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县水稻穗茎瘟发生严重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2017-07-19 14:14李金栋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16期
关键词:发生原因防治对策水稻

李金栋

摘要 2009—2010年水稻穗茎瘟病在辽阳县严重发生,本文对水稻穗茎瘟发病的病理和气候因素及其他原因进行分析,制订相应的防治对策,指导农民防治水稻穗茎瘟。

关键词 水稻;穗茎瘟;发生原因;防治对策;辽宁辽阳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6-0127-01

辽阳县水稻种植面积约1.8万hm2,2010年是辽阳县水稻生产以来穗茎瘟和粒瘟发生最严重的一年,发病面积1.3万hm2左右,其中唐马镇、柳壕镇发病轻的地块在10%以上,严重的发病穴率高达45%~60%,给农户造成了重大损失。

水稻穗茎瘟是发生在水稻穗颈上的稻瘟病,其病原菌是稻梨孢菌。在自然条件下,稻梨孢菌只侵染水稻。穗茎瘟侵染的菌源是水稻生长前期田间发生的叶瘟病菌,由于在水稻分蘖前期,气候较为干旱,叶瘟不十分严重,农民往往忽视了叶瘟的防治,水稻田间存在大量的稻瘟病病菌,为后期穗茎瘟发生提供了充足的初侵染源。稻瘟病是一种通过气流传播的流行病,气温在20~30 ℃,尤其是在25~28 ℃,阴雨天多,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水稻叶片、穗茎结露,是引起稻瘟病病菌传播、侵染和流行的必需条件[1]。水稻穗颈是叶片制造的养分向穗输送的必经通道,也是水稻最易感稻瘟病的部位,始穗后,水稻整个植株的营养重新分配,一大部分营养向穗部集中,穗颈刚伸长,幼嫩,是稻株最弱的地方;染病后,随着病菌的繁殖和危害,穗颈节坏死,输送到穗的养分通道被阻断,形成白穗或瘪粒的稻穗,稻农称之为“掐脖子”,一旦水稻感染穗茎瘟,轻者严重减产,重则绝收。

1 水稻穗茎瘟发生原因分析

1.1 气候条件

辽阳县6月初至7月中旬的持续高温天气使水稻叶片上面不能结露,稻瘟病病菌没有着生点,叶瘟往往发病较轻,但2010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遭遇连续降雨,达到气温转凉,气温25~30 ℃、相对湿度90%以上的气候条件,满足了穗茎瘟发病流行的条件,而7月末至8月初正值水稻破口至出穗期,连续阴雨,对稻瘟病病菌的侵入、繁殖十分有利。实践证明,这一时段晴天少雨的年份,穗茎瘟往往发病较轻,说明适宜的气候条件是穗茎瘟发病的重要条件之一[2]。

1.2 感病品种面积大

辽阳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种植紧穗型辽粳系列的水稻品种,品系比较单一。以辽粳454为例,90年代初期对水稻稻瘟病的抗性非常强,甚至达到高抗稻瘟病,但到了2009—2010年,穗茎瘟的发生率在10%以上,个别地块甚至达到30%。说明原来高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稻瘟病生理小种的变化,对稻瘟病病菌的抗性逐渐弱化,已经不抗稻瘟病了。据报道,一个抗稻瘟病水稻品种的抗性只能保持3~5年。

1.3 药剂种类质量不齐,防治技术不规范

防治稻瘟病的药剂品种繁多,有效成分含量不同,影响防治效果,尤其是以666.7 m2为单位的小包装农药在使用时,往往剂量不够或超量,导致达不到防治效果或产生药害[3]。

1.4 农户重视不足是穗茎瘟流行的人为因素

水稻生长前期,叶瘟并不十分严重,农户对在水稻孕穗末期预防穗茎瘟并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往往产生轻视的思想,忽视了水稻穗茎瘟的预防,一旦在水稻田间发现了水稻穗茎瘟病株,导致穗茎瘟流行,再用药已经很难控制其危害了。

2 防治建议

(1)选用抗病品种,且同一品种不要在同一地块连年种植,品种要合理搭配,保持水稻品种的多样化。较抗稻瘟病的品种有沈农159、福田2100、辽粳101等。

(2)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情况合理配方施肥,不偏施氮肥以免营养生长过旺,水稻植株抗病能力较弱,水稻偏施氮肥,稻苗徒长,容易被病菌侵染。适当控水烤田,能改善水稻田间环境,增加水稻本身的抗病能力。

(3)药剂防治。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喷药1次,对水要足,打药均匀细致。可选药剂有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 kg/hm2對水450 kg/hm2喷雾;稻瘟灵1.5 kg/hm2对水450 kg/hm2喷雾;6%春雷霉素750 g/hm2对水450 kg/hm2喷雾。

(4)各级政府应加强对植保经费的投入,用于购买统防统治机械和药剂,随着统防统治面积的扩大,逐步解决农民一家一户防治病虫害难、防治效果差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植保能力弱的问题。

(5)要充分发挥基层植保站的作用,使其加强对稻瘟病的预测预报,指导农民和水稻种植专业户统防统治,不但要做好稻瘟病中、长期预报,还要到田间地头实地指导水稻稻瘟病的防治,做到以点带面,全面防治。

总之,做好穗茎瘟的防治,必须要防治好叶瘟,必须在适宜稻瘟病流行气候条件来临之前,在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全面防治水稻稻瘟病各1次,要使农户对联防联治、统防统治给予充分重视,才能控制穗茎瘟的流行[4]。

3 参考文献

[1] 徐善忠,徐绍益,康美媛,等.6种药剂防治穗颈瘟药效比较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2):143.

[2] 朱明丽,施根发.水稻穗颈瘟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1(7):182.

[3] 姜丽霞,朱海霞,纪仰慧,等.黑龙江省水稻稻瘟病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3):134-136.

[4] 纪传义,孙英.旱育水稻秧田期病虫草害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08(4):60-61.

猜你喜欢
发生原因防治对策水稻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