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军 曹雪 杨琪茜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走向国际的舞台。境外志愿服务作为各国间民间交流的重要载体,也逐渐走入了国人的视野,尤其是走入了国内高校同学们的生活。
关键字:国内高校;境外;志愿服务;启示与思考
1 活动背景
2016年7月24日至8月5日,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在印度东部城市加尔各答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志愿服务工作。赴印度“仁爱之家”实践团活动的开展,意在使学生了解境外公益服务组织的运行模式,学习境外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感受国外的风俗文化,增强学生国际合作交流意识,及对不同国家文化的适应能力。学习国外先进制度与服务理念,通过对比与交流,增强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和国际化合作交流能力。
2 境外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国内志愿服务的对比——以仁爱之家为例
(1)文化的积淀与仁爱精神的转播是境外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基石
志愿服务的本质便是仁爱的传播与表达,而加尔各答“仁爱之家”便是体现爱的最典型代表之一。特雷莎修女用她对贫苦之人最真挚的爱建立起了“仁爱之家”,以此来帮助加尔各答的穷人与难民。其穷其一生来帮助穷人的故事逐渐感动世人,同时也感动了后人。正是特雷莎修女的对爱的践行,让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帮助仁爱之家不断完善扩大。
中国国内存在着大量的志愿服务组织,为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国内高校的公益组织是国内最活跃,最具潜力的志愿服务力量,本文以北京化工大学志愿服务总队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例,与仁爱之家进行对比来进行长效机制的探索。北京化工大学志愿服务总队拥有国家大剧院、国家京剧院、梅兰芳大剧院、中国科技馆等数十个志愿服务基地,每年会为数万人次的同学提供志愿服务的机会,然而在活动的招募更多是基于活动项目的招聘,如国家大剧院因演出项目招募,農业嘉年华因举办活动招募,志愿者更多的活动事务性的体验,同时也因为主办方为活动开展招募工作,没有自己的文化积淀和精神传播,很难使得志愿者因为深层次的认同而受到感染,从而使得更多的活动随着举办周的变化而形成的间断性的,而非长期性的活动。
(2)志愿者招收范围的最大化是境外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催化剂
以仁爱之家为代表的境外志愿服务组织,每年吸引并接受大量国际志愿者前来工作。如果世界各国公益结构所属的志愿者,单纯来源于本国,便会遇到收到所在国工作情况、假期设置、人群单一等问题的制约,使得工作因不能得到连续的保证而受到影响。而国家志愿者的有力补充,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还可以通过国际志愿者的传扬将仁爱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使志愿服务精神得到不断弘扬。同时,“仁爱之家”近90%的国家志愿者比例,更加充分地证明了志愿服务的无国界性、普遍性和全球性。
而语言是国内志愿服务组织招收国际志愿者面临的首要难题,虽然高校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日常使用方面的缺失,使得交流合作方面的外语运用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同时因为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相当一部分高校学生在合作中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与国际志愿者共事过程中的语言障碍会更加突出。同时因为中国志愿服务本身起步较晚,项目本身缺乏吸引力等方面的制约,所以国内志愿服务项目对国际志愿者的吸引和招募可以说任重而道远,最现实的情况便是,最容易吸引的在校留学生群体,参与校内志愿服务项目的数量都屈指可数。
(3)专业高效的组织管理与认真求实的态度是长效机制的保障
组织者的工作态度与组织运行的工作效率,决定着一个组织的成败兴亡。公益组织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在“仁爱之家”,每一位志愿者都能感受到组织者认真的态度和真切的关怀。虽然大部分志愿者都在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体力劳动,但是每一位志愿者都必须经过组织者的面试才可以工作上岗。组织者对志愿者的工作态度及动机要求是极其严格的,这样才可以保证每一位志愿者的工作质量,从而使得团队合作有所保障。同时“仁爱之家”的管理者还负责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捐款和志愿者的日常生活。专业高效的组织管理和认真求实的工作态度,伴随着最真切的关心与最真诚的爱,使得每一位志愿者从工作中体会到了独一无二的乐趣。这并不像一项普通的工作,它更像是一段充满爱与关心的旅程,使人流连忘返。
3 对于境外志愿服务的感悟与思考
(1)我们不缺少手持火把的先锋英雄,而是缺少可以形成燎原之势的薪火燃点;
印度加尔各答“仁爱之家”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始于创始人特雷莎修女的感人事迹。其穷其一生帮助穷人的感人事迹,感动了世界,从而成为了21事迹最伟大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她的事迹将仁爱的精神传到世界各地,并得到了广泛认同与支持。可以说特雷莎修女是一位手持火把的先锋英雄,她用仁爱的精神感动了人类,使得仁爱的精神可以得到燎原之势的发展。
而在国内我们同样也拥有者这样的先锋英雄,他便是天津的三轮车车夫白芳礼。他用一辈子拉车赚来的35万元资助着300名贫困学生读书,在临终前还惦记着他的资助事业。白芳礼事迹播出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热议,然而在热议之后便是长久地无声。
如今特雷少修女与白芳礼两位老师都已辞世,而他们身后的公益事业却出现了不同的发展,不知白芳礼的事业何时才能得到大家的响应和传承,而不仅仅止步于感动。
(2)跳出国内的舒适圈,你是游刃有余还是寸步难行?
在印度开展志愿服务中,我们发现了两个现象,第一便是在国际志愿者中,中国志愿者的数量明显少于欧美及日韩志愿者的数量,另一个现象便是中国志愿者融入团队的时间明显长于欧美及日韩志愿者的时间。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在志愿服务工作中,欧美人热情开朗的性格让他们能很快融入团队,同时他们主动带领大家跳舞做活动,极大地活跃了气氛,这使得他们很快成为了团队的核心人员。同时日韩志愿者大多访问过很多国家,具有丰富的国际交流经验,这也使得他们可以快速融入欧美志愿者的谈话交流。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志愿者因为语言的障碍加之性格的相对内向,在团队中需要更长的时间去融入,这也使得中国志愿者在团队中担当核心人物的现象很少出现。
(3)志愿服务,我们需要的是感动还是行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社会正能量的倡导与宣传。感动中国,校园青春榜样等感人事迹不断在校园中得到宣传,。在感动的背后,也需要我们认清我们在志愿服务方面的真实情况。引用上学年学校志愿服务总队发布的数据,我校学生平均志愿服务时长为6小时,以每次志愿服务平均志愿服务时长4小时计算,一年志愿服务次数为1.5次,这一数字还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所以我们要清晰的认识到,我们在大力倡导和宣传志愿服务精神的同时,更要做到让同学们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只有做到情感上感动,生活中行动,志愿服务工作才能落地开花,志愿服务精神才能得到发扬与传承。
4 境外志愿活动的分析与总结
通过为期十四天的境外志愿服务工作,实践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收获颇多,带着问题与思考回到国内后,实践团成员一致感到国内志愿服务仍有诸多方面有待提高:
(1)建立健全的志愿服务体系,得到更广泛地认同感,才能使得志愿服务得到长久发展;
(2)提高语言能力和国际化视野是开展志愿服务合作的基础,中国同学逐渐走向国际化是必由之路,但这条路却十分漫长,积累较多的国家合作经验是青年人今后能在国际舞台上游刃有余的发展基础;
(3)利用合理制度保证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到志愿服务的工作中来。只有亲身加入,才是对志愿服务最好的宣传与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