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枝平
活動目标
1. 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尝试用超轻彩泥塑造出各种形态的大熊猫。
2. 能用团、揉、搓、连接等方法制作熊猫,提高造型能力。
3. 积极参与创作活动,感受、体验玩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秋游活动观看熊猫馆,给了孩子们近距离与大熊猫接触的机会,他们不仅观看了熊猫表演,还对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
物质准备:师幼共同用小竹子创设的环境“印象熊猫”、各种姿态的熊猫照片、超轻彩泥、刀具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知道熊猫的外形特征
1. 幼儿结合图片交流熊猫的外形特征及身体各部位的颜色。
2. 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图片中熊猫的样子,感受熊猫活动时的各种姿态。
师:图片中的大熊猫抱着竹子,吃得津津有味,谁想来学学它的样子?
二、交流讨论,了解泥塑的基本方法
1. 引导幼儿思考、讨论和构思我最喜欢的大熊猫。
师:我们刚刚模仿了各种姿态的大熊猫,你想利用超轻彩泥做一只什么样的熊猫?
2. 介绍工具材料,讨论泥塑大熊猫时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①头与身体连接时用力不要太大,以防变形。
②制作眼睛、嘴巴、竹叶等小细节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搓圆、塑形。
三、大胆造型,感受泥工活动的快乐
1. 幼儿分组进行泥塑活动,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结合自己的构思及图片中大熊猫的神情姿态,塑造出各种形态的大熊猫。
2. 启发幼儿从熊猫的五官、四肢、握竹子的姿势等入手,想一想,变一变,塑造出一只与众不同的大熊猫。
3. 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为其做局部示范,也可鼓励其模仿同伴作品,逐步提高造型能力。
四、展示作品,分享制作过程的创意
1. 请幼儿将制作好的泥塑大熊猫放在师幼共同创设的“印象熊猫”小竹林里,并与同伴说说自己作品的造型及独特创意。
2. 教师对幼儿积极尝试造型大熊猫的热情给予肯定,鼓励幼儿相互欣赏、分享创作的快乐。
作品欣赏:
早期教育(美术版)2017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