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心敏
【摘要】实现全民阅读,为民众提供优质阅读服务,是国家创建公共图书馆的初衷,以公共图书馆作为阅读平台,力求提高图书馆服务效能,以满足民众高品质的阅读需求。由此得知,关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提高服务效能,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我国民众的文化素养,实现文明社会的创建与发展。同时,还促进了优秀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所呈现的作用与意义极为深远。因而,本文就如何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展开具体分析,旨在找出有效途径,为满足全民阅读需求提供优质服务。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策略
前言:以提高服务效能为主题的公共图书馆发展建设理论,首次提出于党的十八大工作报告中。就公共图书馆建设,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服务效能的标准,主要体现在覆盖强度大,服务标准规范化等方面。同时,国家专门制定了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纲要,其中明确强调公共图书馆要全面体现人文理念,加强民众阅读服务水平。不仅可以促进公共图书馆发展建设在深度和广度层次的提升,同时,也是为更好地实现文化高效传播,提供更为完善的文化传播平台。
一、目前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现状分析
(一)服务意识薄弱
效能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词汇,服务效能其所涵盖的内容大致体现在服务效率,质量以及管理水平等各方面。尤其是服务效率,关系着公共图书馆能否在时间维度上占有主要优势,从而为民众提供高效阅读需求。以服务效能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加强公共图书馆的重点建设,有助于以“提供国民整体素质”为目标的全民阅读项目的推动和普及[1]。然而,就目前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而言,馆内管理以及服务人员服务意识薄弱,导致服务水平严重滞后,这也是导致馆内效能降低的重要原因。
(二)服务人员建设不足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建设中,凸显出诸多问题,尤其是图书馆服务人员数量以及质量上的缺陷,是目前制约图书馆服务效能提高的显著性因素。服务人员建设不足,将导致图书馆服务无法满足民众阅读需求,降低了民众阅读热情与阅读质量,不利于图书馆的持续发展建设。据了解,我国公共图书馆有上千所,分布在不同的地区,然而,实际参与到公共图书馆建设中的服务人员极为短缺,导致馆内服务部门出现较大程度的人才缺口。服务人才之所以会严重短缺,主要原因在于国家以及图书馆管理人员缺少高素质人才引进的重视。过于注重公共图书馆硬性设施建设,而忽略了高素质服务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三)绩效分析缺乏科学性
加强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重点考核,可以为其今后的发展、改革提供具体依据。而考核工作中,最为有效且普及度比较高的考核方式,要数绩效考核管理形式。然而,就公共图书馆建设,相关人员在进行绩效考核时,缺少完善性的数据分析作为服务效能评判依据。最终,导致所获得的考核结果过于片面,与公共图书馆的实际绩效成果存在较大出入。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缺少针对性政策为考核工作提供政策导向,以及缺乏完善性的管理,評价机制建设。
二、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具体途径探究
(一)加强法制环境建设
加强法制环境建设,提高公共图书馆管理水平,在实现全面阅读过程中呈现出较为深远的意义与价值。公共图书馆要想获得良性的发展建设,必须有足够法律机制为其提供政策导向,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机遇。因而,在公共图书馆建设前夕,首要工作是制定完善性的法制、政策,规范法制环境建设。首先,国家试图通过弥补《公共图书馆法》中存在的法律漏洞,来促进良性的法制环境建设,以满足公共图书馆的全面发展需求[2]。在政府的干预下,加大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资金投入,以及引进先进的服务设备,资源。同时,在针对性法律、政策的引导下,可以净化公共图书馆资源采购环境,提高服务资源、设备采购质量。
(二)创建人性化的服务体系
公共图书馆,是国家针对全民阅读重点项目,所构建的基础设施,旨在为民众提供更为便捷的阅读平台。从而提高民众的阅读参与积极性,提高我国民众的综合文化素养。不仅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加强了国际文化的深入扩展,同时也是推动文明社会发展进程的一项重要途径。公共图书馆必须具备完善性的场内管理设施,优化性的馆内环境,才能更好地为民众阅读提供高质量服务。因而,相关机构必须加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点建设,使之在馆址、馆内设施,以及开放时间等方面全面符合民众阅读需求,力求最大程度上提高民众阅读质量[3]。比方所,关于馆址的选择,最好选择在城市中心,交通条件比较便利的区域。同时,在服务体系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民众阅读所产生的资金投入标准。相关人员一定要严格控制民众阅读资金投入,深入考虑民众的经济状况,或者设立免费阅读日,来激发民众的阅读热情。
(三)加强公共图书馆的专业化策划
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初衷,在于为普通大众提供便捷的阅读渠道,和优质的阅读环境,以保障全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显著提升。因而,在对其开展综合管理工作中,专业策划是管理工作中的关键性环节,相关人员必须提高图书馆的专业策划水平,以便更好、更快地实现服务效能的提升。首先,馆内服务人员必须更新服务理念,明确服务目标是“具有阅读热情的普通大众”,而不是带着有色眼光去甄别阅读服务对象。充分展现以人为本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营造公正、平等的全民阅读环境。
(四)制定完善性的管理机制
管理人员要结合公共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加强完善性管理机制的建设。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在线管理平台,提高管理质量。同时,相关人员要规范馆内规章机制,要求服务人员务必严格遵守具体机制,执行服务职能。如若在开展服务工作中因个人疏忽,造成民众兴趣丧失,将视情节严重程度对其给予一定的处罚。并且,在公众区域设立意见箱,鼓励民众积极发表关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性意见,从而针对性的调整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效能。
结论:综上,要想更快、更好地开展公共图书馆建设,提高全民阅读的服务标准,与服务效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问题。同时,提高公众服务标准,在图书馆持续性建设及发展中呈现出不可估量的作用与意义。因而,为了推动全面阅读发展战略,相关人员必须提高图书馆建设责任感,在图书馆发展规划过程中侧重于服务效能的重点提高。从而提高民众的阅读热情,真正意义上实现文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猛.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有效策略[J].艺术科技,2016,(11):327.
[2]祁勇.公共图书馆提升服务效能的途径[J].才智,2016,(27):263.
[3]邱冠华.公共图书馆提升服务效能的途径[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04):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