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农村贫困群体心理状态探究

2017-07-19 13:41宋庆港胡元瑞
南方农业·下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贫困心理状态农村

宋庆港+胡元瑞

摘 要 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一大民生问题,而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关乎我国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农村贫困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农村贫困的心理状态是农村贫困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贫困群体的心理状态关乎农村贫困群体的生活状态和质量。基于此,通过文献查阅和数据调查分析的方法,从农村贫困群体的自身心理状态、社会心理状态、社区政治参与、社区文化参与、社会融入与交往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得出:中国农村贫困群体具有焦虑苦闷的心理,很少参与社区监督和社区文化活动,社会融入度并不是很高。

关键词 农村;贫困;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09.037

1 问题的提出

贫困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已不断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在我国,贫困问题一直是一大民生问题,农村贫困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贫困问题的解决关乎我国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而贫困的认定也经历了由客观而定到主观自定的拓展[1]。国内外学界对贫困内涵的认知历经了由单维的收入贫困到多维的福利贫困的變迁,这两种趋势的重叠造就了主观贫困概念的出现。目前流行的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应都属于客观贫困范畴,而主观贫困是从他定到自决,即贫困群体自身是否认为自己处于贫困状态。20世纪70年代起,以荷兰学者为代表的国外学者率先对贫困线测量方法进行了创新,提出了主观贫困线这种测量方法。国外的,Hagenaars与VanPraag通过实证性研究发现,主观贫困线在一定程度上是绝对贫困概念和相对贫困概念的混合体。具体而言,主观贫困线测量法是通过专门的调查问卷来获得个体对于最小收入或基本经济情况的评价,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推算出贫困线,从而使受访对象对于自己是否是贫困群体进行自决。简而言之,主观贫困就是个体是否认为自己处于贫困状态。笔者认为,主观贫困的自决与个体和群体的自身心理状态和社会心理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本文从农村贫困个体或者群体的角度出发,研究论述他们自身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心理状态。

2 农村贫困群体心理状态调查评价

农村贫困群体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在生活中又常常面临各种困难,他们怎么来看待这种“困难”的生活状态,或贫困会否对贫困群体的心理状况产生影响。农村贫困的心理状态可以从自卑、对未来生活的悲观心理、焦虑苦闷心理、自立心理、命运观、社区参与、社会交往及是否受歧视等八个方面进行调查测量,通过问卷调查得出了受访对象的主观心理状态感受,调查得出的数据分析见表1。

据表1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中涉及与“人交往是否感到自卑的问题”,调查显示有47.42%的访谈对象表示从未有过自卑心理,13.37%的访谈对象表示很少有自卑心理,18.93%的访谈对象有时有自卑的感觉,14.89%的访谈对象经常有自卑感。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贫困群体自卑感不是特别明显;当涉及“是否感到自己和家庭的未来没有希望”的问题时,调查结果显示从未有过、很少有未来失望的人数分别占45.46%、12.64%,表示有时有、经常有对未来失望的人数分别占19.16%、17.51%。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农村贫困群体对未来生活还是充满希望的,但即便存在对未来有失望心理的群众占总体群体的少部分,但悲观的心理依旧不能忽视;涉及“是否存在焦虑苦闷心理”问题时,调查结果显示26.63%的访谈对象表示经常有焦虑苦闷的心理,27.53%的访谈对象表示有时有焦虑苦闷的心理,12.95%的访谈对象表示很少有焦虑苦闷的心理,30.03%的访谈对象表示从未有焦虑苦闷的心理,2.89%的访谈对象表示不清楚。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农村贫困群体中有情绪沮丧、心情焦虑感的人所占比例偏大,这一项调查结果并不乐观,依然有54.16%的人存在焦虑苦闷心理的感受,存在这种心理的群众数目的庞大,表现出农村贫困群体心理的消极情绪与心理压力。

改革开放引发的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变迁,使社会从相对稳定转向急剧变动,利益的调整、竞争加剧,人际交往范围变大、形式多样化,但程度变浅甚至出现冷漠、隔阂等[2],这些使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面朝黄土背朝天、安贫乐命的广大农民很难快速地适应过来,在其内心产生了明显的矛盾冲突,即原来单一的价值取向被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所冲击和取替,从而带来痛苦,对个人命运产生了一种不安全感和无把握感。目前,农民群体中普遍存在焦虑苦闷心理,以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与压力而使农民感到的自卑感与悲观心理。

据表2调查数据显示,当涉及“自强心理”的问题时,在对于“个人是否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养活自己与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够带来好生活的认识”上,绝大多数的农村贫困群体具有很强的独立、自立自强心理与奋斗上进的心态,并且希望收入分配更加均等化,希望拉近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的差距,这既表明他们自身存在一定的相对剥削感,也表明了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在涉及“命运观”的问题上,69.8%的访谈对象认为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有21.17%的访谈对象不太赞同这种看法,这说明大部分农村贫困群体赞同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贫困的状态,是具有自强心理的。

调查结果表明,尽管他们是贫困群体的一员,但他们仍然想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知识、获得技能来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并希望收入分配更加均等化,希望拉近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的差距[3]。他们即使处于贫困状态,但也具有自信的骨气,自立的正气和自强的锐气,希望能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更希望把自己的家乡改变成富裕地区。

2.1 农村贫困群体的社区文化参与

当调查涉及“社区文化参与”的问题时,这其中包括4个方面,分别是社区文娱活动、社区公益活动、社区创建活动以及社区公共事务维护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参加文娱活动、公益活动、创建活动以及公共事务维护活动的受访谈者分别是13.2%、15.6%、14.7%和14.8%,没有参与的受访谈者则有86.7%、84.3%、85.1%和85%。调查数据表明,大部分农村贫困群体不参与社区相关的文化活动,这与农村地区文化传播条件、农民的思想文化观念以及他们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传播条件的有限性、传统落后的思想文化观念、经济水平的不足还有其本身不高的科学文化素质造成了农村贫困群体很低的社区文化活动参与率。

2.2 农村贫困群体的社会融入

调查涉及“社会融入”的问题时,包括6个方面,分别是认识的居委会人员数、打招呼邻居数、登门居民数、可倾诉邻居数量、拜访邻居次数以及邻居拜访次数,这里运用平均值和众数来研究分析农村贫困群体的社会融入度。在“认识的居委会人员数”和“打招呼邻居数”的问题上,无论是平均值还是众数调查结果都非常可观,尤其是打招呼邻居数的众数,调查结果是100;但在“登门居民数”、“可倾诉邻居数量”、“拜访邻居次数”和“邻居拜访次数”的问题上,调查数据却不容乐观,许多受访谈者在“倾诉邻居数量”“拜访邻居次数”和“邻居拜访次数”的问题上的选择是0。调查结果表明,农村贫困群体的社会融入度不高,可倾诉谈心的对象很少,人际关系比较淡漠。

2.3 农村贫困群体的社区政治参与

当调查涉及“社区政治参与”的问题时,其中包括换届选举和社区监督两个方面。调查数据显示,在换届选举的问题上,有72.9%的受访谈者有参与选举,26.9%的受访谈者没有参与选举,表明大部分农民贫困群体积极参与社区的换届选举活动,行使自己的选举权;但在社区监督的问题上,调查结果不容乐观,有82.4%的受访谈者没有参与社区监督,参与社区监督的仅有17.3%的受访谈者,这表明农村贫困群体的参与诉求无处表达,政治参与渠道狭隘,没有一个良好的监督机制,并且没有一个制度性的保障机制来为村民的监督提供制度性的保护。

2.4 农村贫困群体的社会交往

为了探索农村贫困群体是否愿意参与社会交往,在问卷中涉及有关“是否愿意与人交往”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涉及“社会交往”的问题时,57.37%和35.23%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与邻里交往,只有2.56%的极少数者不愿意邻里之间的走动,表明大部分农村贫困群体没有社交恐惧心理,他们邻里之间关系融洽谐和;相反,只有极少部分的邻里关系不融洽,也可能是由于他们自身内心的闭塞,这时需要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沟通交流。

2.5 农村贫困群体是否受到歧视

在农村贫困群体是否受到歧视方面,访谈调查结果显示,66.45%的受访对象完全没有受到歧视的感觉,16.12%的受访对象有一些受到歧视的感觉,10.89%、3.05%和0.78%的受访对象则有不同程度的受到歧视的感受。这表明大部分农村贫困群体感觉良好,没有受到周围人的歧视,但也有一小部分农村贫困群体有受到歧视的感觉,这也不能够忽视,他们迫切需要得到社会和周围人的尊重与重视。

3 农村贫困的心理状态评价

综上各位学者所调查研究的农村贫困的社会心理和实际调查问卷所得到的数据,笔者认为,农村贫困家庭要因个体群体的差异和年龄的不同以及农村社区的独特性来分析其心理状态。

3.1 农村贫困群体的自身心理状态

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贫困群体没有自卑感并且对未来生活没有悲观心理,但存有自卑感和对未来生活有悲观心理的农村贫困群体也占有一定比例。不容乐观的是,大部分农村贫困群体存在焦虑苦闷的心理。这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成为改革开放的重点对象,还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政策的提出,更是使中国农村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农民自然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政府的针对性政策与农村福利保障使农民生活水平一直在逐步提高,从而使农村人自卑感与悲观心态一直在逐渐减少。少部分存有自卑和悲观心理的农村贫困群体同样不能忽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许多社会矛盾,贫困者自身与他人特别是城镇人群收入的差距也或多或少的产生了自卑感。此外,经济的落后、地理的闭塞、文化的疏离,使农村贫困地区逐渐落后于社会发展的步伐,造成了农村贫困群体长期的精神压抑感,从而会使个人心理处于长期的焦虑与苦闷的消极心理状态。

3.2 农村贫困群体的社区参与

根据调查数据表明,农村贫困群体在社区政治参与上只是行使自身的选举权,而在社区监督等其他社区政治上却很少参与。除了贫困群体自身的监督意识薄弱外,还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一是缺乏一个协商平台,政治参与渠道过于狭隘,农村贫困群体的参与诉求无处表达;二是没有一个健全的保障制度来为居民的社区监督保驾护航。在社区文化参与上,调查结果不是很理想,大部分居民不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一方面是贫困地区经济条件的匮乏、地域的闭塞,使得居民很少接触到先进的文化活动;另一方面是农村贫困群体自身不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与较低的参与意识,还有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影响也很大。

3.3 农村贫困群体的社会融入

调查数据显示,农村贫困群体的社会融入并不是很高,居民之间只局限于简单的打招呼问候,人们之间深入的拜访交流不多,可傾诉谈心的对象不多,人际关系比较淡漠。笔者认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客观上讲,是贫困地区的经济水平低、闭塞落后、与外界接触少造成的整体环境是封闭压抑的。主观上讲,居民还停留在“自扫门前雪”的传统观念,人们不愿来往走动,不愿意去管别人的事,也不愿意别人来管自己的事,所以就形成了家家户户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相互之间没有联系交流。

参考文献

[1]左停,杨雨鑫.重塑贫困认知:主观贫困研究框架及其对当前中国反贫困的启示[J].贵州社会科学,2013(9):43-49.

[2]巫继学.试析“贫困感觉的减弱现象”[J].河南大学学报,1991(3):52-57.

[3]臧志军.需要帮扶的是“贫困感”[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6(12):80.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贫困心理状态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从权利观点分析中国贫困问题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