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从大学生入党动机谈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2017-07-20 23:58李峨
魅力中国 2016年45期
关键词:入党大学生

李峨

【摘要】大学生入党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发展大学生党员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影响大学生入党的积极性。内部动机都具有一定的指向性,通过这些不同指向性的动机剖析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大学生入党动机是其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行为的内部动力之一,从内部动机上分析,入党动机不同在追求入党过程中表现就不相同,就产生了对党的宗旨认识的不同,以及意识的不同。

【关键词】大学生;入党 ;高校学生党建

本文从大学生入党动机入手,笔者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把学生大体分为理想信念型、自我提升型、盲从被动型和功利投机型的入党动机表现。通过入党动机不同提出几点确实可行的方法:1.坚持正确、政治标准,走出党员发展的误区;2.开展各种形式入党动机教育;3.重视过程培养,逐步端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

1.大学生入党动机类型及外部表现

1.1 理想信念型

大学中有部分学生通过自身的经历、家庭熏陶、学校教育,从内部真正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类学生认同入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他们不断地向党组织靠拢,以多种形式表达着个人的入党意愿,争取自己最快成为一名真正中国共产党党员。

1.2 自我提升型

在学生自我提升时,不自觉的对中国共产党有一定的认识和感情,但这些情感往往还不够深刻,在政治上的信仰还不够清晰。但是,这类型学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上进心,他们对入党与评优、争取奖学金等,或将入党作为自己追求事业上的重要附加因素。这些学生应该是党组织发展的重要对象,入党动机基本正确,但有待于进一步从政治角度提高对党的组织性质、宗旨目标等党性认识,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取向。

1.3 功利投机型

这一类型的学生在思想上对党没有正确的认识,对党没有任何感情,只是从个人私利出发,把入党作为自己的政治资本砝码和实现个人欲望的捷径,或作为就业时获取理想职业的通行证。具体表现为:

1.3.1 政治资本型

在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的负面效应影响下,有些大学生认为成为党员是进入仕途的通行证,如果没有党证就难以在仕途的中有所发展,这些学生一般不在行动上努力,只是想通过拉帮结伙达到入党的目的。持这种动机入党的学生不多,但对党的危害极大,我校党组织严抓入党流程,坚决杜绝持这样入党动机的学生。

1.3.2 择业砝码型

这些学生的入党动机属于实用主义,功利性目的非常明显。他们看到当前工作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少单位将是否是党员作为考察的选人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些学生在追求入党的过程学习、活动等各方面都表现很积极,但入党的动机不纯,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从调查研究结果看,各种入党动机学生的比例是:2008年河北高校调查显示,在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受访大学生中,入党动机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信仰的占29.8%,出于个人前途考虑的占到59.1%,完全随大流、没有过多考虑的占11.1%;另外还有13.6%的大学生认为入党没有用[2]。2010年西南大学对12所高校的6000名大学生调查研究显示,因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入党的大学生仅有18.4%,为了提高身份地位,让自己在就业中具有更完备的条件的占36.9%,随大流,跟风的占8.7%,不了解的占3.0%。这些研究结果说明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不可忽视。

2.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实思考

2.1 坚持正确、政治标准,走出党员发展的误区

能否坚持标准发展党员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关键,是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纯洁性的重要保障。当前高校发展党员存在着以下误区:

2.1.1 重数量,轻质量。高校某些院(系)基层党组织、党务干部和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过分看重学生党员的比例,甚至把学生党员发展的数量作为自己的工作业绩。盲目追求发展数量,努力完成党员的指标。因此入党不严,甚至人为降低门槛,简化培养考察程序,把一些不标准的人拉进了党内。

2.1.2 重行為表面现象,轻内在动机本质。主要表现在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生活动量化分数。而忽略学生入党深层次的动机状况考察。这种倾向的另一种表现是在培养考察过程中,忽略或轻视对培养对象实际行动的考察,容易被表象所迷惑。

2.1.3 重感情,轻标准。表现为个别党务工作者的以自己好恶作为发展党员的标准。因此,重视那些经常讨好自己同自己关系密切的学生,关照那些有钱有势的学生,而对其他学生的政治进步关注不够。

3.开展各种形式入党动机教育

要注意通过党课、思想政治课和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党性原则、组织观念、党员条件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实现入党动机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

4.重视过程培养,逐步端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

入党动机教育要从选拔积极分子开始。严把选拔的质量关,慎重选择重点培养对象,健全入党积极分子考核的指标体系,通过多种途径向党内、党外公示,增加透明度,保证入党积极分子的质量。对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学生,要主动和其谈心,交流思想,逐步使他们对党的认识从感性向理性的升华。

5.建立健全大德育体系,优化大学生入党动机

加强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仅从高校内部而言优化大学生入党动机需要党、政齐抓共管,专职党务工作者、辅导员和专任教师工作共做。端正入党动机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和政治理论课的引导。学生正确高尚的入党动机是课堂内教育的结果,也是校园文化陶冶的产物。高校要克服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只是党务工作者和辅导员职责的错误认识,要树立大德育观,建立健全高校德育体系,全方位地给予学生以正确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严佳.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成才之路.2013(24).

[2]苏立岩,马馨,温成涛.吉林省大学生入党动机浅析及教育对策初探[J].现代交际,2012(2).

猜你喜欢
入党大学生
申请入党,是否需要多次提交入党申请书?
火线重温入党誓词
确定入党介绍人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重温入党誓词
向党旗宣誓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