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娣
习题呈现
原题:(一年级上册书本第66页“练习十四”的最后一题)
改编后:
改编缘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始终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训练学生数学技能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载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巧妙整合习题和深度挖掘习题,加深拓展,从而实现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尤其对这样的练习课,原先教材的习题只是单纯的计算,没有难度,思维含量不高,因此我做了调整,改成了后面的习题。
1.教学片段
【片段一:铺垫】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
生:玩过。
师:你知道跷跷板什么时候是平的吗?
生:两边一样重的时候就是平的。
师:是的,今天就让我们和学过的“数字宝贝”一起去玩跷跷板吧!(课件出示:在跷跷板的一头有两个数字1和5,另一头跳出两个方块“娃娃”。)
师:有谁知道这两个方块“娃娃”表示多少才能使这个跷跷板是平的?
生1:2和4,也可以是3和3。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1+5等于6,2+4也是等于6,3+3也等于6。
师:你真聪明!看来1+5就是等于2+4,还等于3+3。
师:同学们,这些“数字宝贝”非常调皮,跑来跑去,你看,现在1和5中间跑来了3。你觉得现在这个跷跷板两边还能平吗?(课件出示:数字3跑到了1和5的中间。)
生1:不能。
師:要使得跷跷板还是能够平的,那该怎么办呢?
生1:只要在2和4的中间也加一个3就可以了。
师:嗯,你说得非常有道理。现在的跷跷板我们可以用这样的算式来表示:2+3+4=1+3+5(教师板书算式)。请小朋友们认真地把这个算式读一遍(学生认真朗读算式)。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算式的两边,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两边的结果是一样的。
生2:我发现两边中间的数都是3。
师:(用手把算式两边的3遮住。)除了这个3,两个数加起来一样吗?
生:一样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在1和5两个数上面连一条线,2和4上面连一条线。)
师:是的,如果算式左右两边两个数相加的结果一样,再加上一个相同的数,得数还是一样的。
【片段二:探究】
出示改编后的习题。
师:大家觉得题目中的“横行、竖行的三个数”分别是哪里的三个数?(请一位学生到上面指出来。)
师:请大家仔细想一想,横行的三个数和竖行的三个数中,哪个数在两次的计算中都用到了?
生1:我知道,就是中间的数。
师:你的眼睛真亮!是的,横行的数和竖行的数相加过程中,都有一个相同的数——中间格子的数。如果我把中间格子的数不加上去,你觉得横行两头的数和竖行两头的数相加会怎样?
生:肯定一样的。
师:很好,那请你找一找,在1、2、3、4、5中,哪两个数相加和哪两个数相加是一样的?
学生思考片刻,争先恐后地举手。
生:1和5,2和4。(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把1和5连起来,2和4连起来。)
师:真棒!还剩下几?
生:3。
师:也就是说这个图形的中间就是……
学生跟着说下去3,教师在这些数中把3圈一圈,在图形中间写下3,然后依次在其他格子对应填写好。
师:同学们真聪明。请大家再仔细想想,还有别的方法吗?请你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讨论,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帮助。经过讨论反馈,得出中间还可以是1,或者5的另外两种方法,并算出每一种方法的和分别是多少。
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一共找到了3种方法。请大家细心观察,我们把这些数按照顺序排起来,中间要填的这个数在这些数的什么位置?
生1:一个在第一个。
师:恩,也就是头上的数。(在1的旁边板书:头。)
生2:一个在最后。
师:恩,也就是尾巴上的数。(在5的旁边板书:尾。)
生3:还有一个在中间。
师:对,最中间。(在3的旁边板书:中。)其实对于这样的题目,我们只要先想最中间格子应该填什么,而这个数往往就是这些数按照顺序排好的“头、中、尾”。(板书:先找头、中、尾。)然后在剩下的数中一对一对去找“好朋友”。(板书:一对一对找朋友。)最后一对一对填进去就可以了。(板书:一对一对填进去。)
师:让我们把这个方法读一读。
学生齐读:先找头、中、尾,一对一对找“朋友”一对一对填进去。
2.教学反思
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得数学思维并用其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数学作业要具有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通过习题的改编,删除机械性的训练,丰富习题情境,引导学生动静结合,经历合理的猜想等方式,这样不仅提高了习题的质量,还提升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思维含量。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阳光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