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文
出生在北京的李飞飞,16岁时怀揣梦想,随父母移居美国。她的父母虽然在中国受过教育,可是他们不懂英语,到美国后只能四处打工,不仅所获报酬十分低微,还时时面临解雇。
李飞飞在新泽西读高中期间,家中难以支付她的教育费用,她只能勤工俭学,自己想办法挣钱读书。在初到美国的前两年里,李飞飞利用课余时间,做过街头清洁工、餐馆收银员,还做过照看宠物狗的服务员。
不仅生活艰苦,她的英语成绩也不好,美国的学生比较势利,同学不想和她来往。初到美国的几年里,她基本上没有朋友。幸运的是,她读高中时遇到几位特别善良的老师,在老师们的关怀和鼓励下,她逐渐祛除了自卑心理,增添了奋斗的勇气。
临近高中毕业时,李飞飞申请了很多大学,也收到不少录取通知书。只有普林斯顿大学给予李飞飞近乎全额的奖学金,这也让李飞飞的生活开始发生改变。
父母依然在困境中挣扎。李飞飞在进入普林斯顿大学读书时,就决定在课余时间自己去打工挣钱,为父母在帕西帕尼开设一个干洗店,让他们每个月有稳定收入,摆脱窘境。开店的钱最终还是不够,她只得向高中数学老师借钱。
在老师热情支持下,干洗店终于开业。李飞飞从此在学校和店铺之间奔波,周一到周五在学校攻读物理学,辅修工程物理专业,周末就回到帕西帕尼,在干洗店里帮忙。尽管干活用去很多时间,不过李飞飞的成绩还是相当优秀。大学毕业时,她以最高荣誉取得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
李飞飞大学毕业时,金融证券市场无比火爆,对来自华尔街的征召,她居然不接受邀请,认为自己应该去西藏,研究藏医。在父母耐心劝说下,她才改变想法,打算继续深造。
随后,李飞飞进入加州理工大学攻读电子工程的硕士、博士学位,开始研究人工智能和计算神经科学。在李飞飞读研期间,她的母亲患癌症,还有中风症状,家庭生活再次陷入困境。这种境遇会压垮很多人,李飞飞竟然没有垂头丧气,她积极寻找办法度过难关、完成学业,取得了博士学位。
李飞飞博士一毕业,高盛就投来橄榄枝,愿意给予她高薪工作;麦肯锡等公司也希望她前去工作。这是很大的诱惑,能极大改变家庭的生活状况。可是,她并拒绝了,“我几次拒绝高薪工作,父亲都没有轻易反对。非常感激他们对我追寻梦想的支持。”
“我的研究兴趣,集中在视觉研究领域,主要是计算机视觉和视觉心理学。我将利用大数据训练计算机学习视觉认知、记忆、推理和与环境互动。”用两年时间,李飞飞通过网络众包技术,建立起含有1500万张照片、涵盖22000种物品的全球最大图像识别数据库ImageNet。李飞飞希望研究界能从中受益。
无论数量还是质量,ImageNet都是规模空前的数据库。所陈列的物品,是根据日常英语单词进行分类组织的。光是猫,就有62000多只,长相各异,姿势多样,涵盖了各种家猫和野猫。李飞飞将数据库免费提供给全球的研究团体,很快被研究者广泛运用。
博士毕业四年后,李飞飞来到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任教。在上课的时候,她娓娓而谈,学生们都全神贯注地聆听。仅用三年时间,李飞飞就晋升为终身教授,并成为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及斯坦福大學视觉实验室的主任。
从1955年起,美国斯隆基金会每年颁发斯隆研究奖,专门奖励科学领域最杰出的年轻教授。获奖者来自美国和加拿大54所高等院校,涵盖七大科学领域。2011年3月1日,斯隆基金会授予李飞飞“计算机科学奖”,表彰她在这一领域的重要贡献。
2015年9月4日,斯坦福大学宣布,丰田汽车公司投资2500万美元,在校园内设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利用人工智能教计算机与现实世界互动,发展出突破性的技术,普遍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首先展开的研究项目,是教机械人安全地自动驾驶无人车。
李飞飞担任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管,由她领军研发无人车技术。李飞飞觉得无人车自动驾驶,是计算机学习人脑的极佳研究,基本目标是让计算机学习人脑做决定的方法。研究中心迅速制作出多个计算机系统,推进自动驾驶的技术。
2016年11月,李飞飞加盟谷歌云担任首席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科学家。同时,她仍担任斯坦福大学副教授,负责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和斯坦福视觉实验室。
“真正的挑战是如何激发你的潜能,不辜负你的责任感,真诚面对你的梦想。”李飞飞在做出多项突出贡献后,成为全球计算机视觉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她胸有成竹地说,“能够成为世界上研究人工智能领域的舵手,我在异常兴奋的同时,也感受到肩负的责任重大。作为青年科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我会努力为社会创造更加美妙的科学技术,教育出更多出色的科学人才。”
(责编 张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