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贤长
试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的有效教学
文/崔贤长
《品德与社会(生活)》这一门课程非常重要,这门课程是针对小学生道德方面的问题进行教育与指导,塑造小学生的世界观、是非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小学生之后的学习发展道路息息相关的。但是,在农村部分地区,由于师资缺乏,观念老旧等问题,人们对于《品德与社会(生活)》的学习并不看重。这导致了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困难,本文将详述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品德与社会(生活)》是针对小学生专门开设的一门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好的立足于社会。
现今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的教学存在如下的几点问题:
1.1 师资较少,且师资与专业不能匹配
相对于城市,农村的师资储备本来就比较少,而其中思想品德专业的教师就更少了。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学习机会本来就比较少,农村小学的校长和老师虽然努力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但还是不能避免一个老师教多个年级的学生以及一个老师教很多门课程等情况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同时教几个年级的学生,备课的效果就远远不如只专注于对准备一门课。而教师同时教好几个学科时,就容易顾此失彼,忽略了《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师对课程不足够重视,学生就更没办法重视了。这种师资不足,且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的教学质量。
1.2 教学用时不足,对于教学水平及效果的评价不够明确
农村学生学习机会少,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教给学生知识技能,会最大化的利用教学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学校对于《品德与社会(生活)》这门课程的课时安排本来就比较少,更有甚者,《品德与社会(生活)》的任课教师会将时间让给数学,语文等主要的文化课程的教师。就算是能顺利教授《品德与社会(生活)》的课程,学校一般也会安排在下午,时间也仅有半个小时,这样的时长并不足以完成教师的讲解,也不能让学生充分吸收课程内容。更何况,在农村,老师们更重视数学、语文等学科,对于《品德与社会(生活)》等类似的课程,并不精心准备,哪怕不被其他的课程占用,老师也常常只是按照课本上的内容读一遍,不进行扩展讲解,这样的教学,对学生并没有任何的意义与用处。并且,农村学生的学习机会少,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对于学生的评价也仅仅限于成绩和平常表现。到了学期末,学生重视语文,数学等主课的成绩,努力复习准备考试。对于《品德与社会(生活)》,不管是学生还是学校,重视度都不够,有的学校甚至会发卷子同时将标准答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抄写一份,美其名曰加深记忆。不给学生发答案的学校,对于《品德与社会(生活)》的试卷,大多也不会进行认真仔细的判卷。仅仅是给个大家差不多的成绩分数就结束了。这样的不重视,不评判,严重的影响了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的教学品质。
现今农村小学对《品德与社会(生活)》的态度存在极大的问题,《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几乎“形同虚设”,我们需要改变这种现状,给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机会,让农村学生能够在小学这个关键期塑造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实现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有以下两点:
2.1 加强对《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的重视
2.1.1 教师方面
在教师方面,学校首先应该安排合理的课时供教师为学生进行《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的教学,其次学校还应该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教育,让教师能够明确《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对学生的重要意义,老师能够确保在上课之前对《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进行严谨的备课和准备,在上课时能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讲课,比如,在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中“我生活的社区”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首先介绍自己,生活的社区,然后再让学生挨个进行发言,在进行总结,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收获到知识。
保证教师对《品德与社会(生活)》的重视是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只有从教师方面重视《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学生才能向老师学习,好好学习《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否则,教师上课就不认真,只是读课本,甚至会将课时让给其他学科的老师,这样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必然也不会重视,认为《品德与社会(生活)》只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教师方面增加了重视,才算是从根源解决了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的有效教学。
2.1.2 家长方面
在家长方面,家长对《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的重视非常重要,农村的小学生是非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还不足够完整,家长需要学校进行配合,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举个例子,当家长对学生询问今天在学校有没有上“品德与社会(生活)”课,老师讲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等等这样的问题时,学生会对《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进行回忆,在下次上“品德与社会(生活)“课时,学生就会更加集中精神,确保听懂,回家可以复习,长久这样,学生自然就会越来越重视该课程,只有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重视度提升了,才能真正的收获知识,不然,老师在努力,家长学生不配合,同样没有效果。因此,家长疏于中间环节,只有这个环节做好了,才能达到有效教学。
2.1.3 学生方面
学生方面是达成有效教学的最重要的一步。教师家长要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知道《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的重要性,确保学生可以在“品德与社会(生活)”课上全神贯注的听课,收获知识。杜绝学生上课开小差的行为,对于有些学生上“品德与社会(生活)”课时写其他学科的作业的情况进行警告教育,对于在《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上,写其他学科进行预习复习的同学进行劝告教育。只有让学生自己对《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重视起来,才能达到有效教学,让学生真正的收获到知识技能,塑造正确积极的三观。
2.2 完善对《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的评价
2.2.1 教师方面
学校要对教师进行严格的管理与评价,比如,检查教师是否按时上课,按时下课。检查教师备课的好坏,对教师的教案进行统一的检查评价,教学进度是否符合法规定等等。还可以在上课时进行抽查,确保教师不会用课堂时间讲其他课程的内容,也不会照本宣科,不进行拓展,不因材施教等等问题。这样对教师有明确的评价系统,并对该课程的老师进行打分评价,可以促使教师更加重视《品德与社会(生活)》学科,也保证了学生的利益。确保学生可以在小学期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2.2 学生方面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要从学生的成绩来看,还要看学生上课的状态,比如是否认真听讲,是否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跟上老师的思路等等。还要从平常的小事着手,比如是否在学习之后应用在生活中,是否为人友善,乐于助人等等。当然,在期末考核中,也要改变老旧的试卷形式,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深刻演讲,进行辩论等等方式。杜绝教师为了方便省事仅仅给一个印象分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进行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的有效教学。
综上,农村小学当前的《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存在较大问题,我们需要进行部分改变才能真正的达到有效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收获到知识。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造甲乡中心学校)