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海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7-07-20 02:48:24吉家文李新华
运动 2017年16期
关键词:后备教练员体制

谢 坚,吉家文,李新华,黎 凯

(1.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海南 海口 570203;2.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海南 海口 571127)

影响海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相关因素分析

谢 坚1,吉家文2,李新华2,黎 凯1

(1.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海南 海口 570203;2.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海南 海口 571127)

近年来海南竞技体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独立组队参加国内重大赛事以来,不断取得了新的突破,竞技体育人才储备是取得良好成绩的保障。由于海南竞技体育起步相对较晚,且受培养、管理体制以及教练员、运动员等因素影响,后备人才培养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影响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给出解决对策。

海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影响因素

海南省自1988年以来,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道路上一直在创新,不断在改善。然而,海南竞技体育起步较晚,同国内其他省市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后备人才储备也有着较大的差距,目前仍处于国内下游水平。影响海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诸多因素中,有培养体制、管理制度等外在的因素,同时也有运动员自身心理素质、文化水平、认知等内在的因素,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海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探究影响海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相关因素,有利于创建适应海南竞技体育发展特点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1 影响海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外在因素分析

外在因素涵盖范围广、条目多,影响海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外在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导向及投入力度、后备人才的选拔体制、培养体制、管理体制、竞赛规则及体制、运动员社会保障机制以及教练员因素等。具体分析如下。

1.1 政府政策导向及投入力度

政府的政策导向及投入力度是影响海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外部因素,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顺利程度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及投入,只有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与认可才能得以顺利开展。2017年4月25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加快海南省竞技体育发展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加快海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要加大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投入,建设高水平训练基地,这是海南省发展竞技体育事业,培养与训练竞技体育人才,储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一大举措,是推动海南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2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体制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直接关系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质量,好的运动苗子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成功的一半,所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体制是影响后备人才培养的一大因素。目前,海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主要依赖于各个竞技比赛、大学运动会、中小学运动会等一些竞技比赛的成绩,挑选成绩好的运动员作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来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受教练员主观因素的影响,部分教练员往往依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来选择运动员,缺乏科学、合理的后备人才选拔体制。

1.3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培养体制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目前,海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延续传统的三级训练网模式,仍然是以体校为基础的相对封闭式的训练模式,虽然海南省政府最新发布的关于加快海南竞技体育发展的通知指出,要强化“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但是海南省社会力量,如体育俱乐部、业余体育训练机构等参与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程度寥寥无几,这种封闭式的、传统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不利于海南竞技体育的发展。

1.4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是搞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海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管理仍然比较粗放,科学化、精细化程度较低。部分市、县对于当地的体育人才的特点以及成才规律把握不到位,存在盲目训练与培养的状况,为了追求比赛成绩,在项目布局上不合理,过多的重视能拿好成绩的项目,而对于某些弱势项目则有所忽略,存在人才资源过度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情况,严重阻碍了海南竞技体育发展及后备人才储备。

1.5 竞赛规则及竞赛体制

竞赛是检验训练结果的重要途径,在某种程上而言,竞赛就是体育训练的指挥棒,对于运动员的选材、训练、管理以及资金投入等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后备人才的整个培养过程都有着指导作用。但是目前多数教练员对于海南现行的竞赛体制表示不满,所有竞赛都是以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来评价专项成绩的好坏。在省级运动会在参加资格认定上也较为混乱,部分专业级运动员的参赛,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业余运动员及后备人才参赛的积极性,不利于后备人才的训练与培养。

1.6 运动员社会保障机制

传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下,政府对于体校的学生实行“统包统分”,解决运动员的就业、户口等各种生计问题,能吸引大量的优秀运动员从事体育事业。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校开始与市场接轨,体校的训练需要与社会联合培养,并且运动员过多的专注于体育训练而忽视了文化课的学习,这使得他们在退役以后面临着失业的问题,运动员退役后的出路得不到保障,缺乏一套系统完善的运动员社会保障机制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就使得部分运动员望而却步,打消了进入体育行业的想法。

1.7 教练员综合素质

教练员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实施者与执行者,直接关系到体育训练的成果的好坏。目前海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教练员缺口较大,特别是具有技术等级的教练员极为稀缺,不同市县地区的教练员比例分布不均衡,偏远的市县教练员少之又少。调查统计显示,教练员等级主要集中在初级和中级,高级占比较少,无教练员等级的比例高达13.85%。此外,教练员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也相对较低,缺乏专业的教练员培训基地与机构,教练员接受再学习的机会比较少,自身素质有待加强。据统计,参加过教练员岗位培训学习或进修3次以上仅占20%,从没参加过的占4.62%,参加过1次和2次的高达49.23%。

2 影响海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内在因素

2.1 运动员自身心理素质

超强的心理素质是运动员的必备素质,运动员心理素质受自信心、心理状况以及比赛环境与氛围等多因素的影响。心理素质好的运动员,自我调整能力比较强,在比赛中就能超常发挥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而心理素质差的运动员则有可能发挥失常,出现失误,降低了运动成绩。

2.2 运动员自身伤病

运动员伤病因素一直以来都是影响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日常训练或比赛中,部分教练员在指导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训练方法,不注意结合运动员的身心特点及成长规律,而导致其超负荷运动训练,这会大大增加运动员的负担,容易造成运动员受伤;另一方面,由于某些突发状况极偶然因素而导致运动员突发伤病,如意外摔倒、肌肉拉商等,这些都会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埋下祸根。

2.3 体育训练与文化学习失衡

在当前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下,一方面,要结合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和规律,抓住时机,切实提高各项运动素质和运动技能;另一方面,要学习相应的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调查显示,青少年运动员对学习文化知识重视程度较低,普遍认为文化知识对运动技能的提升并无太大作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日常训练中,重技能、轻理论是海南青少年运动员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加之教练员训练水平和效率普遍不高、训练时间延长,进而导致学习文化理论知识时间明显缩短。总体来看,海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运动训练与文化素质学习严重失衡的现象,一定撤程度上影响了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

3 对 策

3.1 外在因素方面

结合海南省实际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培养和管理体制机制;对体育竞赛规则进行选择性改革,做好社会保障,确保运动员、教练员的合法权利;积极提高教练员综合素质,使训练、比赛更科学化、合理化。

3.2 内在因素方面

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运动员身心理素质,科学训练减少运动损伤发生,扩大宣传,提高运动员文化理论知识认知水平,正确理解体育训练与文化学习失衡带来的弊端。

4 结 语

影响海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因素既有包括政策导向及投入力度、人才培养体制、管理体制、社会保障机制、运动员选拔体制、教练员因素在内的外在因素,也有包括运动员心理素质、运动损伤、训练与文化学习失衡等内在因素,诸多外在与内在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了海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从内外因素着手进行针对性解决办法,以提高海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科学培养、可持续发展。

[1] 阳艺武,吕万刚,郑伟涛.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评价[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

[2] 邱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风险预警及规避策略研究[ 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

[3] 王建超.我国部分体育院校武术套路运动队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D ].武汉体育学院,2008.

[4] 云颖,赵少雄.关于构建海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S1).

[5] 骆冰,林虹,夏敏慧,陈新民.建省后海南省竞技体育述评[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6] 加快海南竞技体育发展的指导意见[ EB/OL ].http://www.hainan.gov.cn/hn/zwgk/zfwj/bgtwj/201704/t20170428_2306243.html

[7] 王玄,望宇.努力探索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机制[ N ].中国体育报,2015-01-16.

G812.4

A

1674-151X(2017)16-044-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6.022

投稿日期:2017-05-11

谢坚(1970—),高级讲师,大学双本(中文和数学)。研究方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后备教练员体制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冰雪运动(2020年2期)2020-08-24 08:34:22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8:10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6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40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