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磊磊
【摘要】随着绿色与低碳经济的发展,面对能源匮乏与环境污染的巨大压力,针对发电厂节能减排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介绍了发电厂节能减排的意义,然后从节煤、节电、节油与节热四个方面分析了节能减排的技术方面,最后从建立机组节能评价指标系统以及节能管理制度体系分析了节能减排的管理方面。本文对于发电厂的节能减排策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与实用价值。
【关键词】发电厂;节能减排;策略
近年来,随着绿色经济与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仍然是世界能源消耗大国。在国家能源日益匮乏,污染依旧严峻的新形势下,坚持节能减排战略方针,有利于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创造和谐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打造一个幸福小康的绿水青山世界。
目前,电力行业特别是火力发电厂在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实现节能减排战略目标占有重要地位。
1.發电厂节能减排的意义
首先,发电厂节能减排可以节约能源,缓解能源匮乏的局面。我国发电厂以火力发电厂为主,火力发电厂以燃烧煤炭为主。煤炭利用率比较低,就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势必会给我国能源带来更大的压力。以一台300MW机组为例,该机组全天可发电利用小时数12h,标准煤耗率如果按照降低1g计算,那么全天可节约燃煤3.6t。因此,发电厂节能减排可大量节约能源,进而降低能源方面的生产成本。
其次,发电厂节能减排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缓解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在火力发电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碳、硫、氮的氧化物以及其他固体小颗粒等灰尘,这些物质的大量排放,会在空气中大量聚集,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变化,很容易造成温室效应、酸雨以及雾霾等问题。因此,发电厂节能减排会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从而缓解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减少了国家社会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
最后,发电厂节能减排可以促进科技创新,提高我国的科研水平。火力发电过程设备众多,过程控制比较复杂,是一个联系紧密、,密切相关的发电系统。通过一些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控制的准确精度。特别是一些新型燃烧技术的推广、锅炉部分的新型技术改造的使用以及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了我国电力行业的技术创新,进而提高了我国的科研水平[1]。
总之,发电厂节能减排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还可以促进科技创新,进而提高我国的科研水平。因此,坚持发电厂节能减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发电厂节能减排的策略
为贯彻落实节能减排战略方针,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现从管理层面与技术层面分析节能减排策略
2.1 发电厂节能减排技术层面
发电厂节能减排技术层面基本上涉及到四个方面,分别为节煤、节电、节油与节热。
2.1.1 节煤方面
如何充分利用煤炭,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部分。在制粉过程中,煤炭因为不同的产地具有不同的煤质,应该充分利用煤炭的化学比例成分,结合锅炉的结构特点与燃烧特点,进行选择并搭配优质煤。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减少煤炭的消耗,使其充分利用,而且可以减少设备的磨损,使其充分研磨。在锅炉燃烧过程中,为使煤炭充分燃烧,并且提高燃烧稳定性,通过控制火焰中心位置以及烟气量控制、受热面控制,可以有效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避免燃烧不充分以及出现结渣现象。
2.1.2 节电方面
节电方面涉及面广,属于厂用电领域。它包含磨煤机耗电率、排粉机耗电率、一次风机耗电率、送粉机耗电率、引风机耗电率、电动给水泵耗电率、凝结水泵耗电率、循环水泵耗电率、脱硫耗电率、除灰除尘耗电率等[2]。在检修以及启动过程中,通过采用合理的主接线方式,合理的设备启用顺序,减少机组停运次数以及减少电机空转时间,以达到降低电耗,并且减小对设备使用寿命的影响的目的。针对一些电耗比较大的定速运行方式的电机,通过增加变频调节器,来降低电动机无用电耗。
2.1.3 节油方面
在火力发电过程中,微油点火技术系统通过空气压缩,然后将其通入微油点火枪系统,将燃料油喷洒成雾状。相比较常规点火系统,这一技术利用效率比较高,产生的热量比较大。该种技术投资相对比较小,适用煤种范围相对比较广,节油效果十分明显。
2.1.4 节热方面
在火力发电过程中,温度高,压力大,难免在热量传输过程中会出现热量散失。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余热,是提高热能转化的重要环节。通过采用低压省煤器,与热力系统连接,通入低压加热器系统,形成一个气、水的循环系统,提高了余热的利用效率以及热能的转化效率。
针对锅炉排污系统中的余热,通过增加一个冷却器,重新回收排放的余热,从而使热能得到充分利用。
2.2 发电厂节能减排管理层面
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系统以及管理制度体系,来完善并加强发电厂的节能减排工作。下面将从建立机组节能评价指标系统以及节能管理制度体系来分析。
2.2.1 机组节能评价指标系统
基于以上分析,建立机组节能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很好的了解机组的能源利用效率。节能评价指标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节煤、节电、节油与节热;另一类是氧化物与固体小颗粒的排放。通过节煤、节电、节油、节热等方面的指标,来发现并改进机组节能的不足,更新改换甚至研发发现的技术问题。通过碳、硫、氮的氧化物以及其他固体小颗粒等指标来检测污染物的排放量,若发现不合格的项目,通过技术引进或者项目研发改进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量。
2.2.2 节能管理制度体系
针对评价指标,发电厂应该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建立厂级、部门与小组的管理机制,明确各自的责任,通过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的考核机制,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以达到深入学习节能减排的管理办法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岗位培训以及节能减排的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节能减排的素质水平。
总之,通过完善节能管理制度体系与加强机组节能评价指标检测,对发电厂的节煤、节电、节油、节水以及污染物排放进行深入考察与管理,最终,实现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钊.火电厂节能降耗的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15,(05):47-48.
[2]董青,王兴武,张照彦.火电厂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0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