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思德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计算机已进入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及知识内容的扩张手段,就可以解决许多传统的教学手段长期以来不能解决的问题,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赢得了学生的喜爱。那么,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效果、注意事项如何呢?在这方面我进行了一些尝试,通过实践,我体会到只要合理适当地应用计算机,使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1.利用多媒体,多方面刺激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模式教学中,教师使学生对上课有兴趣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要使学生对上课内容有兴趣就会困难些。而多媒体教学是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教育教学方式,它在课堂教学中能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将教学涉及的事物又适时展现,教育形象鲜明,使学生既能看得见形象,又能听得到声音,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为宏观。例如,我在化学课堂中准备了许多有关化学实验和化学知识等方面的素材。如在讲分子、原子、离子的时候,适时调用一些动画,既可化微观为宏观,又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多媒体显示的画面以清晰形象、色彩丰富、调用方便等优点,在教学效果和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比投影、掛图更有优越性。再如,在做一些演示实验(如铁与稀硫酸反应时),我利用实物投影仪,把细微的化学现象通过屏幕清晰地展示在全体学生眼前,克服了后排学生观察不清的弊端。通过多媒体教学,化学实验、研究和学习化学的手段更加直观,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求知欲更强。
2.模拟过程、直观具体,突破重难点
化学知识中存在许多抽象、微观 、不可见或难以解释的东西,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以挂图、投影和模型来帮助学生想象,但因为这些辅助手段的静止性和单一性,实际效果有时并不理想,而多媒体却可以利用其功能轻松解决这一问题,如“原子的结构”一节的教学中,原子构成是该节课的重难点,而原子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见的,讲解起来非常抽象,给学生的正确理解带来困难,我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把HgO分子分解成原子,模拟制成CAI课件,采用动画的方式将微观世界“放大”,学生能通过HgO分子的分解,自然得出原子的概念。又如,在“水的组成”这一节课中,分析水分子形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过程很难理解,结合课本中的图形,我把这一过程制成动画形式,首先若干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氧原子分别结合成氢分子、氧分子,然后又分别聚集成氢气和氧气,使学生仿佛真看到分子的分解和原子的重新组合,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突破了难点。
3.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但是,初中化学中有些危险性较大的实验和无法实际操作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模拟实验就能弥补实验中的不足。例如,讲解“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由于很多气体都是无色的,学生很难理解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原理。如果利用CAI课件制作一瓶口向下的集气瓶,进入的气体为密度比空气轻的白色微粒,分别演示导气管伸入瓶底及放在瓶口所形成的效果演示,使学生明白排气法的原理及如果不把导气管伸入瓶底带来后果。
4.及时信息反馈,适时掌握学生情况
计算机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引导点拨,运用“讨论”“探究”“图解”“情境”等方法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变成了可能。计算机的即时显现功能,可以把学生对某知识掌握的情况及时反馈出来,有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计算机中录入准备好的练习,上课时再将问题显示在屏幕上,要求同学们回答,答对了可以给一个笑脸或一阵掌声,给学生们以奖励;答错了则要求重做,给予一定提示,并给出 “加油”以示鼓励。
5.网络互联,助疑难解决
当今是知识信息时代,新的教育理念提倡师生共同发展。从某种角度说,学生也是老师,那么互联网这个浩瀚的知识海洋就可以实现师生换位,通过浏览各种相关网站,师生共同搜集各类相关知识,达到互相取长补短的目的。例如,现在正在兴起的微课,学生就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自己难以突破的相关知识的微课,教师加以点拨,学生逐渐消化。
6.正确认识计算机的辅助地位,做好试验教学
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首先要明确其地位是“辅助”,而不是“代替”。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教学中,应以实验为基础,教学过程中,能做的实验要坚决做,对于一些演示实验效果较好的,如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如果能做成课件,而不去实验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计算机仅仅是一种辅助工具,永远代替不了教师,因而也不会成为教学的主导,应该继续保留传统教育中那些过程、内容和步骤,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作用,不要为教学课件所左右。总而言之,以教师教学为主,计算机辅助教学为辅,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必将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四川省梓潼县仁和初级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