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阅读引导教学的有效性

2017-07-19 10:56郑淑贤
教师·下 2017年6期
关键词:书籍读书小学生

郑淑贤

摘 要:阅读好书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于小学生来说,多读好书可以大大拓展视野,提高语文能力并塑造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提升小学生阅读引导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探究学生阅读心理,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并且指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最后定期检测小学生阅读的成果。

一、引言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打开浩瀚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能够提升我们的能力,也可以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阅读有益书籍,学生不仅视野可以得到开拓,还能够积累大量作文素材,作文时不至于言而无物。

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要让小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 。由于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主要途径,因此,如何提升小学生阅读引导教学的有效性,就变得极为重要,必须高度重视对小学生阅读的高效指导。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分享关于指导小学生阅读的一些心得。

二、引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导师。在一个充满着书香的环境中,所见、所闻、所感倘若都跟读书相关,就容易激发小学生阅读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也会自发地走进阅读。所以引发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是第一要务。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年级的小学生,有针对性地推荐《小故事大道理》《十万个为什么》《大自然百科全书》或者《寓言故事》这类书籍;可以有意识地指导读书,主动替小学生筛选出合适的书籍等;可以设立图书角,放置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作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文学环境,引领学生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可以开展书籍交流比赛,寓教于乐,为学生提供交流阅读感想的平台。让学生讲故事也是一种好方法,这样可以激发小学生的主观积极性,让他们能够直观感受成功阅读的无穷乐趣。此外,定期举办手抄报比赛,有效利用班级教室文化墙,利用墙壁或走廊,扩展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

三、探讨小学生的阅读心理

小学生的年龄特性使他们有较强的学习新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尝试阅读,带有一定情感色彩。刊物配的插图、教师使用的引导性言语,都会使得学生心中产生共鸣。随着阅读的渐渐深入,小学生内心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并且形成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某些品质,如勤奋认真、积极向上等产生认同感,并用这些品质作为衡量作品好坏的标准。这些现象对教师的教学大有帮助。怎样遵循正确的心理,引导学生加深对材料的认知理解,是教师所要研究的重大议题。考虑到学生年纪偏小,应该遵循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由部分到整体的规律来引导学生阅读。

四、引领小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张之洞说:“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小学生个体性差异大、随意性强。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而养成优良的阅读习惯。

1. 强化课堂内外沟通,拓宽学生阅读途径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拓宽学生的阅读途径。笔者在实践中会立足于课本,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知识面进行拓展。例如,在学习新课之前让学生搜索阅读和课文主旨相近的文章。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做好预习功课,使得学习的兴致大大增加,各种想法层出不穷。然后再配合作者其他类似的作品,就能够做到触类旁通。

2. 对阅读技能和方法加强训练

我们必须告诉学生对于阅读步骤要加以重视。阅读一般有三步骤:先是粗读,对文章主要内容有所了解,能做到粗略复述;紧接着是细读,需要对主要内容进行理解,掌握表现手法以及主旨思路;最后一步才是熟读,这一步需要学生学会记录,尝试写读书笔记。

3. 根据不同的题材进行分类指导

不同书籍阅读方法大不相同,应分门别类、因材施教。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需要重点对寓言故事、科普读物、小说动漫等分门类进行指导。如科普读物,需要浏览、精读相结合。教导小学生分门别类,或写文章摘要、或做读书笔记、或剪卡片。当然,读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五、推荐小学生有选择地阅读

阅读有各种益处,但并非所有开卷皆有益。小学生年纪小并且求知欲旺盛,所以,他们筛选书籍时带有一定的阶段特征。教师在向小学生推荐刊物的时候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鉴于小学生受限于阅历,鉴别善恶是非能力有限,所以教师不能低估负面不良读物的副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就要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们的是非辨别能力,让他们自发地远离那些低俗读物。

(2)要适合年龄特征,并且有一定趣味性。枯燥的读物很难激起小学生阅读兴趣,会浪费精力和时间。因此推荐的书籍要适合小学生知识水平。他们如果太早接触晦涩难懂的读物,会丧失信心,也会影响日常生活。所以推荐书籍时,务必适应小学生年龄特征。

(3)既要适应时尚需求,又要结合学生的个体特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天性,喜欢的读物也各不相同,有的热衷于军事,有的痴迷于自然,有的喜欢寓言神话。我们切记尊重个体差异,要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个性。

(4)要注重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正如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提出的:专看文学书不好,只看一个人著作也是不好的。因此我们在尊重小学生不同的个性基础上,也要注意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只有广泛涉猎,才能对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填充,才能拓展学生的阅读积累。教师既要推荐名家名作,又要多推荐名人传记等,让学生尽量培养广泛爱好。

(5)要能提升小学生的精神境界。最高境界是阅读世界经典著作,这也是必须经历的过程。余秋雨曾经如是说:“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廊,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经典名著就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可以温养滋润心灵,帮助小学生感悟领会世界的多彩,把善良温柔从内心深处激发出来。因此教师要选擇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著作,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净化和提升。

六、定期对阅读成果进行检测

阅读能力是否有提升,要靠阅读成果检验。笔者结合多年实践总结出以下经验。首先,要利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多阅读,例如开展读书比赛,互相交流经验;其次,开展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读书感悟,在分享交流中对阅读成果进行检测;再者,教师也要保障学生阅读的是好书,例如合理利用图书角,让学生彼此推荐积极向上的文章;最后,采用读书笔记等方式,定期对阅读成果进行检测。四个环节互相关联,共同保障。

七、结语

阅读有益书籍是小学生积累人生阅历、增强自身素养的必经之路,同时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所以如何提升小学生阅读引导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期而意义深远的课题。教师要引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索小学生的阅读心理,推荐小学生有选择地阅读,教会他们正确的阅读方法,最后还要定期对阅读成果进行检测。身为教师,我们责无旁贷,任重道远。我们务必抛弃急功近利思想,端正小学生对于阅读的认知, 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学生夯实人生之路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一平.东南沿海地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和思考[J].阅读与写作,2001(1).

[2]金旭英.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月塘联星小学)

猜你喜欢
书籍读书小学生
鲁迅与“书籍代购”
我爱读书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我们一起读书吧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