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轮中美全面经济对话星期三晚间在华盛顿落幕,双方没有举行记者会,美方发表了一个简短声明,中方做了小范围吹风。美方的声明说,中方认同双方的共同目标,即双方应共同努力消减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中方的吹风说,双方谈得非常坦诚、友好和有建设性。
但是西方主流媒体近乎一边倒地评论说,这次对话“冷淡”“成果寥寥”,并认为它标志着中美“蜜月期结束了”,预测特朗普政府将对华“转为更加强硬的政策”。
双方没按预期的那样举行记者会,看来不无原因。不过双方也都没有在第一时间强调分歧,这也是重要姿态。中方的通气会上说,美商务部长罗斯在对话结束的发言中说,“双方通过建设性对话,增进了相互尊重,促进了相互理解,为美中双方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罗斯一定是这样说的,同时美方没有把他说的这番话告诉媒体,这显示了美方态度及美方与媒体关系的微妙之处。
美国主流媒体是很希望发现中美“谈崩了”的信号的,它们有这方面把一说成十的强烈愿望。它们未必很想中美在经济上对抗,但它们特别想看特朗普政府的笑话,如果能够宣扬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失败了”,这是它们巴不得的事情。
在中美经贸关系问题上,美国媒体从来演的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角色。嫌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大,不公平,这是外行从远处看中美贸易的印象。一开始特朗普也会这样认为,但是双方深入交流之后,就会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问题出在美国畸形的对华贸易政策,揣着中国想买的高新技术产品舍不得卖,却要把没有竞争力的转基因农产品和大路货汽车等使劲儿卖到中国,而中国卖给美国的都是它需要的商品。这怎么改?
美国贸易官员与中方认真沟通、并且了解了实情之后就会发现,美国的出口落后是本国经济结构出了问题所致,不仅对中国出口难,美国产品在世界很多市场上都不受欢迎。美方在强行要求美国人生产什么,世界就吃什么用什么,而全球消费者是喜欢什么买什么,美方如何能推得动?
美国的大学有吸引力,用得着拿到中美对话上去说吗?有的美国大学里近1/3的学生都来自中国,这是多么巨大的美国对华教育出口。但是当中国人喜欢德国车、日本车的时候,华盛顿又如何逼中国消费者帮着品牌和性能都很一般的美国车在中国市场完胜呢?
中国是个温和的国家,不可能有同美国对抗的意愿,但是第一,中国有自己国家安全的利益底线,必须守护。第二是,中国政府不能掏腰包给美国商品做广告,或者开党员大会动员大家都买美国货。中国政府肯定愿意帮着减少美国贸易赤字,太大的贸易顺差对中国也非好事,但是是美国的问题,中国人解决不了。
美方只能推动北京做不伤害中国国家安全和中国市场能够接受的调整,在这个区间内相信中方也会有积极性。但是一旦美方想要强中国所难,那么无论华盛顿施加多大的压力,都不会有用。
如果美方用征收惩罚性关税的方式对待中国商品,那就是启动贸易战了,中方势必依国际惯例进行报复。贸易战的结果是双输,美方的损失可能会小于中国,但那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总之其结局决不会是给特朗普政府加分的。
理性恐怕是最重要的,特朗普政府需要在美国舆论对中美关系的一片唱衰声中保持清醒。如今很多唱衰者因为不喜欢特朗普总统而进一步扭曲了他们自己对中国的认识,他们的偏执更加失去了克制。特朗普总统应当超越他们的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