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转型期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

2017-07-20 17:31庞辉王辉
武术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生存社会转型发展

庞辉+王辉

摘 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演绎归纳法等研究方法,结合社会转型期的特点,以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状况和社会转型期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生存环境因素,提出发展策略:(1)利用政府经济宏观调控挖掘少数民族体育特色;(2)引导乡土教育理念,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3)整理历史脉络拯,救濒临失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旨在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思路与理论依据。

关键词:社会转型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生存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5—0001—03

中国社会转型是指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即从传统的自耕自足自然经济社会、农业社会、乡村社会、半封闭社会向现代的经济社会、工业社会、城市社会、开放型社会[1]。而社会转型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伴随着经济、文化、政治等一系列变化,对社会改革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拥有汉、维、哈、回等14个世居民族,同时孕育着具有特色的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文化,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拥有54个民族。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备受关注,所以梳理内因与外因相互叠加的双重问题,分析传承与流失之间的矛盾问题等,是社会转型期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其生存与发展的两个层面进行研究,旨在为保护与传承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功能性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搜集文献资料62篇,查阅民族学、体育学等相关书籍,凝练重要观点,寻找问题,为本研究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1.2.2田野调查法

通过参与民运会的机会,身临其境与项目现场的传承人接触,并展开交流,以及前往民族聚居地进行调研,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为本研究提供实践基础。

1.2.3演绎归纳法

对搜集的资料与口述记录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并且有针对性的拓展叙述,形成逻辑理论,结合历史发展脉络,为本研究提供研究的具体思路。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状况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系统内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因素,在一起排列组合后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整体[2]。少數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民运会”)是在1953举办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上发展而来[3]。而新疆民运会始于1985年,其主题突出“以大众健身为主体,挖掘健身价值与功能”,倡导美好新疆的和谐社会与家园,积极推动多民族融合的伟大事业,实现现代化社会全民健身理念。目前已经整理出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各类项目278项,包括竞赛、表演、民间体育以及民间游戏等项目。如表1的概况,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规模逐年增加,运动会进行的竞赛大项不断的更新,基本保持在12项,表演项目同样在发展,竞赛项目与表演项目相互转换,体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鼓励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为一些濒临危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提供了发展契机与平台。

2.2 社会转型期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生存环境

2.2.1经济环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社会体育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前比较隐蔽的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等冲突形式在这一时被激发出来[4]。社会转型是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必然结果,现阶段世界经济带一体化模式不断的推进,同时也促使我国经济的增长率,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社会化面貌不断改观。所以,经济的发展给予了少数民族传统项目的发展机会,而借用西方运作模式是最为直接的做法,在新疆维吾尔族中,有一项传统体育项目达瓦孜,正是得益于新疆的经济高速发展,借鉴国外一些体育赛事的运作方式,成功的发展壮大,他们从表演到自身造血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于他们的成功,有很多维吾尔少年也投入到达瓦孜的训练表演中来,这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都起到了正向的作用。

2.2.2城市化环境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它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阻挡的潮流,同时也是文化形态的变迁过程[5],它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也是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的过程[6]。在新疆,生产与生活的方式是多样化的过程,主要由游牧生产向农业定居的方式比较普遍,比如哈萨克牧区,就是典型采用骆驼为交通工具的生活模式,而转成农业或定居后,骆驼的数量急剧减少,与骆驼有关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日渐稀少。同时,城市化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也有正向作用,它使得一些强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更好地发展,并与现代体育有机结合起来,由于城市化的生活节奏,使得人们更加愿意从事一些休闲娱乐运动,在新疆,近几年在各种健身馆出现的麦西莱普健身操,使得人们对这种维吾尔舞蹈的热爱迅速升温,对其的研究与关注也层出不穷。

2.2.3教育环境

教育是维系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途径,而文化的发展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所成就的,非短期见效而成,是长期积累与探索的过程。而在文化的传承中,其自身拥有不可替代的领动性,因此,文化意识的培养才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点之举。作为文化传承的的教育而言,教育体系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社会转型期也带来了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发展,而目前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乡土普及率并不高,更不用说全面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所以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的过程中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2.2.4历史环境

随着民族融合程度的加深,民族传统体育逐渐展现出凝聚性,民族体育文化更多与国家命紧密联系[7]。在历史环境环境改变的初期,即指解放初期、文革时期以及现代化社会的过渡转型,那么在此转型过程中,一些封建迷信、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渐被淘汰,而随着现代化文化浪潮的冲击,原本具有古文物与文化价值的标志性符号同时流失,使得部分少数民族传统项目彻底失传。如在解放前,新疆很多地方由于生产力低下,盛行萨满教,一种原始宗教,据在新疆阿勒泰调研时,通过对几位哈萨克老人的访谈,对于萨满教,由于政府的取缔,他们称之为“巴克思”的从业人员,很快就消失了,而现在很少有人能跳他们曾经跳过的萨满舞。所以,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原本能持续遗留下来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原貌,已经寥寥无几,需要重新汲取营养促进其发展。

2.3 发展策略

2.3.1利用政府经济宏观调控挖掘少数民族体育特色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宏观调控是把握经费投入法人主观方向,而经费投入是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物质条件,许多特色项目因为传承人迫于生活的压力,放弃原有的技艺,造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稀少,并且马失前蹄。那么在这样的过程中政府主导的功能应该具备强大的作用,而利用西部经济开发的重要举措是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良好时机,所以,利用政府经济宏观调控是可实施之举。

2.3.2正确认识城市化的两面性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

城市化能够带来丰富的生活与灿烂的现代气息,同时也造成原生态文化的消失。所以,在城市化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此问题的两面性是时代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理念,而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请进城市进行特定区域安置,或者设定特色保护区,作为学习与实习的基地等,进而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保护生存的最后一片净土,并能创造经济效益。

2.3.3引导乡土教育理念,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乡土教育是原始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途径,它具有地域特点,能够起到积极保护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作用,还能够加以整理形成小范围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及提炼成为校本特色品牌。那么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发现,新疆各地域都具有特色,都有资源开发与利用,关键是怎么样合理的引导,所以,在乡土教育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提炼出的体育文化是可以被接受的,同时也期待通过组织研讨,注重方式与方法进行开发,最后达到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目的。

2.3.4整理历史脉络拯救濒临失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历史是记载数据与资料的一种方式,是过去或发生的事物之总和,所以,整理历史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的文献、图案、影像等资料,是发现濒临项目的一种途径。随着社会的变迁、环境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历史遗留的许多问题都迫切需要后世整理加以解决,少数民族项目发展经历过历史的变迁,是带有痕迹的历史画卷,而拯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验证社会发展的过程,并不是社会的退步,而是寻找问题的根源,更不是纸上绣花,所以,整理历史脉络是拯救濒临失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一种可靠手段。

3 结语

人的思维与观点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发展而不断波动,而对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既要认识其积极的方面,也要认识到消极的一面。結合其独具特色的经济、社会、教育、历史等因素,综合分析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机制,是促进该事业发展的必须步骤。纵观目前保留比较完整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经过了历史的洗礼,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值得其他项目借鉴。在对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态度上,要反对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妄自菲薄,对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自信,总是认为西方的体育才是强势体育,忘记了西方的体育最初也是由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而来,迷失了自我,在传承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另一种观点是夜郎自大,又掉入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之中,总认为自己什么都是最好,不愿接受任何方式的改革,其实反而深陷泥淖,主动迫使其传承链条断裂。所以,我们要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各种存在方式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保留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有效存在方式,并进行加工传承,同时践行扬弃陈旧与接受创新的观点,致力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事业,期待民族传统体育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万 义,白晋湘,龙佩林.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定位与发展导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4):81-83.

[2]覃 英,刘少英,朱福军,田祖国.社会转型期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6(3):45-46.

[3]庞 辉.从新疆民运会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之构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63-66.

[4]许 斌,戴永冠.社会转型期体育荣辱观的反思[J].体育学刊,2007(7):20-22.

[5]刘 坚,吕 赞,徐长红.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J].体育与科学,2009(30):34-36.

[6]招乐辉,付海燕,何稀翎.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游戏的消逝与拯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0):1-4.

[7]骆方成,孙丽萍.社会转型期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困惑之殇与解惑之道[J].体育学刊,2015(2):36-41.

猜你喜欢
生存社会转型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浅析当下国内类型电影的现状及对策
在劳动中获得
现象级“老炮儿”折射社会转型之惑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社会转型环境对“小产权房”购买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