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2017-07-20 22:40王芳
南北桥 2017年13期
关键词:游戏环境氛围幼儿

王芳

【摘 要】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的需要。游戏的主导者应该是幼儿,幼儿游戏的主题、玩具的选择及游戏的规则和过程都应由幼儿自己来确定。教师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儿的游戏自主权,走出真注意假商量的传统游戏模式,做到“放”“导”结合,为幼儿游戏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些必要的准备和帮助,让幼儿成为游戏活动的真正主人。

【关键词】幼儿 游戏主人 游戏环境 氛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204

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主表露,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它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不是教师把知识告诉幼儿,让幼儿被动地、静止地去接受,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在游戏中,幼儿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不同的游戏中,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一、在游戏中给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游戏是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幼儿在游戏中有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发交流游戏的情节、内容等;教师可创设一些环境和条件让幼儿开展游戏活动,幼儿才是游戏真正的主人。如何使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我觉得应该在游戏中给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

首先,要提供充分的材料创设丰富的环境,给予幼儿想象的空间,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要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投放幼儿游戏中所需要的相关资料。

(一)自己选择“今天玩什么”

真正的游戏活动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进行的百玩不厌的活动,所以老师不妨问问孩子们:“今天你们想玩什么游戏呀?”这么一问,孩子们会觉得:游戏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可以选择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他们选择的游戏,可能是孩子们已经玩了又玩的游戏,大人也许觉得无太多乐趣的游戏,但却可能是孩子们所钟爱的。因此,我们就可以尽可能去满足他们的游戏需求,也只有通过让他们自主选择后,他们才会玩得尽兴,学得开心,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自己选择“怎样玩,如何玩”

自己选择“怎样玩,如何玩”。游戏都有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游戏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可以在孩子选择了“今天玩什么”后,再来问问:“你们想怎样来玩这个游戏呢?”此时,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规则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是不合理的。当一个游戏提出多种玩法时,我们可以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就会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这样玩是最好的”。

通过实践,孩子们提出的规则要求没办法完成或是很难完成时,我们也要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又会得出另一个结论——“这样玩是不行的”。游戏中的规则是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确定的,而不是外界强加的,这样幼儿才愿意自觉遵守。实践证明在游戏活动过程中,让孩子们自由地选择了行为方式,才能真实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他们的发展水平,毫无拘束的表露他们的思想感情,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语言能力和交往能力。

(三)自己选择“用什么玩”

孩子对游戏材料的要求,主要不在于它们的外表形象,而在于这些材料是否能成为玩具,是否能利用这些材料进行游戏。游戏材料虽然是代替品,但孩子们对其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他们常常自发的就地取材,周围有什么样的材料,就拿什么作材料。所以任何一种东西在孩子们手中,都可以想象成游戏中的玩具,只要给孩子想象的空间,他们的创造力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因此,孩子们在玩游戏时,我们不必强加一些要求给孩子,非得规定什么材料是玩什么游戏用的,来束缚他们的思维力、想象力。游戏中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材料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儿真正产生兴趣和自主体验,才能使幼儿以自己的方式、速度将外部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经验。

(四)自己选择“什么时候玩,玩多久”

游戲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喜爱,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所以孩子们常常玩了还想玩,总也玩不够。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在游戏前先问问:“你们愿意什么时候再玩这个游戏?你们还想玩多久?”让他们自己选择合适的时间来继续玩,老师可以和孩子通过商量来一个约定,而约定一旦形成就一定要遵守这个约定,从客观上培养了孩子的时间观念和责任意识。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

游戏让幼儿自主选择,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往常孩子们在幼儿园时,游戏常常由我们老师来精心设计,幼儿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动的、机械地听从调动,孩子们为了完成任务而游戏,抹杀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禁锢了幼儿的创造力,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决定了教师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教师的主导与幼儿的主体是辩证统一的,教师主导作用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是幼儿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那么,在游戏这一对幼儿发展有着重大作用的活动形式中,教师应如何发挥其主导作用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保证幼儿快乐地游戏呢?

(一)创设游戏环境,营造宽松氛围。

游戏之所以受幼儿的喜爱,取决于它给孩子带来的快乐体验,游戏过程中身体和精神上的放松。温馨的游戏环境可以激发孩子游戏的愿望,自由宽松的游戏氛围可以促进幼儿在游戏中表现自己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和孩子一起布置游戏的环境,在布置的过程中,运用幼儿已有的社会经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按照他们的意愿来布置。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不应该过多,幼儿参加的不仅仅是原本意义上的表演和游戏,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按照自己对环境的理解,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材料,尽情享受自主游戏带来的快乐。为此,教师应多给幼儿说的机会,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同伴,让幼儿自己与同伴交流,对幼儿持接纳的态度。只有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孩子的自主权才能得到发展,才能在游戏中充分地体现出主体性。

(二)进行有效的观察。

要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有效的指导,就必须以有计划的观察作为前提。这样,教师才能深入了解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才能有的放矢地指导幼儿的游戏,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适合幼儿需要的、有针对性的游戏指导计划。幼儿游戏时,教师应仔细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幼儿喜欢的游戏主题、玩具材料、幼儿在游戏中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游戏中遇到了什么样困难,解决了没有,如何解决的,幼儿通常和谁一起玩等等。观察后教师应对游戏情况加以分析:为孩子提供游戏时间和空间是否合适,材料怎样投放,儿童兴趣是什么,认识经社会性有没有变化,还存在什么问题等等。教师只有在有效的观察分析后才能明确该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参与幼儿游戏,哪些幼儿需要帮助,需要什么帮助等,也只有在分析总结后才能及时调整游戏的目标。

(三)积极的评价游戏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评价=成就”。游戏结束后的评价是教师组织指导幼儿游戏的重要环节,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教师对每次幼儿的游戏情况一定要进行具体的评价,积极的评价不仅是对孩子此次游戏活动的认可,也是对下一次活动的期望。教师对待孩子的态度会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和能力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可对幼儿执行游戏规则的情况作小结,表扬肯定积极的行为,也应注意对游戏活动的质量予以评价鼓励。如幼儿有哪些新玩法、新创意等。教师还要注意进一步提出深入开展游戏的新要求,激发幼儿新的需要。

游戏是儿童产生高级心理现象的重要源泉,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游戏也是幼儿的天性,是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要正确处理好关系,让幼儿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主动得到发展,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游戏过程中,教师做到“放”“导”结合,会让幼儿更深地体会“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从而也会体现出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的真谛。

猜你喜欢
游戏环境氛围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浅析如何让孩子在快乐游戏中成长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