上段为灰黑色炭质、泥质灰岩与硅质灰岩互层,厚层状~中厚层状构造,细晶结构,含燧石结核或条带。中段以灰白色透镜体状灰岩和条带状灰岩为主,致密结构,夹白云质灰岩及钙质泥岩。下部为灰色燧石灰岩,薄厚层状构造,细晶结构,局部富集成硅质岩,底部为灰黑泥质粉砂岩薄层,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2)石炭系上统船山组C3c:下段为灰黑色厚层状灰岩,细晶结构,夹白云质灰岩、泥灰岩,缝合线发育;中段为灰白、铅灰色厚层状灰岩,质纯,具瘤状构造;上段为灰黑色中厚层灰岩,含燧石结核。

(3)石炭系中统黄龙组C2h:下段为深灰色灰岩,厚层状构造,细晶~微晶结构,质纯性脆。中段为灰白色灰岩,厚层~中厚层状构造,粗晶结构,灰白色与深灰色多呈交互状,缝合线发育。上段为深灰色、灰黑色白云质灰岩,厚层~中厚层状构造,细晶结构,含燧石结核,岩质致密、均匀,风化后表面可见网脉状裂纹。

(4)泥盆系上统珠藏坞组D3z:岩性为灰黄色、青灰色岩屑砂岩,夹砂砾岩和泥岩,厚层状~中厚层状构造,细粒结构,钙质胶结~泥质胶结。

2.3地质构造

桐庐境内地质构造属于扬子准地台钱塘江台褶带(Ⅱ2)中部华埠——新登陷褶带复式向斜(Ⅲ4)的西北翼,构造整体呈北东50°方向展布[2]。本区域隐伏断裂构造受开化—淳安北东向大断裂、淳安—温州北西向大断裂、昌化—普陀近东西向大断裂的影响,区内断裂构造以北东向为主,发育少量北西向断裂。

瑶琳洞至沈村地质构造属毕浦向斜的南东翼,次一级构造为姚村~高墙头向斜近核部南翼,褶皱构造呈北东向展布,自南西向北东下倾,西北翼地层较为齐全,东南翼多被剥蚀,独山~瑶琳洞一带出露主要为船山组和黄龙组的灰岩,地层走向北东,倾角约为25°左右,倾向北西。

船山组裂隙走向主要为NW310~340°,部分NE20~30°,倾角多大于70°,裂隙面较平直,延伸长度大于2m,部分所见大于5m,裂隙面有少量溶蚀迹象,多为方解石充填。走向NNE节理裂隙可见挤压痕迹,裂隙面相对紧密,特征与褶皱和断裂形态相吻合。黄龙组(C2h)节理裂隙走向集中在NE5°、NW280°二个方向,倾角40~80°均有不同程度发育(图1)。

2.4岩溶地下水

大气降水以分水岭为界向地势低洼处汇流,岩溶水因垂向溶隙向下汇聚成暗河,船山组(C3c)、黄龙组(C2h)和栖霞组(P1q)灰岩属同一水文地质单元,形成瑶琳洞→独山→太阳寺一线相对独立的可溶岩水文地质单元。

灰岩表部溶蚀作用强烈,地下水属裸露型岩溶水。浅部岩溶性孔隙潜水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水位变化很大,向下汇流渐变为地下暗河,水量较丰富,泉及地下河流量10~160 L/s,如:瑶琳仙境、通天河。据区域钻孔资料,钻孔涌水量可达150~500 m3/d,最大达1110 m3/d。

本区地形主要为槽谷状,有利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汇集,灰岩多直接裸露,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汇聚及渗流补给是岩溶水的主要补给源。岩溶泉与地下河相伴相生,互相贯通,地下水沿岩溶管道和溶隙运移径流,形成相对独立的管状系统,分布极不均匀,水力联系各向

图例:1泥盆系上统珠藏坞组,2晚盆系上统珠藏坞组,3石炭系中统黄龙组,4石炭系上统船山组,5二叠系下统栖霞组,6晚更新统坡洪积层,7地层界线,8断裂构造,9充水溶洞,10落水洞,11无水溶洞,12地下暗河出口

图1区域地质

异性明显,各洞穴之间水力联系密切,水位埋深变化较大,岩溶水自分水岭向排泄口呈阶梯状下降形式运动,某段被切露可形成明暗流相间出现。

3岩溶发育特征

3.1岩溶的垂直分带特征

据资料,本区地表多见串珠状溶蚀漏斗和落水洞,有不同高程的巷道式溶洞分布,具有明显垂直分带性。

(1)神仙洞长轴方向NE50~60°,洞身平均高程约95 m,长约136 m,宽约38 m,高5~11 m,无地下暗河流水,溶洞属衰老期。洞内滴水甚微,地下水由洞内落水洞和裂隙向叶板洞暗河系统径流。

魏志范,等:浙江桐庐县瑶琳镇岩溶发育控制因素探讨

地质与工程

(2)叶板洞长轴方向NE25~30°,洞身平均高程为60 m,长约200 m,宽3~20 m,高10~30 m,有地下暗河流水,溶洞属壮年期。

(3)瑶琳洞长轴方向NE60°,洞身平均高程为30 m左右,长约1000 m,宽30~40 m,高30 m,有地下暗河流不,溶洞属壮年期。

3.2岩溶水的补径排特征

本区上游无大型地表水体,所见均为季节性山间溪流,枯水期断流普遍。据此,岩溶水接受上游地表水补给微弱,补给源主要是大气降水下渗。相公山有泉水出露,在坡脚汇流至独山南侧两岩层接触带附近形成有地下暗河入口,流量约为200~250 m3/d。

岩溶水的径流具有垂向和水平两个方向,垂向上以溶隙、漏斗、落水洞等下渗形成,最低至地下水侵蚀基准面,表现为小、细、散的特点;水平向表现为溶洞、地下暗河等,分布于不同高度,是不同地质时期地下水径流的历史印记,总体上呈现瑶琳洞→独山→太阳寺流向,水量集中、溶蚀规模宏大、流速快(图2)。

图例: 1石炭系中统黄龙组,2石炭系上统船山组,3灰岩,

4溶洞,5地下暗河出口

图2地质剖面(A-A)

叶板洞与瑶琳洞暗河系统较为复杂,流量较大,沿途地表均无出口,太阳寺位置见一暗河系统出口,丰水期流量达1.37万m3/d,流出地表后排入分水江。瑶琳洞地下暗河规模宏大,估计地下暗河流量17280~43200 m3/d,若考虑沿途补给,总径流量远大于沈村暗河出口流量[3]。由此推测,沈村地下暗河仅为独山附近地下暗河出口,瑶琳洞地下暗河尚有部分流量被潜埋于第四系之下,除沈村太阳寺暗河口之外未在地表有明显出露。

3.3岩溶水的水化学特征

地下水在径流过程中对岩石进行溶解、过滤、沉积,水化学与岩石交互作用明显,据本区水质分析,岩溶水物理指标为无色、无味、无嗅、透明,水质为软水、弱碱性重碳酸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表1)。

由水质分析可知,岩溶水自上游向下游径流中Ca、Mg和HCO3离子含量逐渐增高,pH值逐渐增大。

4岩溶发育控制因素分析

4.1岩性控制

平面上从分水岭向河谷方向,溶洞分布由垂向形态为主逐渐被水平形态所代替,垂向岩溶及富水性随深度增加而减弱。本区岩溶地层为船山组(C3c)、黄龙组(C2h),栖霞组(P1q)不甚发育。黄龙组、船山组形成岩溶漏斗、落水洞,溶洞、溶隙垂向连通性好。栖霞组灰岩含燧石及泥质含量较高,岩溶以溶痕、溶隙为主,表部为“刀砍纹”状,垂向不发育。

船山组(C3c)和黄龙组(C2h)均为厚层状,灰岩质纯,可溶性强,两都间无明显隔水层,岩性与水力条件相似。该灰岩溶裂隙较发育,形成溶槽、溶沟及落水洞,并形成大规模溶洞,如神仙洞、瑶琳洞、叶板洞等,地下水的径流沿导水通道呈垂向径流。

瑶琳洞~沈村地处毕浦盆地南缘,地质构造为向斜近核部南翼,地下水沿地层产状向核心下游的层间渗流,独山南侧为黄龙组(C2h)与珠藏坞组(D3z)接触,调查显示为压性断裂接触。珠藏坞组砂岩透水性差,属相对隔水层,所处相公山地势陡峻,自然坡度多大于40°,大气降水径流快,不利于下渗,且珠藏坞组砂岩夹有泥岩薄层,渗透性微弱,故黄龙组(C2h)接受珠藏坞组(D3z)侧向补给量有限。

4.2地壳抬升变化控制

新第三纪末期发育上新世剥蚀夷平面,是本区岩溶作用的旺盛期,形成早期神仙洞。早更新世新构造抬升,侵蚀基准面下降使岩溶洞穴初成,溶蚀高程在50~55 m,即形成叶板洞;中更新世早期,气候湿热,地壳进一步缓慢抬升,岩溶强烈,形成高程45 m以上的岩溶洞穴。中更新世末至晚更新初,大坑洞、叶板洞与瑶琳洞暗河贯通,大量地表水汇入,堆积了洞内砂砾层,地下暗河向沈村洞方向发展。

晚更新世末至全新世初期,地壳又一次的较大抬升,暗河下蚀深切,与地表漏斗进一步贯通,暗河在沈村洞出口,形成完整暗河系统,长约2.5 km。现状瑶琳洞洞底标高在30 m左右,根据沈村地下暗河出口判断,出口处距毕浦盆地侵蚀基准面高6~8 m,说明地下暗河尚有发展,仍将下蚀。

本区溶洞具有垂直分带性,神仙洞、叶板洞和瑶琳洞分列于不同高程,与地壳抬升变化历史相吻合。因此,新构造运动决定了岩溶发育生长、发育和衰亡,对岩溶发育规模有决定性作用。

4.3地质构造控制

瑶琳洞目前已探明洞厅可分为8厅洞[4],其中1~4厅洞为高度大于8 m的厅洞,规模巨大,形态繁多,第5~8厅洞为管道式,支洞旁杂,以小型碳酸盐沉积物为主。洞身受断裂构造控制,前半部分基本遵循北东延伸,后半部分明显受北东、北西制约,支洞多、拐角大,通道渐窄。

本区岩溶发育总体受NE—SW走向地质构造控制,地表沿断裂带形成巖溶迹象较集中。另一组为NW330走向的张性(张扭性)裂隙,控制了早期的发育规模和范围,如神仙洞形成。由于次生裂隙发育,沿线形成了串珠状溶蚀漏斗和落水洞,在深部相互连通发育成管道状地下暗河。根据对神仙洞的调查,地表以下20~30 m发育的一层管道喀斯特溶洞,洞底标高95~100 m,洞内至少有二个溶蚀落水洞,说明现代暗河已经下切,向深部发展,张性断裂控制了地下暗河的形成和发展,使它具有现代的规模。

综上,地质构造对本区岩溶的影响,表现为断裂构造对垂向落水洞的分布、水平地下暗河的走向起到了控制。

2017年6月绿色科技第12期

4.4地貌控制

本区地貌总体为溶蚀剥蚀丘陵,山势呈北东走向,山丘间形成“U”字形次生谷[5]。大气降水由地势较高地带向低洼地带径流,次生谷是地表水汇流的集中径流渠道,发育季节性山间溪流,沟谷已下切入岩,冲刷明显,而独山南侧田垄里一带侧无明显溪沟发育,地表水自两侧山坡汇流后,以暗河形式汇入地下。因此,丘陵山坡主要起到了汇集地表水的作用。

大气降水多沿降落漏斗或落水洞汇流,径流短,流水作用在微地貌上发育有溶隙、溶槽、溶沟等,表现为小而散的“奇珍异石”特色[6]。因此,地形地貌决定的汇水条件是表部岩溶特征的主要因素。

5结语

本区岩溶主要发育于船山组和黄龙组灰岩,栖霞组相对较弱,瑶琳洞~独山~太阳寺以规模不一的岩溶漏斗、落水洞、溶洞及地下暗河形式形成相对独立的岩溶水文地质单元,具有一定的连通性。

非可溶岩对本区岩溶发育影响小,地形地貌起到了地表水的汇流作用,形成小而散的特点;地质构造对垂向落水洞的分布、水平地下暗河的走向起到了控制;不同地质时期新构造的升降运动,对本区形成岩溶的规模有决定性作用。

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本区岩溶具有垂向分带和水平贯通的规律,这对岩溶洞穴旅游资源的空间开发和岩溶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了规划依据。

参考文献:

[1]

魏志范,雷钢.浙江省桐庐县神仙洞环境地质调查报告[R]. 杭州:浙江省工程勘察院, 2015.

[2]浙江省地质矿产局.浙江省岩石地层[R].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

[3]佚名.浙江省水文地质志[R].杭州: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1996.

[4]周宣森.浙江瑶琳洞及其洞穴堆积[J].杭州大学学报,1981(1):91~99.

[5]欧阳孝忠.岩溶地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6]田永军.水文地质手册(第二版)[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控制因素岩溶
岩溶区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研究
四川盆地高石梯地区灯影组第四段岩溶储层研究
岩溶矿区地下水资源储存与管理
浅析如何提高食品检验准确性的控制因素
浅谈水利工程造价的控制因素
提高食品检验准确性的主要控制因素
企业成本控制方法改进研究
QA在药厂环境检测方面应知应会①
岩溶地区工程勘察方法浅析
《中国岩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