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颖慧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全球化文化发展的进步,读者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状态。党校图书馆管理存在部分弊端,如:资源共享力度不大及服务方式较落后等,在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不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为了符合时代的发展及人们的需要,有必要的党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信息化背景下党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措施,笔者针对信息化背景下党校图书馆管理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信息化;党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措施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党校图书馆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及创新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深化党校图书馆改革及实现管理水平的发展,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及質量,增强党校图书馆的竞争水平对于图书馆的发展极为重要。管理创新应该以管理技术及信息技术的结合作为基础,以促进图书馆管理全面创新为出发点,对党校图书馆的管理方式、服务方式、检索及信息资源共享等进行创新,加快信息化及数字化的发展,提高党校图书馆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
1 党校图书馆管理措施的现状
1.1 安全问题
目前,党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还是处于建设的初期阶段,相对应的安全障碍措施较为薄弱,网络信息系统不够完善。在进行党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应对需要实现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进行规范化管理,丰富网络信息资源,加快信息化建设,对党校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的系统建设时,应依托互联网环境及计算机设备为前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传播及资源共享。
1.2 管理问题
党校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方式是以人员服务为主进行服务的,工作人员查找及翻阅书籍的时间耗费大,工作效率较低,服务方式较为落后。图书馆在面对广大读者及不断发展的信息需求时,收藏的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需要在一个时间段才能被读者阅读,使得大量图书馆藏书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1.3 服务问题
党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比较落后,随着电子化及信息化的发展,读者对信息服务质量的要求变高,通过网络查阅资料及办公的方式日渐普遍。而党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仍然以人工服务为主,图书馆缺乏完善的服务功能,且党校图书馆内管理员的工作态度较差,管理员的知识结构及专业技能无法满足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需要,存在较为普遍的老龄化及工作热情不高涨的状态。
2 信息化背景下党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措施
2.1 改变传统的服务理念
在信息技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党校图书馆应将图书文献情报工作看做极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党校图书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应以服务为核心,在党校图书馆组织体系不断增强的前提下,增强党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者的管理创新意识,将传统的服务模式进行改善,在针对某些服务项目及机构时收取一定的费用是信息化背景下党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一种体现形式,能提高党校图书馆的竞争力及促进党校图书馆的发展及进步。党校图书馆领导者及管理人员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监督读者进行正确的读书及借书行为等,为读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满足由于读者的个性差异形成的阅读需求。
2.2 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
将管理方式及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能促进党校图书馆系统、高效的发展及运行,信息化背景下党校图书馆应将合理的知识管理模式进行学习及导入,知识管理模式是党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管理模式是指以人为服务中心,一切从读者出发,将信息资源作为关键的基础及前提,将信息化技术作为重要途径不断的创新党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及管理模式,达到不断开发、利用及存储文献资料的效果及目的。在党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及方式不断创新及发展的前提下,应对党校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党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及工作能力等,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对管理人员进行评估及考核,面向读者实施投诉机制,针对一个月内接到投诉三次或三次以上的管理员进行惩罚,对于一个月内零投诉的管理人员进行奖励及表扬;有效的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激情,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改变党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为读者提供更加适合及完善的服务。此外,信息化背景下的党校图书馆在创新措施方面还需主要制定压力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及环境影响机制等,在管理中结合先进的设备及技术,创新管理方式以促进党校图书馆管理机制的完善、数字化及现代化,推动党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及进步。
2.3 改变传统的规章制度管理
将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创新及完善,将信息化管理、图书管理及网络管理进行有效结合,健全及改善党校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针对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网络信息管理法规,保护网络信息的安全,保证信息的有效使用。制定相关的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培养目标,加强对服务人员的管理,向每一个服务人员灌输终身学习及不断进步的思想理念,促进管理人员能自主进行学习及进步,为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基础,为图书馆管理人员设定一定的时间及经费进行知识结构及业务水平的提高,为其提供创新发展及机会及保障;不断的引进高层次的信息技术人才,为管理人员灌输科学的管理理念,提升党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发展,促进党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及管理制度的完善。
2.4 改变传统的业务流程及组织结构
将传统的业务流程及组织结构进行创新,对图书馆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及重组,带动组织结构的创新,将传统的业务工作框架进行再造,传统的文献流程组织的线性服务体系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及读者的需求,应重视以服务为中心的业务流程重组,对现代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存在着数字化处理的数字资源、网上收集的网络资源及传统的印刷型文献等进行重组及归类;重新审视党校图书馆的馆藏控制业务流程,根据馆藏控制业务流程重新组织图书馆的业务工作部门;以系统的管理为中心对图书馆业务进行重组,提高现代化党校图书馆的自动化水平,提高党校图书馆的自动化水平应先以自动化系统的维护及管理为前提。
3 结语
在进行信息化背景下党校图书馆创新管理的体制下,应将图书馆信息化水平及创新相结合,将管理创新措施作为建设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将先进的、具有新意的、高效率的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引导进管理中来,实现现代集成管理体制,不断对党校图书馆的管理观念、服务方式、管理模式、规章制度及业务流程及组织结构进行重组及创新,创新图书馆管理方式及体制达到提高党校图书馆竞争力、促进党校图书馆业务水平的创新及发展信息化及现代化的效果及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洁.论信息化背景下党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6,18:343.
[2]郑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馆创新管理途径初探[J].办公室业务,2012,17:96.
[3]王茂强.党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路径探索[J].黑河学刊,2015,0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