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
北京大学金融学博士,阿拉善SEE新会员。2014年4月开始与爱人在北京大兴开办一所公益幼儿园,针对流动儿童和农村儿童。
之前,杨梅的同学参加了阿拉善SEE的公益活动,她经常兴奋地跟杨梅叨叨做公益的那些事儿,也经常在朋友圈晒做公益的各种细节。于是,今年4月底,杨梅从成都出发,到达银川,参加阿拉善SEE的“重走晓光路,同种晓光林”活动。在银川前往阿拉善盟的路上,杨梅听到一群会员在聊天,他们年纪都不小了,通常这个年纪的人都是发发社会的牢骚,聊聊养生和嘚瑟下自己的孩子,而他们却很认真地在讨论环保。杨梅顿时觉得这群人特别可爱,“冥冥中我感觉到了一种召唤,召唤我们来到这里,一起谈家国、谈情怀、谈使命、谈理想,然后落实在行动中。” 于是,“重走晓光路,同种晓光林”活动之后,杨梅迫切要做两件事:订阅事关阿拉善SEE的《为公益而共和》等三本书;准备好会费,加入阿拉善SEE成为新会员。
“在社會高速发展的阶段,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环保,比如食品安全……曾经大家以为淳朴的东西,被短视和功利绑架,成为商业发展的牺牲品,这就好比一辆疾驰的列车,在快速行驶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颠簸,会不稳当。”金融学出身的杨梅总是喜欢高屋建瓴的分析。“当经济发展降速,大家逐渐回归,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转型期,这对于公益而言是个很好的发展契机。人性中都有趋光的一个面,我们要抒发出来,解决信任感缺失的问题,解决粗暴、简单的商业模式、商业利益问题。现在,我们的社会开始做集体的反省,参与的人在变多,投入也在变多。”
“我在国外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我能感觉到公益已经融入到文化中、价值观中、生活方式中,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而不是需要很刻意地专门做一件事。比如旧衣服放在门口,就会有人回收;孩子从小做志愿者,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在社会评价、人格塑造中也有为他人服务的价值体现……而我们的公益还需要有更便利、更人性化的方式,来完成精准对接。”
“奉献是件有成就感的事,而帮助只是一种状态。我在做公益的时候,并不把自己当成施与者,当有“我施与了”的心理的时候,就会被束缚,难免会产生公益隐患。”杨梅说。的确,不管是社会企业、NGO还是志愿者,都要设计好各种环节,让公益更健康。“这毕竟是个发展过程,做久了,会越来越熟练,方法也就越来越多。”杨梅也强调在用心的基础上,天然的商业的法则比较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