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
北京四季酒店全新推出“驻留艺术家”2.0系列,这的确是一件特别棒的事情,北京四季酒店“驻留艺术家”项目,不仅是城中唯一一个在国际酒店内推行的驻留艺术家活动,同时也将艺术融入生活,拉近了艺术与酒店客人之间的距离。
青年艺术家崔凤华自2016年10月便开始推行其在北京四季酒店的驻留计划,在此期间,崔凤华不仅创作了大量的新作品,并将其作品售卖所得的一部分捐赠给慈善机构(EGRC),用于扶持乡村女大学生教育。近期,崔凤华推出2017春夏系列作品“连接与转变”,作品从传统的绘画延伸至雕塑、装置、多媒体等表现形式。新作品中不仅可以发现纸张、珍珠、丝绸、皮革、珍稀石材,甚至红酒塞、树枝和灰尘等常见素材,还有崔凤华平日里与酒店客人沟通交流过程中获取和积攒的物件,都成为了她作品的一部分。驻留期间,崔凤华会往返于酒店的大堂、大堂酒廊以及Mio意大利餐厅,这样可以更轻松地和不同的客人交流,激发创作灵感。四季酒店越来越有趣了,可以伺机去个下午茶,蹲守一下喜欢的艺术家。
Q = 《北京青年》周刊A =崔凤华
Q: 什么时候开始独立创作的?听说在这之前,你从事的领域完全不同?
A: 我大量画画之前,2006年在国贸的一家美国公司,每早9点上班,我8点45起床,不洗脸,从团结湖坐出租车在路上堵一会儿,然后赖在出租车上不想下来。我对于工作的耐心,在我上班后的第二周就没有了。
但我天生精力充沛并且浪费良多,对于明确的career path有着极为严重的反感和恶心。 虽然我的知识可以让我做很多事,但我什么也不想做,有时候觉得做什么都不够本质。人人舍本逐末,我并不觉得做这些事真的像人宣称的那样,对我或者别人是有根本益處的。但与此同时,我好像天生装着核能发动机一样,拼命看书、自我震动、蜕变、破执念。
Q: 你如何在具体的工作中,对两者进行转换?画面形成的过程里,感觉的驱使背后,画面的控制力是如何逐渐形成的?
A:我并没有确切的方法,我甚至连基本的绘画技法都没有学过,更没有学过控制画面的理论。人总是急切地想要把一切变为目的和方法,有意用非常抽象的词汇来自我表达,以防止造成这样那样的偏见,但误读是一定存在的,人也总会把手指当成月亮。但新的东西出现的时候,甚至是出现的方式,几乎从来不会符合我们的预期,也许与我们根深蒂固的想法完全相反,但却有可能是最全面的表达方式。
Q: 你会在绘画的过程中,直面自己的感觉和内心,并在过程里进行自我调整和干预吗?这个过程是极为清晰的么?
A:我有时候能清晰感觉到我如果没睡够,我会更容易忧虑、沉思,起争斗。而创作只能来自于创作。创作可以是一个人精神的流露,也许已经不那么本质了。但创作也可以是一种进行人本身自我调整和干预的工具。而不是人竭尽全力想要艺术。这其中没有清晰的过程,这是我没有把握的、也是不合现有逻辑的、有无限可能的一个过程,是我精神上的神奇、兴奋和喜悦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